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找規律》說課稿範文

一年級下冊《找規律》說課稿範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下冊《找規律》說課稿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一年級下冊《找規律》說課稿範文1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八單元《找規律》第一課時。

  2.教材簡析:“探索規律”是數學課程標準中“數與代數”領域內容的一部分,它蘊含了深刻的數學思想,在第一學段和第二學段都規定了這部分內容。

  本單元是從形象的圖形排列規律、顏色交替規律慢慢過渡到抽象的數列規律,而本課時是本單元的起始課,讓學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觀圖形和事物的變化規律,還未抽象到數,活動性和探究性比較強,所以我在本節課教學時注意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在資訊科技等多種工具的強有力支援下,給學生提供多種素材,以實踐活動為主線貫穿全課,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審美觀點在直觀、生動的學習環境中,透過操作、觀察、實驗、猜測等活動探索出事物的變化規律,並學會交流自己的想法。

  二、說學情分析

  1、一年級的學生直觀感知、形象思維仍佔優勢,他們認識事物的特徵也帶有很大的具體性和直觀形象性。

  2、本年齡段學生的有意注意保持的時間不長,因此,應用資訊科技創設新穎、生動、富有情趣的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規範學生已有的凌亂的知識,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3、現實生活中有規律排列的事物很多,學生已有了一定的感性基礎,並能體驗到一種美的享受,在此基礎上,結合多媒體來輔助教學,讓學生在直觀、生動的學習環境中發現事物的規律,進而按自己的審美觀點創造規律,體現教學的開放性。

  三、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透過觀察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觀事物的簡單排列規律,會根據規律指出下一個物體;透過塗色、擺學具、佈置教室等生動活潑的情境,培養學生概括、推理和創新的能力,主動探究的意識。

  (2)過程與方法:在教師和資訊科技手段的幫助下,使學生初步學會發現直觀事物的變化規律,並學會創造規律,能夠對思考過程進行簡單的描述;運用規律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

  (3)情感與態度方面: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規律,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經歷、發現規律的過程,自由發揮想像力創造許多美麗而有規律的圖案,培養學生髮現、欣賞、創造數學美的意識,激發學生愛數學的情感,體會數學的價值。

  其中,教學重點和難點是:引導學生學會觀察並能夠找出所列舉事物的規律,體會數學的思維方法。

  四、應用資訊科技的依據和思路:

  1、資訊科技在教學中能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活潑的,與日常生活經驗聯絡緊密的情境,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讓學生體會到日常生活中事物排列規律的普遍性,找出直觀事物的簡單變化規律。

  2、運用資訊科技進行學習,能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事物規律的發現、欣賞、創造過程中去,並能將創作作品透過多媒體網路教學平臺進行展示,使學生感受到資訊科技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和資訊科技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五、教學過程

  (一)欣賞感知

  1、欣賞圖片: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些美麗的照片,一起來看看吧!(請學生邊聽音樂邊欣賞一些有規律的照片和圖片)

  [螢幕依次顯示:日出日落、春夏秋冬、新年街上懸掛的燈籠、斑馬線等。]

  2.感知規律

  這些圖片美嗎?這麼美的照片中有些什麼呀,我們一起來叫叫它們的名字吧!”

  學生依次讀出。

  3、明確目標:

  教師引出課題——這些照片中的事物是有一定的順序的,都是按一定的規律排列的。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找規律。(板書課題——找規律)

  [使用意圖:藉助多媒體讓學生欣賞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使學生可以感知到我們身邊有些事物是有規律的,有規律的事物是很美的,自然產生認識規律、探究規律的慾望。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二)探究中發現、活動中創造

  第一次探究:

  1、創設情景

  六一節快到了,同學們打算慶祝一下,開個聯歡會。瞧,他們正在佈置會場呢!

  [課件出示課本上的主題圖——未佈置完的會場]看了這個會場,你想說些什麼?

  2、自主探索規律:

  ①學生髮言:根據自己的觀察來說說這個會場是用什麼來佈置的;或發現這個會場還沒佈置完;或發現彩燈、彩旗和彩花掛的時候是有規律的……(如果學生沒有發現,我會提示他們)

  ②小組討論:這些事物有什麼規律?

