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感應規律的應用的說課稿

電磁感應規律的應用的說課稿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電磁感應規律的應用》。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目標分析、過程分析和效果分析四方面對本節課進行闡述。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內容有兩條主線構成,一條是感生電動勢,一條是動生電動勢。前者是為學習電磁波做準備,後者是對前面知識的複習。前幾節分別從感應電流和感應電動勢的角度來認識和理解電磁感應現象。本節揭示了電磁感應現象的本質,使學生對電磁感應現象的認識又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教學的著眼點放在了感生電場和洛倫茲力的問題上,但是過分割槽分兩種電動勢沒有必要。

  2、 重點與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分析產生感應電動勢的非靜電力的本質,即感生電場和洛倫茲力。

  難點是:感生電動勢和動生電動勢的產生機理。

  二、目標分析

  根據新課標教學的要求,我確定本課三維目標是:

  知識與技能:(1)瞭解感生電動勢和動生電動勢產生的原因。

  (2)掌握感生電場和洛倫茲力與電磁感應現象的關係。

  過程與方法

  1)透過探究過程,提高學生的分析論證能力。

  2)在本節課的學習中,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科學思想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透過對本節知識的學習,體會探索自然規律的科學態度。

  2)培養學生的建模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根據本節內容特點我確定的教法與學法是:

  教法:為了讓學生加深對本節內容的理解,在教學中我採用講述、對比、探究,討論等方法進行教學.

  學法:為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我引導學生在探究中學習,在討論中突破難點。

  三、過程分析

  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如下設計:

  由於引起磁通量變化的原因不同,本節教學內容分為兩大環節:一是由於磁場變化產生感生電動勢。二是由於導體切割磁感線產生動生電動勢。

  複習引入

  本節課我是透過複習引入新課的, “恆定電流”一章中告訴我們,電路中的電動勢的作用實際上是某種非靜電力對自由電荷的作用。

  提出問題:磁場變化使閉合電路中的導體產生電流,那麼,使導體中自由電荷做定向移動的作用力是什麼?

  分析猜想: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對已有知識的認識,排除洛倫茲力、靜電力。猜想是變化的'磁場對電荷產生作用力?

  (我這樣設計的意圖是:利用學生掌握的知識學習新內容,透過問題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新課教學

  環節一:感生電動勢的教學

  1、 開門見山引入概念-----感生電動勢

  由於磁場的變化,在空間就存在感生電場,如果在此空間存在閉合導體,這一電場就會對導體內的自由電荷產生力的作用,這種作用就是“非靜電力”。 也即感生電動勢的非靜電力就是電場對電荷的作用力。

  2、感生電場的方向:透過假設導體中的自由電荷是正電荷,它們定向移動的方向就是感應電流的方向,也就是感應電場的方向,所以我們是利用楞次定律來確定感應電場方向的。

  環節二:電磁感應現象中的洛倫茲力的教學

  1、思考討論,引入概念——動生電動勢

  我將在教學中將充分利用“思考與討論”欄目的作用,引導學生的思維層層深入,最終得出導體CD兩端存在電勢差,即導體CD相當於一個電源。在說明該電源的非靜電力與洛倫茲力有關後,引出“動生電動勢”的概念。(設計意圖: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使複雜內容簡單化,抽象知識具體化。)

  2、電磁感應中的能量轉化

  我利用一根導體棒在光滑導軌上的運動,與一定值電阻構成閉合迴路,透過設計一系列的問題串進行引導。

  1) 導體棒勻速運動時受到的安培力多大?方向如何?

  2) 導體棒受到的外力多大?

  3) 外力克服安培力做功的表示式怎樣?

  4) 如果已知感應電動勢為E,在時間t內感應電流做的功如何表示?

  5) “外力克服安培力做功”與“感生電流做功”二者有什麼關係?相等

  這樣我們就可以學生從能量轉化的角度推導動生電動勢大小的表示式 。

  (設計意圖:從能量轉化的角度得出動生電動勢大小的表示式,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當堂訓練,鞏固提高

  設計適量的練習題,並且將練習題分為A、B兩組供不同層次的學生使用。

  設計意圖:充分體現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課堂小結和作業

  讓學生概括總結本節的內容,構建知識框架,作業佈置要有針對性,梯度。

  設計意圖:透過學生自己的體驗,自己的總結,真正達到了檢驗學生課堂效果的目的。

  作業課後2、3、4題;

  板書設計我分兩部分,主機板書寫在左側,體現本節課的主幹知識,副板書在右側,主要畫用來輔助說明的草圖。

  四、效果分析

  透過以上的過程設計我預計可達到以下效果。

  1. 能夠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從而實現本節課的知識目標。

  2. 能夠充分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發展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3. 變規律的傳授過程為規律的探究過程能夠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當然本節課的設計還存在著許多的缺點和不足,請各位老師給予批評和指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