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東南西北》三年級數學說課稿範文

《認識東南西北》三年級數學說課稿範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認識東南西北》三年級數學說課稿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認識東南西北》三年級數學說課稿1

  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上第五單元中的《東南西北》一課。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這一課,是在學生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後”來描述物體相對位置的基礎上學習的。這部分內容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要讓學生透過親自實踐來體會和掌握知識,增強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

  2、為此我確立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結合生活情境學習辨認“東西南北”,用方位詞介紹物體所在的方向。

  過程與方法目標:經歷自主探究和動手實踐能識別地圖上的方位。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透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增強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

  3、依據目標明確了本課教學重點

  根據生活經驗學習辨認“東西南北”,用方位詞介紹物體所在的方向。

  能識別地圖上的方位。

  4、教學難點:實現從立體——平面——立體的轉化,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

  二、說學生

  考慮到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我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現實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獲得並應用新知,體會數學的現實性,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三、資訊科技應用策略:

  本節課使用資訊科技的必要性是因為資訊科技在本課中體現如下特點1)多重感官刺激;(2)學生全員參與,凸顯個性化差異(3)使用方便,易於操作;(4)師生互動性強。

  四、說過程:

  本節課我採用了“情境——探究”的教學模式,並結合《課程標準》提出的“數學問題現實化”理念和支架式教學理論確立瞭如下教學思路:

  1、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2、聯絡生活,探究新知

  3、鞏固新知,形成能力

  4、歸納總結,拓展延伸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透過播放動畫:思思在野外旅遊迷了路。在“我們應該怎樣來幫助她”這樣的情境中,學生感受到認識方向的重要性,從而情不自禁地嚮往、關注、投入。

  第二環節:聯絡生活,探究新知

  1、(辨方向)

  在問題的驅動下。學生在電腦上輸入他所知道的辨認方向的方法,透過計算機判斷、提示及時反饋給學生,透過多媒體廣播軟體在螢幕上顯示,起到互動作用,不僅使學生回憶起關於方向的已有知識、經驗,也使教師瞭解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點選北極星、太陽、樹冠和積雪觀看動畫。交流怎樣利用這些方法來辨別方向。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為學生創設了含有3個遊戲的學習資源包,學生透過動手操作遊戲1、2,感知學校內部及周圍建築物的方向,會用方位詞介紹教室的情況。

  並讓學生在肢體活動中體會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之間的關係:東——西、南——北兩兩相對;東——南——西——北右轉圈。

  2、識地圖:

  小遊戲3的操作讓學生知道地圖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並在中國地圖上說出陝西、山東、內蒙古、河南這4個省在山西省的哪個方向。透過點選天安門廣場上的建築物,形成平面示意圖,使學生感受實物圖與平面示意圖的關係,更進一步體會地圖上的方向。為以後學習繪製平面示意圖打下基礎。

  設計意圖:這部分的設計彌補了傳統教學中參與受限,學生個性化差異不利體現的弊端。

  資訊科技的應用使得全員參與,使抽象難懂易混淆的知識現實化,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生動手操作,在活動中實現了知識的內化。這是傳統教學無法實現的,是資訊科技應用的第一個整合點。

  第三個環節:鞏固新知,形成能力。

  學生操作學習資源包找寶:東西南北算算術,學生口算然後根據規則點選方位,做的對的老黃狗會自動離開,否則會原地不動。即強化了學生口算又鞏固了本節課的知識。闖出計算關後,進入森林根據指令判斷方向找到寶物,即參賽入場券。

  設計意圖:這個操作平臺由易到難,新舊知識聯絡起來,教學重難點得到鞏固。達到了寓教於樂、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第四環節:歸納總結,拓展延伸

  拿到參賽入場券,挑戰設計大賽。學生分小組選擇其中一個或幾個活動來設計,透過滑鼠拖拽完成設計。透過多媒體廣播軟體展示小組設計成果,並用方位詞彙報設計內容。

  透過小組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思維更具流暢性和敏捷性,激發了創新靈感,深深地領悟了其知識在社會生活中的“實用性”和“價值性”。

  學生在交流平臺上寫出本節課的收穫與體驗。這是傳統教學中無法實現的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這是資訊科技應用的第二個整合點。

  五、三點說明

  1、板書設計:

  認識東南西北

  東 西 南 北

   北

  西 東

   南

  板書設計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辨方向”第二部分為“識地圖”

  2、時間安排:

