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按勞分配為主體 多種分配方式並存》說課稿

高一政治《按勞分配為主體 多種分配方式並存》說課稿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政治《按勞分配為主體 多種分配方式並存》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按勞分配為主體 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內容。下面我將從以下七個方面對本框題進行分析:

  一、 說教材

  《按勞分配為主體 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是人教版必修教材中高中政治經濟生活第三單元第課七課第一框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第二單元:生產、勞動與經營,懂得了如何創造財富,這就為本框的學習如何對財富進行分配做了鋪墊。同時又為下一框如何在分配過程中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係打下了基礎。因此,本課題的理論、知識是它在整個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 教學設計的總體思路

  本著三貼近的原則,我的教學以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為主。以學生們最喜歡的電視劇進行匯入,接著以匯入的例子繼續進行知識點的講解,起到連貫的作用,讓知識點沒有那麼零散。在第二目知識點特別是難點講解時,我利用學生的家庭成員收入情況進行講解,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更有興趣學習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

  三、 說學情

  作為高一新生,剛剛從初中階段過渡到高中階段,形象思維得到一定的發展,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發展不夠,儘管他們對身邊的一些經濟現象,有一定的瞭解和關注,但是對純粹的經濟理論把握有一定的難度,而且會使學生興趣不足,所以透過對感性材料的分析使他們獲取理性知識,從而培養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能對身邊的分配方式進行理性的分析。

  四、 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高一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分析,我制定了一下教學目標:

  在知識目標方面,透過教學,使學生能夠理解按勞分配的必然性,按勞分配的含義及其原因按勞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特別是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含義和原因。

  在能力目標方面,培養學生比較分析能力,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邏輯推理的能力,合作探究問題的能力和精神。

  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抓住教材和學生實際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堅定社會主義分配製度的優越性的信念,使學生樹立勞動光榮的價值觀。

  五、 說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以及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堅持按勞分配的必然性。我確定教學重點的依據是按勞分配體現了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只有掌握了按勞分配的必然性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我國分配製度的社會主義性質。

  教學難點: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含義。我確定難點的依據是因為高一的學生知識面較為狹窄,而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含義較為抽象,學生沒有這方面的基礎知識。

  六、 說教法

  根據教師發揮主導性,學生髮揮主體性的原則,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的要求,為了使學生對本框題充滿興趣,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並且結合高一學生的實際情況及現狀,我主要採取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一)情景教學法:我主要採取現在熱播的電視劇《微微一笑很傾城》中肖奈與愚公的工資為何相差如此之大來匯入我的新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並且培養學生將生活中的情景與政治課的知識點聯絡起來,解決實際問題。

  (二)啟發式教學法:在分析“為什麼要實行按勞分配”“為什麼要安生產要素分配”等問題的時候,透過探究問題,引導啟發學生回答。

  (三)案例分析法:在講授“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時,透過詢問學生家長家庭成員收入情況的來分析,把教材知識同學生實際結合起來,把事例同學生生活結合起來,培養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

  七、 說學法

  人們常說:“教育成功的秘訣在與尊重學生。”在政治課的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及創造性,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所以在學法上,我設定了以下幾種學法:

  (一)小組探究法:在分析講解按勞分配、按需分配、平均分配的知識點時,我主要採取小組討論探究法,讓小組進行討論最後引導學生自己分許得出按勞分配的必然性。以此來拓展學生思維。

  (二)比較分析法:在對多種分配方式進行知識點的講解時,最後讓學生比較分析出每種分配方式的不同,以加強對知識點理解。

  (三)總結分析歸納法:在對於難點重點的解決上運用總結分析法來對難點重點進行突破。

  一堂課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教學過程,下面我將談談我本節課所設計的教學過程:

  八、 說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接下來我將從匯入新課—新課講授—課堂小結—課後拓展四個環節來說我的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在匯入新課的環節中我採用了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微微一笑很傾城》中的場景,比較肖奈老闆與給肖奈打工的愚公兩人的工資為什麼不一樣從而進行匯入新課。之所以採取這個匯入是因為學生對該電視劇非常喜歡,扣住學生喜歡並且感興趣這點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又比較生動有趣,又能突出本節課的主題。

  設計意圖:這個匯入的設計主要結合了學生喜歡的明星以及喜歡的電視劇進行匯入從而引起學生的注意,並且突出本節課的知識點,起到開門見山的作用。

  (二)新課講授

  在匯入新課後我將把本框題所要達到學習目標列舉出來,讓學生根據學習目標自主閱讀課本,對課本的基本知識點進行熟悉,構建教材知識結構,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和學習的能力。

  1. 按勞分配基本內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經濟中,在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扣除之後,以勞動者向社會提供的勞動(包括勞動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分配個人消費品,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2.按勞分配的必然性:實行按勞分配,是由我國現實的經濟條件決定的。

  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

  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物質基礎;

