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說課稿
八年級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說課稿
【教材分析】
學情分析——說學生:流體力學現象在生活中很常見,但學生對流體力學現象的理性思維和認識不足,因此學生對本節課的情景創設與實驗探究具有很濃厚的興趣,但由於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有所欠缺,老師要及時地進行興趣激發與技巧引導。
地位和作用:本節內容是流體力學的基礎,是液體壓強與大氣壓強的延伸與拓展。主要由“流體的壓強與流速之間的關係”以及由此衍生出的“飛機的升力是如何產生的”兩大知識點組成。
教材抓住初中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的特點,利用實驗探究、模型展示激發學生積極思考,探究物理規律,從而讓學生能進一步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迴歸生活。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他們現有的知識儲備,結合我對教材的理解,確定本節教學目標如下: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流體的壓強和流速的關係。
2、瞭解飛機的升力是怎樣產生的。
3、瞭解生活中跟流體壓強和流速相關的現象。
(二)過程與方法:
1、透過觀察,認識流體的壓強跟流速相關的現象。
2、透過探究實驗,體驗流體壓強差產生的升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透過本節的學習讓學生進一步感受物理學的魅力所在,從而讓學生更加熱愛物理,熱愛科學。
2、透過本節進一步培養學生交流討論,和團結協作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難點:運用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係,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現象。
教具準備:演示器材:吹風機,水槽、水、乒乓球、兩隻紙船、水槽、礦泉水瓶等;分組器材:白紙條、一枚
1角的鋁質硬幣、刻度尺、學生自制機翼模型等。
【教法學法】
本節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引出物理知識,再用所學的物理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現象。
【教學設計】
教學流程:採用“情境引入——實驗探究——應用反思——課外拓展”四位一體的教學過程。
教學模式:“學案導學,合作探究”——鑑於物理學科中“實驗探究”在教學中的突出地位,用“學案導學、合作探究”替代“學案導學、展示激學”模式,將學生分成六個合作學習小組。
目標達成:知識用於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終身的探究樂趣、良好的思維習慣,和讓學生學會善於觀察、善於歸納的科學實踐能力。
反饋調控措施:堅持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透過自評與互評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具體教學內容適當調整教學活動。
【教學流程】
1. 情境設疑,匯入新課:
情景創設1:讓一學生用漏斗把乒乓球吹起來!
情景創設2:向上吹氣,乒乓球吹不走!
情景創設3:再水盆的邊緣放一個乒乓球,用小棒划動中間的水,觀察現象。
設計理念:創設激趣、設疑情景,目的是為了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好的開始時成功的一半。
引入流體的概念:氣體與液體都具有流動性,叫流體。
板書:8.4、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實驗探究,感悟新知:
一、探究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1、提出問題:流體壓強與流速有什麼樣的關係?
2、猜想與假設 :
猜想1:液體和氣體流動越快,它的壓強越大。
猜想2:液體和氣體流動越快,它的壓強越小。
猜想3:液體和氣體流動越快,它的壓強不變。
設計理念:培養學生的科學猜想能力——沒有大膽的猜想,就沒有偉大的發現。
3、設計實驗並進行實驗
學生活動一:
實驗一:用雙手將一張紙條靠在嘴唇下,另一端自然下垂,沿紙的上方水平吹氣,觀察現象。
實驗二:請同學們手握兩張紙,讓紙自然下垂,在兩張紙中間向下吹氣,觀察現象。
——邊做邊想:分析這兩個實驗的現象中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並猜想其中的原因?
實驗三:演示:在兩根固定好的平行的.玻璃管兩側放置兩個乒乓球,然後讓學生用大吸管向乒乓球中間吹氣,觀察現象。
設計理念:學生透過對以上三個實驗現象的分析與概括得出結論——培養學生的分析論證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得出結論:氣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多媒體板書。
二、探究液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導語:氣體的壓強差異會產生這麼奇妙的效果,液體的壓強與流速之間是否也有相似性質呢
情景匯入:1912年,“奧林匹克”號與“豪克”號的意外相撞事故。
學生活動二:
兩隻紙船漂在水面上,讓學生用礦泉水瓶向中間噴水,看小船是向兩側分開還是向中間靠攏?
