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米洛斯的維納斯》說課稿
高一語文《米洛斯的維納斯》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大家好!我是 號考生,謝謝!
現在開始說課。我說課的課題是《米洛斯的維納斯》,作者:清岡卓行。我將從以下7個方面剖析本課。
《米洛斯的維納斯》選自魯人版高中語文必修4第2單元,本單元的主題是美的真諦,本文是一篇藝術隨筆,蘊含作者的美學主張,給人以美的享受,學習本文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藝術鑑賞力。本課計劃用時1課時。
高一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文學素養,但審美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根據新課程標準和學生的認知特點,確定本節課的三維學習目標為:
知識與技能——瞭解作者的美學觀點,接受美的.薰陶;
過程與方法——透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文章內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理解關鍵句的含義。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辯證地思考藝術的殘缺與完美。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因此,本課將採用情境教學,以情促讀、以讀促思的教學方法;在學法上引導學生採用朗讀法、問題探究法完成學習目標。
為實現高效課堂,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微課影片。
本著“育人為本、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擬定以下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激趣匯入,用時約3分鐘
古人云:“未見興趣,必不樂學。”多媒體播放一段盧浮宮的影片最後定格在維納斯雕像之上,激發學生興趣,順勢匯入新課:維納斯是羅馬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是盧浮宮的“首席珍寶”,被公認是迄今為止希臘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一起去欣賞她的美吧。
第二環節:初讀品析,用時約10分鐘,分2步展開
1.學生結合導學案,瞭解斷臂維納斯雕像的特徵和有關傳說,把握維納斯雕像的形體美。
2.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方式,我將播放一段名家範讀的微課影片,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讓學生找出本文的主旨句。師生討論,共同明確:作者開門見山提出觀點“她為了如此秀麗迷人,必須失去雙臂”,其餘段落則分別從正面、反面和側面對這一中心進行論述,分別闡述了必須失去雙臂、不能復原雙臂以及只能失去雙臂,層層遞進,全面支援了主旨句。
第三環節:精讀探究,用時約20分鐘,分2步展開
1.讀中悟情,深入文字。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出問題:維納斯雙臂的失去給了作者怎樣的感受?他是怎樣具體闡述這種感受的?小組自由討論,每組選派代表發言,我將根據學生回答進行總結補充:“這是一次從特殊轉向普遍的毫不矯揉造作的飛躍”,“一次借捨棄部分來獲取完整的偶然追求”,殘缺反而給人馳騁想象的空間,想象出無數秀美的雙臂,種種虛像絕妙地烘托著這尊雕像,提升了這尊雕像的藝術價值,也體現了藝術欣賞的一條規律,即殘缺美。
2.以情促讀,探究文字。所有的殘缺都是美嗎?設定此環節的目的在於讓學生從讀通到讀懂,進而讀中設疑。小組交流討論,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這一問題。
第四環節:拓展昇華,課堂小結,用時約5分鐘
藝術創作貴在給人留下想象的空間,捨棄一些東西,反而能讓欣賞者得到更廣闊的想象空間,使藝術品獲得更久遠的生命力。透過本文的學習,你有怎樣的體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暢所欲言。
預留3分鐘,讓學生回顧當堂所學。我將進行課堂巡視,及時解答學生疑問。
整堂課,以問題為導向,充分發揮小組自主、合作、探究的作用,落實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育理念,完成課前預設,促進精彩生成。
第五環節:佈置作業
寫一段文字,談談你對殘缺和完美的認識,釋出到班級部落格中。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的板書設計如黑板所示。課後我將及時進行總結反思。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再次感謝各位評委老師。
(擦黑板,道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