  讓學生在組內互相說一說。

  ③自由彙報,初步認識規律。

  引導學生彙報:彩旗是按一面紅色、一面黃色交替出現的;燈籠是按紫、金黃這樣的順序一直襬下去的;彩花是按紅、綠、黃這樣的規律來佈置的……

  3、根據認識的規律佈置會場。

  ①教師提出問題:現在我們已經發現了彩旗、燈籠、彩花布置的規律,這個會場還沒佈置完,如果繼續佈置的話,該怎樣佈置呢?下面我們就親自動手幫他們把會場佈置完。

  ②根據剛才初步感知的規律,請學生選擇下一朵花、下一個燈籠、下一面彩旗的顏色,繼續佈置會場。

  [計算機適時給予評判和鼓勵]

  [使用意圖:透過多媒體創設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給學生提供研究的素材,引發學生自覺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使知識的發現過程融於有趣的活動之中,激發學生的探索意識,也有利於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開展有效地探究,促使人人都有發現,人人的發現都有價值。]

  第二次探究:

  經過大家的努力,看看我們共同佈置的會場漂亮嗎?(展示佈置完的會場。)

  【設計意圖:將學生們自己的學習成果展現在他們面前,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建立學習的自信心。】

  會場佈置好了,小朋友們在會場中跳起舞來。(課件演示小朋友們手拉手跳舞,並伴隨著有規律的音樂。)仔細觀察,跳舞的同學又是按怎樣的規律站的?(音樂停,小朋友靜止。)

  引導學生討論得出:跳舞的同學是按一男一女這樣的規律站的;他們是按一個女同學一個男同學這樣的規律站的;如果跳舞的小朋友其中兩人放開手,男同學帶頭就是按一男一女這樣的規律站的,女同學帶頭就是按一女一男這樣的規律站的……

  大家看:課件演示小朋友其中兩人放開手排成一排的兩種情況。

  【透過多媒體演示,讓學生加深對最全面答案的理解,突破難點。】

  第三次探究:出示入場券(教學例題3)

  1、教師提出活動要求:

  [顯示聯歡會入場券或用練習卡出示入場券]要求學生用塗色工具或彩色筆按規律塗一塗,畫一畫,塗對了,畫對了就能參加聯歡會。

  2、學生自由練習,教師巡視。

  3、當驗票員,校對結果。

  誰來當驗票員?(請幾名學生上臺驗一驗其他學生的“入場券”)。

  [設計意圖:透過“填聯歡會入場券”的活動更能激起學生解決問題的慾望,為他們創新思維的發展提供機會和條件。]

  4.參加聯歡會

  (1)第一個節目是“請你跟我這樣做”;

  ①跟著老師做

  我做一串有規律的動作,當我停下來的時候,大家就跟著往下做。

  ②每組設計一串動作,展示並帶著大家一起做。

  (2)第二個節目是“請你跟我擺一擺”(88頁例題2)

  ①跟著老師擺

  我在上面擺圖形,當我停下來的時候,大家就把我接下去要擺的那個圖形舉得高高的,好嗎?

  ②自己擺一條規律

  我擺的規律都被大家找到了,你們想自己來擺規律嗎?

  (小組合作,用各種圖形創造一條規律。)

  ③小組彙報。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圖形創造一條規律,給學生一個運用新知充分發散思維的空間,引導學生去發現、去創造,培養學生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三)總結中提高、生活中運用

  1、聯歡會結束了,透過今天的聯歡會,大家有什麼收穫嗎?我們生活中哪些地方運用了規律?

  2、佈置實踐性作業。

  [出示“美麗的校園”圖,旁邊設定許多可移動“小樹”、“小花”和“小草”]

  這是我們美麗的校園。春天來了,請小設計師們運用我們課上找到的規律,結合生活實際,設計我們溫馨的家吧!