  創設情境,激趣匯入:約2分鐘

  聯絡生活,探究新知:約15分鐘

  鞏固新知,形成能力:約5分鐘

  歸納總結,拓展延伸:約13分鐘

  3、設計特色:(教學反思)

  讓學生動手操作、實踐探究,將複雜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形象生動;幫助學生髮展 “資訊素養”,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整合過程中得到有效的鍛鍊,這正是現代數學教學所需要的。

  《認識東南西北》三年級數學說課稿2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要和大家交流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的第1課時《認識東南西北》一課的教學設計思路。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策略,教學過程等方面來向大家簡要介紹。

  一、教材分析

  《認識東南西北》,一聽這個課題讓人感覺是科學課的知識,同時它也是語文課的一個教學內容,現在它又成為了小學數學人教版新增加的知識點。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東、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還是比較抽象的,而本節課是新學期第一課,所以教學內容設計的比較少,包括例題1認識東西南北,第3頁的做一做、第6頁的練習一的1、2小題。因此,這節課我引導學生完成下列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餘的三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重點難點)

  2、發展學生空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

  二、教學策略

  1、學情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並透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對本課學習打下了堅實基礎。

  2、設計理念:

  (1)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

  《位置與方向》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數學常識,實踐性、應用性很強,有力的體現了新課標中指出的“人人學有用的數學”這一基本理念。

  (2)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新課改積極倡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其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要切實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重視挖掘學生的已有經驗,溝通不同學科之間的相同知識點。

  學生在其它學科如語文、科學課中已經有過方向學習的經驗積累。例如: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三》中的“讀讀背背”有一首名為《東西南北》的兒歌: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後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又如: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20課是一首詩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也教會了學生一些識別方向的常識。再如:小學科學《我們在哪裡》一課的學習使學生知道可以根據太陽來辨認方向。把這些不同學科的知識加以整合,有利於本節課重難點的突破。

  3、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指南針、有關在野外找方向的資料。

  三、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組織學生在操場上面向太陽,背誦兒歌《東西南北》。由兒歌引出辨別方向的方法,這是學生已有經驗的體驗,而且以這個兒歌做為教學重點突破的柺杖。

  (二)探究新知

  組織學生在操場上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讓學生在已有的生活和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根據學生自身的方位來形成辨認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的技能,結合學校的具體情況,讓學生說出校園內的四個方向各有什麼建築物,使學生進一步熟悉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建築物所在的位置,並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這是結合我校具體情況,對例題1的進行的活動教學。

  課標指出: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要注重與日常生活相聯絡。同時也指出教師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也就是說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考慮到教材中的例1是一張學生並不熟悉的校園的平面圖,而學生對自己的學校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學生會比較感興趣。因此,在這節課中我組織學生來到學校操場上,學生經歷了在現實情境中辨別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過程。

  接下來完成第3頁的“做一做”組織學生小組合作指方向的活動。教學時,可以先讓一組學生進行演示,一個面向東,一個面向西,一個面向南,一個面向北。其他同學觀察,引導學生髮現指東、西兩個方向的同學背對著背,指南、北兩個方向的同學背對著背。再讓學生們小組

  內合作指方向,體會東與西相對、南與北相對。

  體驗是人們在實踐中親身經歷的一種內心活動。在《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體驗”作為數學教學的過程目標之一。這節課我注重了學生的體驗和感受。

  (三)鞏固提高

  (操場上活動,鞏固對四個方向的認識)

  1、遊戲:指方向

  2、遊戲:背對背

  3、遊戲:矇眼說方向

  喜愛遊戲是學生的天性,考慮到這一點我結合教材內容,透過多種活動調動學生的手、腦、口、眼、耳等多種感官,營造玩中學,學中玩學習氛圍,不僅使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的聯絡,也為學生創設了主動參與學習的空間。

  (四)實踐應用

  第1題,是在教室裡辨認東、南、西、北等方向。目的是幫助學生鞏固辨認東南西北等方向並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位置的知識。教學時,教師可以適當指導,可指出一個方向讓學生辨認其他方向,再讓學生結合教室裡的實景說一說。

  第2題,是實際應用的題目,看圖說一說,小明的房間是怎樣佈置的。目的是讓學生把所學的有關方向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絡,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五)課外拓展

  1、課本第7頁的“你知道嗎?”,一方面擴充套件學生的數學知識,另一方面可同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知道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教師向學生介紹有關指南針的知識讓學生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絡,瞭解數學的價值。

  3、西西在野外迷了路,你有辦法幫他找到方向嗎?給學生拓展辨別方向的方法技巧。

  生活是數學的源頭,引導學生回到熟悉的生活中去,培養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樂趣。基於這一理念,在課的結尾我並沒有滿足於學生學會了書本上的知識,而是又回到了現實生活中如何辨認方向這一實際問題,學生髮表了自己的見解後,我又給予了補充,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以上是我的設計思路,對於農遠專案資源開發和使用,我的理解還是很淺薄的,做法也一定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歡迎各位領導和同行多提寶貴意見。

  謝謝大家!