  社會主義條件下人們勞動的性質和特點,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

  3.按勞分配的意義:實行按勞分配,勞動者的個人收入與自己付出的勞動數量和質量直接聯絡在一起,有利於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勵勞動者努力學習科學技術,提高勞動技能,從而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

  同時對匯入材料中肖奈與愚公的收入的構成進行拓展進一步的分析,並且讓學生根據所給出的一段材料引導學生概括出按勞分配的範圍以及基本內容:在公有制經濟中,在對社會中產品作了各項必要的扣除之後,以勞動者向社會提供的勞動力(包括勞動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分配個人消費品,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並且透過“非公有制中有按勞分配嗎?”“為什麼同樣是按勞分配肖奈和愚公的收入差距為什麼這麼大?”透過對這些問題的回答,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按勞分配的範圍、尺度、以及標準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同時也啟發和發散了學生的思維。

  接著也是以肖奈與愚公的對話來引出我國為何不實行按需分配和平均分配,從而也引出了本框題的重點—按勞分配的必要性。為了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本框題的重點,我採取了小組探究的方式,讓學生們討論並歸納出按需分配和平均分配的弊端,並讓小組派代表回答。如按需分配對勞動者的要求較高,而我國現階段的勞動者只是把勞動看成是謀生的手段,故從中引導學生歸納出,堅持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是社會主義條件下人們勞動的性質和特點。最後再結合按勞分配的基本內容和要求再補充一點按勞分配的必然性:生產資料公有制。透過討論學生們會發現按需分配需要高度發達的生產力,可是我們現在的生產力還未能滿足,從而引導學生歸納出按勞分配的物質基礎是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同時透過討論學生還可發現平均分配會挫傷勞動者積極性從而可以引導並且歸納出堅持按勞分配的含義。最後透過按勞分配的意義來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讓學生樹立勞動最光榮的價值觀,積極參加勞動以及堅持按勞分配的信念。

  設計意圖:從匯入的例子來貫徹,並讓學生們透過思考並且引導學生歸納出按勞分配的基本要求,並且透過對比平均分配與按需分配,使學生更加深刻的掌握本框的重點,從而起到了突出重點的作用。

  4.按勞動要素分配的含義:指在私營企業或外資企業裡所得到的工資等收入存在於私營經濟和外資經濟。

  5.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是指靠自己或家庭的勞動取得的收入

  6.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含義: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還要健全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製度。按生產要素分配,這是憑藉資本、技術、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而取得個人收入的分配方式。

  7.按生產要素分配的意義:健全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生產要素所有權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確認,體現了國家對公民權利的尊重,對勞動、知識、人才、創的尊重。這有利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有利於增加居民收入、推動經濟的發展。

  對於第二目的知識點講解是多種分配方式並存,在對知識點過渡時我會用“同學們,既然在公有制經濟中採用的是按勞分配的分配製度,那在非公有制經濟下又採取什麼樣的分配製度呢?”從而讓學生明白接下來所學習到的多種分配製度都是在非公有制經濟前提下進行學習的。接著我便隨意詢問幾位學生主要家庭成員的收入方式,透過分析學生主要家庭成員的收入方式來對幾種分配方式進行詳細的解釋。在對講解按生產要素分配時,我透過具體的案例來分析,從而讓學生明白凡是提到農民透過承包集體土地種植蔬菜、水鬼、林木等,獲得的收入都屬於按勞分配。因為在農村實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集體經濟的典型實現形式,屬於公有制經濟的範疇。但是如果農民把自己承包的集體土地再轉讓給別人,獲得租金收入,那就是按生產要素分配中土地參與分配。把兩者相類似的分配方式來進行對比,更容易進行區分和辨別,從而實現突破難點。

  設計意圖:第二目知識點的講解我結合學生的家庭成員收入情況進行講解,使得講解的知識點回歸到學生的生活,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

  最後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鞏固辨別各種分配方式度我用一個表格進行對每種方式在適用範圍、體現的關係、在我國分配製度的地位,以及他們之間的聯絡與區別進行對比,讓學生一目瞭然的把握知識點。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我利用課本P59的材料,來讓學生分析課本中小吳的家庭成員各是什麼分配方式,既能練習課本,同時也能鞏固所學知識。並且同時結合一道選擇題來進行讓學生鞏固。

  設計意圖:透過表格的對比以及課本的例子的實際的應用,可以更好地總結本框題的知識點,並且練習題用課本的例子,既能迴歸到課本,又能達到檢測學生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三)課後小結

  本次的課後小結我透過多媒體的方式,採用圖表的方式,對每種方式在適用範圍、體現的關係、在我國分配製度的地位,以及他們之間的聯絡與區別進行對比,讓學生一目瞭然的把握知識點,並且讓學生一起與我來小結,讓學生加強對知識點的理解,同時在小結時我還為下個框題的效率與公平作了鋪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