  [使用意圖:充分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用多媒體設計我們的校園,使資訊科技與數學課程、美術課程相互融合。學生興趣盎然中,將學到的知識再用於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真正體現了“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新理念。]

  六、板書設計

  找規律

  猜顏色 畫一畫

  擺圖形 做一做

一年級下冊《找規律》說課稿範文2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找規律》是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找規律”的第一課時

  2. 教材分析

  《找規律》是在學生認識了20以內數及20以內數加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學生第一次系統學習找規律的問題,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透過觀察生活中的現象,嘗試發現事物中隱含的簡單規律,初步感知找規律的方法。同時,教材內容是學生經常看到的一些現象,有利於吸引學生參與探索活動,形成初步的探索意識,增強對數學的認識,提高學數學的樂趣。

  教學內容是發現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隱含的規律,其中有顏色、形狀、大小的變化規律及圖形的排列規律。

  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找出簡單圖形的變化規律。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透過觀察和操作找出圖形的排列規律,並能根據找出的規律往下襬、往後塗,加深對圖形排列規律的認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能運用簡單的規律解釋現實中的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在與他人的合作交流中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3.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學會觀察並能夠找出所列舉事物的規律。能夠觀察出事物的規律是《找規律》這個知識點最基本的基本。

  2)、教學難點:發現圖形的排列規律,體會數學的思維方法。

  二、說學情分析

  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接觸到一些規律性的現象,只是沒有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在課堂中,只要老師稍加規範和引導,就可以使學生的思路變得清晰。

  一年級的小孩子很活潑,思維很靈活,這就需要串聯一個情景,引起他們的興趣。找規律這個知識點相對來說很簡單,關鍵就看老師怎麼規範學生已有的凌亂的知識,怎麼引導學生跳一跳再夠到新的桃子。另外,一年級的小孩子能夠集中精力的時間很短,這就對我提出了挑戰。我怎樣設計情景才能更好的引起學生的興趣,我怎樣抓住學生集中精力的這段時間把我要突出的重點講出。

  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按照從易到難的層次逐步提高。從簡單的顏色規律到形狀規律,再過渡到數字規律,之後,聯絡生活、發現規律,最後能夠擺出規律、運用規律。由易到難,一步一個腳印,層層遞進。

  三、說教法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規律的事物總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如節日裡各種美麗的彩燈和彩旗都是有規律的排列,很多物品上裝飾的圖案也是有規律的排列,這些都為從數學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規律提供了很多素材。所以在教學時,特別要注意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另外,還注意讓學生透過操作、觀察、實驗、猜測等活動去發現規律。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這是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對數學教學活動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基於以上理念,我採用了情景導學法,並構建了這樣的教學模式:

  1. 創設情景匯入,激發學生興趣

  2.引導探索,進一步認識規律

  3.聯絡生活,發現規律

  4. 動手操作,擺出規律,鞏固發展

  5.教學總結

  四、說學法

  本節課要讓學生髮現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隱含的規律,其中有顏色、形狀、大小的變化規律,有數字、算式及圖形的排列規律。學生在學的時候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1、觀察比較法;2、討論交流法;3、練習法;4、動手操作法。

  五、教學過程設計

  (一)情景匯入

  師:小朋友們喜歡看魔術表演嗎?(喜歡)今天老師來變個魔術,猜猜老師今天會變什麼?學生說(……)說完後,教師先從口袋裡變出一朵紅花,又問:猜猜老師還會變出會什麼?(生猜……)接著教師從口袋裡變出一朵紫花,接著讓學生猜猜老師下面一朵是什麼花?學生說,老師出示,並說說自己的理由。繼續讓學生猜下一朵是什麼,接著把花全部拉出來,讓學生說一說這些花是怎麼排的(一朵紅花、一朵紫花、一朵紅花、一朵紫花……)

  師:看來規律能告訴我們接下來的花的顏色。那麼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找一找規律

  板書課題:找規律

  (這部分設計是根據兒童愛猜的心理,首先讓學生猜沒有規律的東西,學生猜不準,接著讓學生猜有順序的花朵(即有規律),學生一片高興,這樣有意識地按規律呈現,讓學生對比猜測中意會,積累感性經驗,從而初步感知規律。這樣的設計,從學生角度出發,充分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正確把握學生的起點,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思考、嘗試的機會,在猜想中感知規律存在的同時,初步感知了規律的價值。)

  (二)新授

  師:過幾天是什麼節日呀?(六一兒童節)六一兒童節是我們小朋友的節日,有一個一年級小朋友正在佈置教室,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佈置得漂亮嗎?

