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說課稿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說課稿
一、說教材
本節課的內容是驗證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首先,教材從光合作用的演示實驗入手,透過學生的觀察實驗總結出結論,說出光合作用的原料和產物。意在指導學生理論聯絡實際。【小結】:所以說本節課的內容既是本章的重點和難點又是本單元的重點和難點。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光合作用的原料和產物。
2、能力目標:鍛鍊學對生試驗現象的分析討論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 值觀:
認識綠色植物園的光合作用對於整個生物界乃至整個自然界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光合作用實驗裝置的設計
四、教材分析
本課時中的內容之間相互聯絡,前後連續性強,每個實驗在解決某個問題的同時,又發現和提出新問題,為整個光合作用提出新課題。 因此,這些內容適合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能夠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和思維能力。 堅持啟發式教學,環環相扣,引導學生步步深入地分析,具體方法是:結合前面學習的內容,由教師提出問題,引發思考,複習舊知識,在此基礎上由教師歸納總結出結論 採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從本節課的實際出發,使用多媒體教室,將許多地方用多媒體課件來表達,從而增強直觀效果。
五、學情分析
經過前一課時的實驗學習、探究 ,學生已經對實驗過程、實驗步驟、實驗注意生已經對實驗過程、實驗步驟、實驗注意事項等比較熟悉,學生願意也渴望重複科學家們曾經走過的探索之路。他們有設計實驗的能力,也有自主分析的基礎,滿足學生的這一願望,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加。
六、說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俗話說:“萬物生長靠太陽”,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看一組資料:①地球表面上的綠色植物每年大約製造4400億噸有機物;②地球表面上的綠色植物每年儲存的能量約為7.11×1018kJ,這個數字大約相當於240000個三門峽水電站所發出的電力。
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開始本節課。
(二)新課學習
一、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
1.1785年,發現了空氣的組成,人們才明確植物的綠葉在光下能吸收CO2 ,釋放 O2。
2. 透過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讓學生樹立一種持之以恆的精神。
二、光合作用的演示實驗:
1、光合作用的課件播放:(由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引出)
2、光合作用的結論分析:(觀察實驗現象分析實驗結果)
3、透過閱讀、觀察、動畫演示、分析、交流討論光合作用的原料產物,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學會運用對比法進行學習。
4、在學習過程中,感悟科學家不畏艱辛、持之以恆的科學研究精神
(三)、實戰演練—理論聯絡實際
(四)、值得深思的問題:為了保護地球----我們美麗的家園,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從本節課入手,為了保護我們的地球,我們周圍的環境,自己可以做些什麼?
(五)、談一談,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六、教學設想:
本節課是在學習了光合作用的必須條件和產物之一澱粉的基礎上,再次學習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原料及產物,本節課是第二課時,從知識的體系上說,先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索歷程,有利於對光合作用的學習。主要採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及動畫演示,讓學生直觀接觸光合作用的探索過程,加深對光合作用的理解;透過本節課學習,將知識延伸-----為了保護地球----我們美麗的家園,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同時體會科學家探索知識的`艱辛,鼓勵學生在學習、生活中,要對自己有信心,要有耐心,以及持之以恆的精神。
七、教學反思:
光合作用發現過程中的許多經典實驗,本節課的教學打破了傳統的講授式和實驗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採用了光合作用的研究史和實驗相結合的新模式。
本課中安排了與“光合作用的發現”有關的多個科學史料。一節課下來,學生彷彿從2000多年前開始伴隨著各時期的科學家重走了光合作用發現這一歷史之路,在與科學巨匠的對話中體驗科學探究過程及其中的曲折和艱辛。
存在問題: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還有一些問題應進一步完善,如:;沒有面向全體學生;課件的製作還需進一步改進和完善,處理好細節問題,教學語言應能言簡意賅,多讓學生說,多與學生交流,吸取學生的創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