根據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思考兩紙船靠攏的原因——進行類比性推理訓練能力的培養。
得出結論:液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多媒體板書。
學生活動三:
硬幣跳高比賽——以比賽形式進行探究活動,迅速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預設感想:當學生真的把硬幣吹起來的時候,學生個個興奮不已,學生在驚愕中體驗到了科學的力量有多麼的神奇!
知識反饋:嘗試解釋激趣與導課實驗,讓學生透過交流討論找到原因?
情景強化:用吹風機吹乒乓球的實驗——乒乓球放到吹風機口,無論朝向什麼方向,乒乓球好像被什麼吸住了,不會掉下來。
學生歸納結論:板書: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流體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
設計理念:將教材上的一個實驗探究改為多個實驗探究,目的是激發並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透過歸納概括,使實驗現象更具有說服力,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 。
關心科技,走進生活
三、探究飛機的升力產生的原因:
匯入:飛機起飛的動態畫面——幾十噸的飛機騰空而起並在空中自由飛翔,靠的是什麼力量呢?——利用直觀情景更容易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學生活動四:
拿出上節課佈置的小製作作業——按照右圖的尺寸折成的機翼模型,用嘴對著“機翼”前端細線的位置水平吹氣,觀察現象?教師強調機翼的形狀,學生思考升力產生的原因?
情景模擬與釋疑——利用動畫的好處是直觀形象,學生易於接受。
再透過圖片引導學生分析出:在相同時間機翼上方氣流透過的路程長,速度比下方氣流大.
得出結論:氣流在機翼上下表面由於流速不同產生了壓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
四、探究生活中的流體現象:
你能用今天所學解釋學案上的生活現象嗎——預設並準備了幾個與流體壓強知識有關的生活畫面和自然現象。
設計理念:一為鞏固所學,二是讓學生感受到流體壓強的知識就在身邊而且應用廣泛。
圖片情境:火車站站臺上要設一條安全線且不允許人進入。
圖片情境:“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詩句。
圖片情境:下雨打傘遇到大風時,雨傘為什麼會被向上吸起來?
圖片情境:草原犬鼠如何將自己的巢穴打造成“空調系統”?
影片情景:模擬龍捲風——為什麼排水管能將紙片吸起並拋向空中?
實驗情景:對著紙杯口沿水平方向吹氣,紙杯為什麼會跳出來?
——六個小組抽籤,每組解釋一個,比比哪個小組的解答思路清晰,語言簡練,說理透徹!
設計理念:學案導學、合作探究,學以致用,昇華能力——培養小組內的交流合作精神,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歸納概括能力以及語言表達等能力。
預設感想:利用學案上設計的六個生活情景,讓學生學以致用,引導學生從物理迴歸生活,讓學生嘗試用剛獲得的知識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既鞏固了新知,又提高了學生的各種能力。
探索實踐,走出課堂
圖片情景:鼓勵學生根據流體力學原理製作一個飛機模型,一週以後舉行航模比賽,看誰的模型飛的高,飛的時間長——動手動腦,學以致用,激發興趣,發展智力。
暢談收穫:
以小組為單位,談談本節課的收穫,自主歸納本節課所學: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感悟和體會、還想知道那些知識等。
設計理念:知識與技能的提煉,過程與方法的拓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昇華。
【佈置作業】
乒乓球是我們濟寧十二中的體育優勢專案,是我校的驕傲與自豪……弧圈球是乒乓球運動中最為實用的一種技巧。請你上網查詢“弧圈球” 的原理。
作業設計理念:情感上:實事求是,激起自豪;知識上:學以致用,課外延伸;能力上:激發興趣,發展特長。
【時間安排】
學生主體地位與教師的主導作用必須相得益彰——既要放得開,也要收的攏。在時間安排上教師應適當矯正,靈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