  出示課件:

  師:誰能說一說天花板上有什麼?是怎麼排列的?

  1、出示主題圖,引導觀察:小花是怎樣放的?燈籠是怎樣放的?小旗是怎樣放的?同學們站得有什麼規律?(學生回答)

  師:我們可以從什麼地方來研究它的規律呢?

  生1:紅旗按紅黃、紅黃這樣排列的。花是按綠紫、綠紫排列的

  師:他是從

  生:顏色上觀察的。

  生2:他們都是一種一個的。

  師:哦,你是從數量上來觀察的,也就是XXX對嗎?

  (教師邊說邊板書:XXX)

  2、小結:小朋友真厲害,發現了這組圖形不僅在形狀、顏色上有規律,而且在數量上也是有規律的。

  3、講解例1,課件出示例1,後面一個應是什麼?

  師:小朋友們,你能猜猜後面一個應該是什麼嗎?請在你的書上完成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彙報,說說理由

  4、師小結:像這樣一個紅一個黃,一個紅一個黃……這樣的稱為一組,像這樣一組組重複三次以上我們就把它稱為有規律。

  讓學生練習說“紅旗是一面紅一面黃重複排列,花是一朵綠一朵紫重複排列……”

  5、闖關遊戲

  (小朋友們真聰明)

  師:你能應用你剛才學到的知道完成下面的闖關遊戲嗎?看看誰闖關又快又好,老師就送給他一個紅蘋果。

  (1)第一關,擺一擺

  課件出示例2,先讓學生說說哪些圖形為一組,它是按什麼規律重複排列的?

  小組討論後彙報。

  (2)第二關:塗一塗

  課件出示例3,同桌交流,並說一說它是按什麼規律重複排列的,應該怎樣來塗?

  (3)第三關,猜一猜

  課件出示做一做,

  把題目改成,猜一猜是什麼顏色的?

  先讓學生猜,再獨立完成。

  6、生活中的數學

  (1)先小組討論再說一說,我們身邊有哪些東西是有規律的。比如說:我們的桌椅排列,衣服上的圖案。

  (2)生活中很多東西都是有規律的擺放的,請看(播放動畫)

  7、小結

  師:小朋友們,能說說你今天學到了什麼嗎?

  8、拓展練習

  師:小朋友,你們說得可真好,那你能用學到的知識來設計你的作品嗎?

  用準備好的圓片按一定的規律擺一擺,可以擺成條形的,也可以擺成正方形的。展示學生作品,學生邊展示邊說:我設計的是xxx的`圖案按一個x一個x依次重複排列。

  板書設計:

  找規律

  一組組重複三次以上稱為有規律

一年級下冊《找規律》說課稿範文3

  教材分析:

  我所執教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中的第八單元給“圖形找規律。”這是數學課程標準中數與代數領域內容的一部分。

  指導思想: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其核心任務是培養學生創新學習的能力。只有構建具有創新學習要求的課堂教學策略 ,規範數學教學過程,才能把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落到實處。荷蘭數學教育家弗賴登特爾指出:“將數學作為一種活動來解釋和分析,建立在此基礎上的教學方法,稱之為再創造的方法。”在這裡充分強調了學習數學的正確方法是由學生把要學習的數學知識透過自主活動自己發現或創造出來,教師的任務是設計組織好學生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而不是把現成的東西灌給學生。 因此我在設計這堂課時,採用了我們學校提出的自主參與式創新性學習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誘發學習慾望。

