《搖搖瓶》幼兒園中班優秀藝術說課稿
《搖搖瓶》幼兒園中班優秀藝術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搖搖瓶》幼兒園中班優秀藝術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關於選材
本活動是科學和藝術領域的綜合活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它活動。”《搖搖瓶》正好切合了這一點,把幼兒常見的石頭、豆子等物品放在熟悉的可樂、礦泉水等瓶子裡搖動,運用聽覺器官,感受聲音的不同,並根據聲音的特點為歌曲《大雨小雨》伴奏,從而體驗音樂帶給我們的樂趣。透過此活動能發展幼兒的聽覺功能,提高對音樂的感受力。
二、關於學情
本次活動是整合活動《感官總動員》裡的一個內容。幼兒對感官已有一個初步的瞭解,他們已有運用感官進行初淺探索的意識與方法。幼兒喜歡利用他們所熟悉的生活中常見物品進行操作活動。另《大雨小雨》是幼兒熟悉和喜歡演唱的歌曲,有利於伴奏和進行情緒體驗。
三、關於教學目的
新的教育觀強調幼兒興趣、態度的培養,注重幼兒的情感體驗。中班的幼兒儘管好奇好問,喜歡探索,但始終缺乏目的與意識性。並且幼兒自主發現總結的能力差,因此此次活動的重點是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探索和感受。具體活動目標為:
1、幼兒能在教師指導下探索不同物品放在不同瓶
子裡聲音的異同,培養幼兒探究聲音的興趣。
2、幼兒能根據自制樂器聲音的特點為歌曲伴奏,體驗為歌曲伴奏的樂趣。
四、關於重難點
聲音有樂聲和噪聲,本次活動中,如果幼兒憑著性子探索,完全可能弄出的'是噪音,因此如何引導幼兒感受聲音中美的部分—樂聲,讓不同的聲音與音樂結合起來,成了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要體驗到聲音的美,那發出的聲音就必須是美的,如何讓幼兒探索到的聲音更美呢?在活動中應儘量引導幼兒有節奏並輕輕地晃動瓶子,仔細傾聽。同時採用為幼兒喜歡的歌曲伴奏的形式,更有利於幼兒體驗樂聲。
五、關於教學方法
幼兒喜歡在遊戲的情景中活動。此次活動的探索過程主要圍繞—製作樂器、伴奏歌曲這樣一個情景進行,讓幼兒的探索既帶著目的同時又具有趣味性。由於幼兒獨立發現的意識差,所以在教學中採用了引導與幼兒自主動手相結合的方法。另外就是玩中學,教學形式與活動過程儘量開放,讓幼兒感覺在玩。
六、活動過程
引入部分:由於幼兒對古詩《贈花卿》的內容很感興趣,所以活動開始讓幼兒吟頌這首詩,自然的引出製作樂器這個主題。
幼兒探索部
分:開始採用老師演示,幼兒感受和得出結論的方法。也就是老師有序的把相同的東西放在不同材料的瓶子裡;把不同的東西放在相同材料的瓶子裡,讓幼兒仔細觀察、體驗並得出結論。這裡主要幫助幼兒掌握有意識進行探索的方法,為幼兒自由探索打下基礎。接下來幼兒運用剛才獲得的經驗進行自主探索,這樣幼兒的探索就不會顯得盲目和無從下手。
為歌曲伴奏部分:在這裡我放手讓幼兒根據自己製作的樂器的特點,自主選擇是為“大雨”還是“小雨”伴奏,並可到前臺來象開演唱會一樣演奏。既滿足幼兒好表現的願望又增強他們的成功感。幼兒還可和別人交換樂器體驗,增加為歌曲伴奏的興趣。
活動結束部分。幼兒把自制樂器放入音樂活動區。這樣既方便幼兒隨時探索又可用於其它活動,發展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幼兒園教育綱要》提出教育工作者應“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相信此活動能很好的體現《綱要》的這一精神。
教學反思: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後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著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調發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