  《認識東南西北》三年級數學說課稿3

  一、說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題目是《認識東南西北》,該內容是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的第一課時。同時屬於“空間與圖形”的知識領域。之前,教材已經安排了“上下、左右、前後”的教學內容,接著在本單元將繼續學習“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的知識。因此,本節課在整個知識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還能為學生在生活中辨別方向時,提供科學的方法和正確的導向。

  二、說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絡,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因此,空間想象能力和識別能力較差,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為本課奠定了基礎。因此,在教學中,我將密切聯絡實際,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透過大量的遊戲活動,幫助學生掌握分辨東、南、西、北的技能,以此來突破教學重難點。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和《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學生實際我制定了以下

  教學目標:

  1.透過遊戲活動,能分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餘的三個方向,並能用這些方位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2.能在不同的位置認識方向,體會中心點變了,但東、南、西、北仍然按順時針方向排列。

  3.透過活動體驗,發展空間觀念;培養空間想象能力,體驗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以上分析,我將學生能分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餘的三個方向,並能用這些方位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作為教學重點。能在不同的位置認識方向,體會中心點變了,但東、南、西、北仍然按順時針方向排列作為教學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在教學方法上力求透過“活動探究、合作交流”為主的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相結合,可讓學生充分活動起來,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能夠準確分辨出“東、南、西、北”,自主建構知識。

  五、說教學過程

  為了實現我的教學目標,我將教學過程做了如下設計:

  (一)情境匯入,提出問題

  新課開始,我將提出問題“孩子們,在野外迷了路,怎麼辦?”以問題匯入激發學生的學習求知慾。接著,組織學生跟唱《東西南北》兒歌,以兒歌做為教學的支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學生已有的“上下、左右、前後”知識與“東、南、西、北”建立聯絡,以舊引新,感知東、南、西、北。

  (二)活動體驗,探究新知

  《課標》指出: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要注重與日常生活相聯絡,同時也指出教師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也就是說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因此,我將學生熟悉的班級教室作為我的教學素材,引導學生分辨東、南、西、北。

  活動1:說一說、指一指、找一找、想一想

  利用三年級的學生喜歡錶達自己的觀點,以求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的心理特點。引導學生回答“太陽是從東方升起來的。”這句話學生十分熟悉,可以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再利用兒歌,引導學生初步辨認教室的東、南、西、北,接著讓學生討論並介紹教室的四個方向各有什麼物體,東、南、西、北是按什麼順序排列的。在此過程中,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進行小組合作交流,最後進行全班交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和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2:指一指、轉一轉、辨一辨、寫一寫

  三年級學生好勝心強,喜歡作遊戲的心理特徵,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學習興趣,在集體遊戲中初步體驗東、南、西、北。形式多樣的遊戲活動,寓教於樂,讓學生真正做到“做中學,樂中學”。

  活動3:想一想、說一說

  “孩子們,你們組在老師的哪個方向?”由於三年級的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絡,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因此,藉助師生間的相對位置關係,學生能夠在不同的位置認識方向,體會中心點變了,但東、南、西、北 仍然按順時針方向排列。

  (三)拓展應用,鞏固新知

  本節課設計了基礎練習、提高練習、拓展練習三環節。

  透過大量的分層練習,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之中,提高了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體現了《課程標準》中把知識轉化為技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你們在這節課中都收穫了什麼?”

  “在野外迷路了怎麼辦?”利用所學知識解決課前提出的問題,把課堂延伸到課外,使學生變“學數學”

  為“用數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將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對積極參與、勇於交流的行為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是教師的“微型教案”,是一種高濃縮的提煉藝術,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有力措施之一。優秀的板書設計,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幫助學生把握重點,理清思路,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為此,我設計瞭如下的板書:

  總之,我透過創設“生活情景、活動情景、運用情景、問題情景”等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玩中學,做中學”,讓“知識課堂”走進“生活課堂”,讓學生在不斷的思考與合作中提升能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