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電子板報製作流程說課稿
規劃電子板報製作流程說課稿
各位評委: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初中資訊科技(上冊)第2單元第1節《規劃電子板報製作流程》。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4個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一、 說教材
本課是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的資訊科技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製作電子板報第一節的內容。學生透過第一單元生活在資訊時代的學習,在掌握了一些資訊知識的基礎上,第一次開始小試身手製作作品。本課是這個單元的第一節,主要作用是讓學生明確製作電子板報的流程,為以後製作作品打好基礎。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知識與技能:
1、掌握電子板報的基本組成;
2、掌握製作電子板報的基本流程
過程與方法:
1、學生自己選擇課題,對教師提供的素材進行加工處理,體驗電子板報的製作流程;
2、提高學生交流表達的能力,並能對他人的設計做出正確的評價。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欣賞美的能力和激發學生對民族文化的熱愛
2、激發學生的創造念頭,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本節課面對的是初一學生,雖然對資訊科技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但對資訊資源的獲取、加工、處理與綜合利用能力程度不一,還需要教師對他們進行有效的指導。
教材上本單元要求製作“小小戲迷會”的電子報刊,由於課本上有製作好的報刊,因此學生容易模仿,不利於創新思維的發揮。另外有些學生對京劇不感興趣,這也影響了作品的創作。為了激發學生的創作念頭,教師課前準備剪紙、旗袍、武術、風箏、泥人、年畫、中國結7個主題的文字和圖片素材,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按照電子板報的製作流程自己設計一張電子板報。本課的任務是確定主題、收集素材和設計版式。因此,從教材出發並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節課的
教學重點定為:
1、素材的整理和版式的設計;
2、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設計。
教學難點定為: 電子板報版式的設計
學習環境和學習資源的設計:
學習環境是:機房,lanstar系統
學習資源是:站,下設有“談談你的感受”“自助加油站”“民族文化資源庫”“線上測評”欄目,供學生使用。
二、 說教法
本課的教學主要採用學生自學和小組協作學習 與教師啟發引導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本人把站作為一個教學輔助工具,學生活動穿插進行,教師在本課中只起到了適時點撥指導的作用。
三、 說學法
本節課中學生主要採用2種學習方法:一是自主探究學習法,提供給學生站和必要的指導。二是協作學習法,他們在電子板報的規劃和評價上互相協作。
四、 說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過程包括包括5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巧妙匯入,引出課題。用時2分鐘。
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巧妙匯入,首先由本次學校評選的優秀手抄報的話題引入,並且拿出了幾份獲獎的手抄報。適時提問,想不想把它釋出到網上,讓更多人看到你製作的板報,從而引起學生的興趣。引出本課的課題——規劃電子板報的製作流程。
第二個環節:啟發探究,適當點撥。用時8分鐘。
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在優美的音樂中自主欣賞3份不同的電子板報,透過討論和提問比較電子板報與手抄報、印刷報紙的異同,並歸納出電子板報的組成(板書)。
並且讓學生對最喜歡的作品用2-3個詞評價一下,儲存到站“談談你的感受”欄目中。教師針對學生評價缺乏量規語言現狀,適當點撥,引導學生進入網站中自助加油站的“評價量規”欄目進行學習,突破了本課的一個重點: 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設計,為後面客觀公正的評價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三個環節:小組協作,自由設計。用時22分鐘。
在這個環節以學生活動為主,配合教師的點撥。教師透過提問,歸納出電子板報的製作流程(板書),但是“版式的設計”往往會被學生忽略,在此處教師可透過讓學生對比觀看2個電子作品(一個是有設計版式的,另一個沒有)選出最優,來引出“設計版式”,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然後讓學生以相鄰2人為一小組形式,完成以下任務:
任務一:引導學生進入網站中“民族文化”資源庫欄目,每組選擇一個主題,並且選取相應的素材,並記錄出處。
任務二:以小組為單位,依據所選的主題和素材,畫出設計圖。要求學生在紙上畫出報頭、各版塊的大小、插圖等等。[板書]教師以“中國結”為例,畫出設計圖。在製作作品前,提前畫出設計圖,可以使學生合理佈局版面,有效搭配素材,此設計解決了本課的一個難點:版式的設計,為以後的製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此環節中,如遇到問題可有三個解決辦法:同學、網站和老師。網站中自助加油站的 “電子板報的規劃”欄目,可供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調控課堂氣氛,並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第四個環節:設計展示,評價交流。用時8分鐘。
在這個環節,以大組為單位,進行組內自評,選出本組優秀的設計,最後全班選出4個設計進行組間評價。
此環節的設計進一步強化了所學知識,同時透過評價他人的設計,也可以找出自己設計的不足。教師也可適當評價和點撥作品。
第五個環節:線上測評,歸納總結。用時5分鐘。
教師適時引導學生進入網站的“線上測評”欄目,對本課所學知識作測試。然後再針對共性的問題,簡單講解,及時小結本課知識。
此環節的設計,便於教師及時發現問題,做到及時反饋。
創新點:
1. 巧妙引入新課,本課從學校的手抄報大賽的優秀作品引入,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從手抄報自然過渡到電子板報,起到很好的銜接作用。
2. 巧妙解決難點,本課難點是版式的設計。當教師以提問的形式解決了電子板報的製作流程時,學生忽略了設計版式,教師並未直接提出,而是透過對比比較,從而使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設計版式的重要性。而後,在畫設計圖環節,讓學生親自動手自由創作設計版式,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
3. 課堂及時反饋,在本課最後,教師並未急於總結,而是利用2分鐘時間做了線上測評,透過發現共性問題,及時解決,及時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