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春風說課稿範文
沂水春風說課稿範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沂水春風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沂水春風說課稿《論語》是經典的儒家文化論著,據說半部論語,可安天下,這個學期,我又一次帶著崇仰的心情與學生一起感受大師風采,聆聽聖人教誨。今天我說課的課題就是來自於《論語選讀》的《沂水春風》。這裡有一群鮮活的學生,有一場經典的對話,有一個永恆的話題。下面就為大家展示一下我對這一課的教學設想。
一、教材分析
《論語選讀》是繼必修模組之後,文化論著系列選修課的一種,安排在高二上學期。本課程的核心目標是培養正確解讀和批判繼承文化的能力。全書共十五課,大體分為政治、修身、學習與教育、哲學四個方面,每個方面又有不同專題。但具體到每則材料的話,則並不排除可以從其他角度進行解讀。《沂水春風》雖然是課本中第十三課(學習與教育),但主要描述的是孔子與其弟子討論志向的情景,是全書中集中闡述志向的文章,也是唯一一篇結構首尾完整,形象較為鮮明的文章,不同於其它語錄那般篇幅短小。在上過《為政以德》和《克己復禮》之後,學生對孔子的政治理想已經有所瞭解,所以我將《沂水春風》提上來先上,使得學生能進一步理解孔子禮樂治國的政治目標和終極理想。
二、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難點
新課標中對《論語選讀》的具體學習要求是正確理解課文,探究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個人精神品格,體會並把握閱讀文化論著的基本方法,進一步培養文言語感,提高文言閱讀能力。據此,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常用的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積累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等文言特殊句式;透過朗讀,培養語感,背誦文中重點章句。
2、過程與方法:透過梳理課文內容,瞭解四子的志向,理解孔子的評價;透過小組討論與比較閱讀,探究孔子與點的原因。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孔子的教學風格及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理解孔子禮樂治國的政治理想;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雖然《論語選讀》的每一篇都有註釋和全文翻譯,但針對我們學生的實際文言文閱讀水平和歷史文化積澱,我還是將以往文言文中的字詞教學作為了重點之一,要求學生掌握居、如、方、作、撰、傷、與等文言詞語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並積累文中的特殊句式。而探究孔子與點的原因,理解孔子禮樂治國的政治理想,則既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
三、教法與學法分析
新課改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念、態度和習慣,鼓勵學生想象、質疑、發現、創新。《語文學科教學指導意見》也提到《論語選讀》的教學目標之一是學習運用科學的思想方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閱讀過程中注重反思,探究論著中的疑點和難點,敢於提出自己的見解,並樂於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所以,我嘗試運用自主預習、課堂誦讀、小組探究、比較閱讀等教學方法,力求引導學生從三子之志入手,明確他們的共同點,然後描繪沂水春風圖,概括曾皙的志向,並從孔子的點評中,理解孔子禮樂治國的政治理想。希望學生能本著探究的精神,從文字中發現文字的深層涵義,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層層深入地將課堂的和諧、三子的神態、曾點的灑脫、孔子的感嘆發掘出來。
我授課的班級一個是文科班,一個是理科班,文言基礎相對薄弱,成績都很一般,但學習態度都尚可,根據這個現狀,我在《論語》教學過程中加強了學法的指導,力求教法與學法統一,尤其強調課前預習。明確規定上課前必須自學全文,整理生字新詞與重點文言現象到手冊上,以提高文字熟悉程度。課堂教學中,透過反覆誦讀感悟,提高把握文字的能力,積極鼓勵學生自讀、自疑、自解,體會沂水春風的意境,在閱讀過程中,繼續鞏固文言基礎知識,引導學生深入文字,自主探究,教師及時點撥、啟發、評價,把問題引向深處,突破重難點。
四、教學過程
1、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我選擇的是一句耳熟能詳的孔子名言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予以匯入,由此激發學生興趣,並形成明確指向各言其志,順利進入文字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四位弟子關於志的討論。
2、整體感知(初讀文字,理清思路)。
用朗讀課文和填寫空格的形式完成對文字的熟悉,並且同時注意藉助註釋和工具書來排除閱讀障礙,梳理文言字詞與文言特殊現象。預習到位的話,學生很容易理清問志,述志,評志這條思路,然後為下面的探究環節做鋪墊。
3、深入研讀(再讀文字,瞭解志向)。
要求學生用課文原句完成表格,比較三子之志與曾點之志,進而關注曾點的志向。主要學習方法是從文字中尋找資訊,對於學生來說,這個環節可以透過閱讀自主完成,難度不大。但是文中有一些狀語後置、賓語前置等特殊句式必須要給學生講清楚,並且積累起來。
同時注意指導學生朗讀,子路的直率與勇武要用較高的語調較快的語速讀出來,而冉有和公西華的回答則要讀出謙遜的味道,進而關注曾皙,用輕鬆緩慢的語氣讀出歡快愉悅的心情,想象並概括沂水春風圖,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這一環節可以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評價他人的看法,在互動中進步,在切磋中成長。
4、探究學習(三探)。
這是課堂的重點環節,計劃用時15—20分鐘。基於學生的文史知識現狀,在探究過程中,適當引入他人的.評論,啟發學生髮散性思維,聯絡前面所學過的三篇課文,幫助學生理解孔子與點的原因。課堂組織形式是小組探討,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做好調控,確定討論問題,確定討論時間,確定討論形式,防止學生渾水摸魚,尤其是理科班,一到討論階段就會失去控制,導致很多問題浮於形式而沒有深入追究其內涵。
這探討過程分為三步,第一步,藉助前面完成的表格以及學過的課文,學生應該能夠理解這三子的志向足食、足兵、民信之與儒家的入世思想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是一致的。
其中較難較難突破的是第二步,孔子與點說明了什麼,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重心。可以抓住學生存疑心理,適當引入課外相關材料啟發學生思考,也可提示學生回顧前面所學課文,在師生互動中,共同達成教學目標,明白曾皙所描繪的沂水春風圖正好體現了孔子禮樂治國的理想境界。(預設:春秋亂世背景,孔子治國之道,孔子政治理想,沂水春風圖)引入材料:楊樹達《論語疏證》,《朱子語類》而第三步則是培養學生關注現實生活和社會發展,思考自己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期望學生能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透過展示周國平《孔子的灑脫》,于丹《論語心得》等現代名家的解讀,幫助學生感受論語精神對現代人的積極作用。
5、連結:《知其不可而為之》。
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是希望學生能將前後知識融會貫通,在深入理解本文的基礎上,結合個人原有知識儲備,對文字進行解讀,入乎其內,出乎其外,完成知識的遷移和整合。這也是近年來高考考察《論語》的基本方向,在掌握語言文字的基礎上,能深入理解其文化內涵。透過比較閱讀,使學生體會荷蓧丈人身處亂世,獨善其身的人生選擇和孔子積極入世,匡扶社稷的人生理想。
6、作業:背誦曾點的志向。
迴歸文言文教學的本真,積累文言文化常識,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積極意義,併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