  情境教學以“形”為手段,以“情”為紐帶,以“周圍世界”為源泉,以培養興趣為前提,以生活展現情境,,以圖畫再現情境,以音樂渲染情境,,以語言描繪情境,喚起學生的情感活動,做到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相伴相隨,有機結合,體現形真、情切、意遠、理蘊的特點,誘發主動性,促進兒童發展。這就是我在上課一開始設計了有關春天主體畫面的初衷。以動入境。吸引學生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啟發學生思維,讓學生自己去發現事物的規律。

  (二)自主活動、探究問題——學習數學知識。

  本環節是一堂課中的主要部分,學生的主要活動是:根據上一環節中提出的問題,有目的的進行小組討論、操作實驗、合作探究,放手讓學生真正活動起來,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經歷數學知識的再創造,從而達到自主構建知識的目的。在這裡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幫助者、點撥者、激勵者。就此我設計了從生活中發現規律和隨數字娃娃走入智慧寶塔兩個活動,並努力的從這兩個活動中體現以上的理念。

  (三)交流質疑、達成共識——理清知識脈絡。

  在合作探究的基礎上,把小組內探究到的結論在班內交流,小組間達成共識。在這個環節中鼓勵每一位學生認真傾聽,及時記錄和自己小組的不同意見,及時發表不同見解,可以互相質疑,互相補充,使學生想問、敢問和善問。而且我自己也傾聽學生髮言,及時引導和鼓勵。

  (四)拓展應用、深化理解——構建認知結構。

  學生在探究交流,發現規律,學會數學知識後,再應用自己的發現解決問題。為此我設計了一些具有層次性、生活性、遊戲性、趣味性、開放型、挑戰性的習題,最大限度的使所學知識在練習中拓展深化,在應用中昇華,構建起知識體系,使學生學以致用,解決實際問題 。

  在教學中我主要運用了以下的教學策略:

  (一)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

  課堂是屬於學生的,倘若不屬於學生,課堂與老師則沒有了存在的價值。為此在課堂上,我努力的做到不是學生配合老師的教,而是老師服務於學生的學,讓老師的行為取決於學生學習的需要。

  (二)活動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組織形式。

  小學生在他們身體迅速成長的時候,往往是透過自身的活動,去認識世界、體驗生活、學習本領的。“愛動”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應該說,沒有孩子們的活動,就不可能邁出創新的第一步。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的調動學生最大限度地投入探究新知識的活動,使學生在動手、動眼、動口、動腦中學會創新。比如,我在執教的過程中,讓學生動手有規律的塗色,讓學生觀察周圍,小組討論,努力的體現以上的教學策略。

  (三)和諧、民主、寬鬆、活躍的課堂氛圍。

  師生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平等交往、關係和諧;營造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生境互動的教學情境;學生有充分的心理安全感與自由度,錯了允許重答,不完整允許補充,沒想好允許再想,不同的意見允許爭論,學生思維被啟用,情感被撩起來,靈氣得以釋放。

  (五)營造出“生動活潑、富有個性”的學習局面。

  十個指頭不一樣齊,學生的知識基礎、思維特點、情意因素千差萬別,教師無法完全把握每個學生瞬息變幻的外在、內在的狀態。為此我不單純從表現效果出發來設計教學,而是從培養學生的學習品質,從學生長遠發展的要求來設計教學,引導每個學生把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教師的要求結合起來,實現“師生心往一處想”,學生各自“勁往需要處使”,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自己的智慧,體驗成功的快樂。

  總之,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努力做到不是單為教而教,而是注重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情感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

  但現在想來,在執教的過程中仍然出現了許多缺憾和不足。

  1、 在有規律塗色展示時,我應該讓學生到投影前面去指著圖片說。

  2、 在最後的有規律串氣球的活動中,我應該把要求更進一步強調,這樣就不會出現學生注重了操作活動而把氣球串成了一堆的情況。

  3、 智慧寶塔的第四層我設計的是一道發散性的題目:1個紅珠子,1個綠珠子,1個紅珠子,2個綠珠子

  一個紅珠子,3個綠珠子,讓學生想接下去應該怎麼串。因為時間關係,沒來得及出示就進行了下一步。如果我把它當作一個思考題出示,可能會更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