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數學下冊簡單的軸對稱圖形說課稿
七年級數學下冊簡單的軸對稱圖形說課稿
一、授課內容的數學本質與教學目標定位
教學內容: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教材七年級(下)第七章《生活中的軸對稱》第二節“簡單的軸對稱圖形”的第一課時.主要內容是經歷探索簡單圖形軸對稱性的過程,進一步體驗軸對稱圖形的特徵,並由此探索瞭解角平分線的有關性質,應用角平分線的性質解決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點,認識角是軸對稱圖形;
(2)探索並瞭解角平分線的有關性質;
(3)能應用角平分線的性質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過程與方法:
(1)在探索角平分線性質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2)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透過說理,培養學生運用數學語言進行表述的能力;
(3)透過學習進一步理解由“特殊”到“ 一般”的數學思想.
●情感與態度:
(1)透過軸對稱圖形的教學進行審美教育,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美,從而激發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2)透過探究活動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二、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節教材是在學生對軸對稱現象有了一定認識,能夠識別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及其對稱軸的基礎上,經歷探索的過程,掌握角平分線的有關性質,為以後學習其他軸對稱圖形(矩形、正方形、菱形等)知識奠定必要的基礎.
三、教學診斷分析
1.在學習有關角的對稱軸是角平分線所在直線的時候,學生常常將角平分線理解成角的對稱軸,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作了特別強調;
2.運用角平分線的性質解決問題時,學生常常會運用全等將角平分線的.性質再證明一次,而沒有直接使用角平分線的性質,簡化證明過程,因此,在本節課透過例題及鞏固練習,加深學生對角平分線性質的運用.
四、教學設計說明
1.根據新課程課堂教學理念“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本節課的設計遵循了這一理念,注意透過摺紙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積極性,注意讓學生動手操作實踐,在操作中進行自主探索和生生、師生互動交流,從而使學生能很好地掌握角平分線的性質,並獲得用摺紙這樣的操作發現法探究圖形性質的活動經驗.
2.在本節課的教材內容處理上,既注意了教材是最基本的課程資源,它是滿足所有七年級學生最基本的知識內容,又注意了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比較優秀),因此,本節課突出了課程資源的開發,即對原有例題作了補充(如例2),又增加了反饋練習活動,讓學生在議練中學會運用角平分線性質解決問題,同時還進行了思維拓展,這樣充分體現了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數學課程基本理念.
3.本節課在教法上選用了“探究——發現”教學模式,這是基於本節課的知識內容,有實踐背景,適用於讓學生動手操作探究.因此本節課在教學活動設計中,注意突出學生活動,設定了四個活動:①動手活動:透過動手度量、摺紙等活動,探索角平分線的性質;②表述活動:用文字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表述角平分線的性質,並互動說理證明;③應用活動:角平分線的性質的認識及應用;④拓展活動:結合本節課的知識,對線段的軸對稱性進行探索.
4.教材中只給出了角平分線的性質的文字語言敘述,並沒有給出符號語言的表述,由於我校的學生在第二章、第五章學習時,已經接觸了符號語言的敘述,並且能夠進行簡單的說理,因此在這裡,我引導學生將文字語言結合圖形語言轉化為符號語言,並且對性質進行了說理,同時在對性質說理以及例1的解答中,教師都給出了規範的說理過程,這樣既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又為後面學習證明(一)、(二)、(三)打下基礎.
5.評價方式
根據課標的評價理念,教學中我關注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是否能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說理,是否能應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並注意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適當的評價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