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歌《小燕子》說課稿範文

兒歌《小燕子》說課稿範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兒歌《小燕子》說課稿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說教材分析

  1、說教材

  燕子是春天來臨的象徵,也是孩子們比較喜歡的、熟悉的一種動物。大班孩子已經認識過燕子外形特徵,對他們來講燕子區別其他鳥類的標誌是像剪刀一樣的尾巴。他們還了解了燕子是益鳥、喜歡捉小蟲,喜歡在屋簷下做窩,燕子顏色很漂亮,是黑白兩色的……孩子們透過科學活動獲得了有關於燕子特徵的認知經驗。而兒歌《小燕子》則是從語言領域的角度引領幼兒感知、認識燕子,以兒歌語言特有的規律和節奏,向幼兒描述了燕子的活潑可愛。因為大班孩子已經有的一定的認知經驗,所以將這個活動放入大班教學就比較合適。

  兒歌是以擬人化的手法對燕子的形態特徵、生活習性進行了動態的描述,以燕子的剪刀尾巴將整首兒歌串起,仔細品味就能夠發現前面兩句寫出了燕子輕巧的體態和標誌性的特徵;中間兩句使用方位詞“上”和“下”寫出了燕子飛翔時的情景;後兩句中“茅草當枕頭”和“泥巴搭窩窩”則是對燕子做窩的說明,就六句兒歌將小燕子的形象表現得栩栩如生。唸誦而歌后,還發現和押韻,兒歌每“巧”和“刀”、“朵”和“雲”、“頭”和“窩”,讀起來琅琅上口。兒歌的中間兩句把燕子活潑、俏皮表現得非常到位,使人不由自主地喜歡燕子,同時對大自然發生濃厚的興趣。

  兒歌是屬於語言領域的範疇,但兒歌中的內容有一些科學領域的東西,所以這首兒歌是一個很好的教材,既能讓孩子學些兒歌,又能透過兒歌幫助孩子瞭解一些科學知識,體現了現代幼兒教育的相互滲透教育理念。

  前面我已提到過大班,因為大班的孩子已有一定的求知慾,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思維積極、活躍,對新的東西有著很強的學習慾望,在他們的頭腦中總有數不清的疑問、問不完的問題,而且他們還喜歡挑戰性的學習內容,喜歡解決問題後帶給他們的成功體驗,他們會因此而快樂、因此而滿足。所以根據自己對教材的分析和幼兒認知發展的規律解讀,我把此兒歌的教學物件定位在大班,因為兒歌《小燕子》不僅需要孩子有良好語言表達能力,還需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有助於引導幼兒擴充套件孩子的思維。我們給孩子安排的學習內容如果有一定的挑戰性,這不僅迎合了幼兒積極思考的特點,而且有利於培養他們勤于思維的習慣。

  2、說目標

  “教育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這是在新綱要明確指出的,也是要求我們在目標的設立上要考慮孩子的可持續發展。所以我們在目標的制定中要考慮全面一些,包括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提高。要透過能力培養,提升孩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從而促進孩子個性的全面發展。所以我將目標制定如下:

  2.1、理解詩歌的內容,激發幼兒學習詩歌的興趣並鼓勵幼兒根據已有經驗仿編詩歌。

  2.2、培養幼兒喜歡燕子、願意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為什麼這樣定目標呢?因為目標1滲透了認知和能力內容,這是整個活動的主心骨,重在幫助幼兒在理解詩歌的內容的基礎上來運用已有經驗仿編詩兒歌。目標2是情感目標,在學習詩歌的基礎上,激發孩子愛燕子、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3、說重、難點:

  我將此次的活動重點定位為理解詩歌內容,培養幼兒學習詩歌的興趣。

  活動的難點是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仿編詩歌,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難點的突破主要是先前的知識準備,和對詩歌的結構分析來突破的。

  2.4、說活動準備:

  包括知識準備和物質準備。知識準備主要是請孩子在家長幫助下收集燕子的圖片和資料,加深對燕子的瞭解。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根據兒歌內容製作。多媒體課件生動有趣,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和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有助於幼兒對兒歌的理解。

  二、說教法、學法

  我在此次的教學中主要採取了觀察法、視聽結合法、提問法及相互交流的方法進行教學。運用形象的多媒體教具幫助孩子直觀感受並理解作品內容。在相互的談體會中獲得交流,使得一個人的經驗融整合為大家共同的經驗。同時透過教師及孩子的問題,啟發幼兒觀察事物及積極思維,培養幼兒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和態度,使孩子發展成獨立學習能力的人。

  在教學過程中,我根據孩子學習的規律和年齡特點,以激發興趣為基點,讓孩子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的活動氣氛中理解兒歌的內容,幼兒在相互的討論、談話中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同時在相互的交流中並理解活動中的重難點。

  三、說過程

  整個活動分為匯入、理解、創編兒歌三部分,下面作簡單的說明:

  第一部分的匯入主要是透過燕子的謎面來感知、複習燕子的外形特點,並以此為匯入,請孩子談談我所知道的燕子。主要是透過此環節為下面的兒歌學習做準備,這也是課前給孩子佈置的一個任務——收集所需資料。學習自我的資料收集及養成這種習慣,對孩子可持續性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第二部分理解兒歌是透過直接播放課件,透過孩子的觀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自己對畫面內容的.理解。教師在孩子講述的基礎上幫助孩子用兒歌的語言進行概述、根據孩子的情況可以引導孩子自己嘗試著用兒歌的語言說。教師的完整朗誦幫助孩子欣賞,感受詩歌中燕子的形象和兒歌的韻律美。在此學習過程中,教師鼓勵孩子說出自己心中的疑問,在商榷中共同解決。

  第三部分主要是讓孩子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或收集的資料,按照兒歌的形式仿編兒歌。這個活動有點難,正是有點難才對孩子有吸引力,才能讓孩子體驗突破的快樂。

  四、說效果

  兒歌《小燕子》的教學活動其是教育的一個載體,我們的幼兒教育主要是讓孩子學會思考、學會自主學習,培養他們勤于思考、敢於發問、樂於與同伴交流的學習態度,所以我在兒歌的設計中就很注重孩子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在目標的制定中就考慮了能力因素,在之前的知識準備中我就鼓勵孩子自己找資料,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在整個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始終將孩子的需求放到首位,讓孩學會思考、學會學習,敢於發問,以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理念貫穿整個教學活動。當然,在實施的過程中還存有一定的不足,這就需要我們老師不斷反思、探索,為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獲得更好的方法和途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