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小粒子與大宇宙》說課稿

八年級物理《小粒子與大宇宙》說課稿

各位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要說的是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十章《小粒子與大宇宙》的第二節《看不見的運動》的內容。

  首先說一下我對本節教材的分析:

  一、教材分析(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本節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物質是由分子和原子組成等知識的基礎上引入的一節概念課課,本節內容比較抽象,對於分子動理論的內容是透過物質的宏觀現象分析總結出來的,所以教材對分子動理論的每項內容都是首先提出問題,然後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索,透過討論宏觀現象,得出“分子間存在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無規則運動、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的結論。在這些實驗探究完成之後,教材接著介紹了物質中的分子狀態,解釋了固態、液態、氣態所具有宏觀特徵的根本原因,充分體現了“注重實驗探究”的新理念。

  2.教學目標的確定

  依據《課程標準》要求、本節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分子動理論的基本觀點,能用分子動理論解釋生活中的相關現象;

  2〕瞭解固態、液態、氣態的分子狀態。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透過實驗探究。討論、分析、概括出“分子間存在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運動、分子間存在著互相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的結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樂於用分子動理論的基本觀點解釋宏觀現象,對宏觀現象的微觀機理有探究興趣。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蘊含物理知識,物理就在身邊,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3.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

  依據《課程標準》要求和本節教材實際,並結合學生的實際,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理解分子動理論的基本觀點,所以本節課的重點是透過探究實驗歸納分子動理論的基本觀點;而對分子動理論知識,限於學生的認知水平,可能無法自己理解,得需要教師的合理引導,所以用分子動理論的基本觀點解釋生活中的相關現象定為本節課的難點。

  二、教學策略(說教法、學法)

  1.教法選擇:

  本節教學提倡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分組進行實驗,透過實驗探究,掌握科學的方法,培養科學態度,養成獨立觀察並分析問題、得出結論的習慣。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合作者,提倡教師成為學生探究和討論的一員,積極參與學生活動,這樣可以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2.學法指導:

  作為教師來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其能力是物理教學的落腳點。因此這節課採用自主學習發現問題,合作探究尋求方法的兵幫兵學習方法,從而最大限度地凸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能力、動手實驗能力、收集資料提取資訊的能力。

  三、教學程式及設想:

  1.匯入新課(2分鐘)

  為更好的落實“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把教學內容轉化為具有潛在意義的問題,匯入本節新課時,採取演示實驗匯入的方式,(演示實驗是請同學們觀察桌上的分別裝有50mL酒精和50mL水的量筒,問學生能看到水和酒精的間隙嗎?)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問題意識,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成為“猜想”繼而思考的過程。

  2. 新課教學(25分鐘)

  (板書:看不見的運動)

  探究一:分子間有空隙

  請同學們按課本中第一個實驗探究做實驗,要求將水倒入酒精中,倒入前,請各組猜想混合後的總體積並記錄在課本的空白處。

  比較實驗結果,並與猜想的結果對照。

  實驗結果是總體積沒有100mL,那麼少掉的那些體積跑到哪裡去了,請同學們猜想原因。如果猜不出,老師提示:往一堆雞蛋裡撒一把細沙子,你能看見細沙嗎?為什麼?直到同學們得出正確結論:分子間有空隙。

  也可以用針筒吸入一定的空氣,然後擠壓,發現針筒裡的空氣減少了。說明氣體分子之間也有空隙。

  (板書:一、 分子之間存在著空隙)

  師問:組成物體的微粒都在原地不動嗎?請猜想。

  探究二:分子的運動

  (1) 多媒體展示:將空瓶口對準裝有棕色的二氧化氮氣體的瓶口(按圖10-16(a)),抽去中間的毛玻璃,觀察空瓶中是否有棕色的氣體。解釋為什麼選用圖10-16(a)的原因:二氧化氮密度比空氣大,實驗(b) (c)沒有(a)更能充分證明氣體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無規則運動。

  (2)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向冷水和熱水中滴入一滴墨水,觀察墨水是否散開,哪個散得快。

  請學生回答觀察到的現象,並說明現象產生的原因。

  (板書:二、 組成物質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作無規則運動)

  師生共同總結出擴散的定義,並引導學生總結總結擴散的影響因素和原理。

  擴散:不同的物質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擴散,溫度高時擴散得快。

  擴散現象說明:①分子間存在間隙。②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作無規則運動。

  探究三:分子間的作用力

  (1)把兩塊表面乾淨的鉛塊壓緊,下面掉著一個重物時能不能被拉開?

  (2) 將注射器中注入水,用手堵住針筒嘴,用力推活塞,容易推動嗎?(與空氣相比)

  首先透過分組實驗和觀看影片然後引導同學說出實驗現象產生的原因。

  (板書:三、 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四、 物質中的分子狀態

  列舉生活中的三個例子:

  1、在空氣中揮舞手臂輕而易舉

  2、在沒膝的水中急行步履維艱

  3、拔凍在冰中的木棒難於登天

  讓學生帶著解釋這三種生活現象的問題閱讀課本P200頁的物質中的分子狀態內容,並引導總結其原因。

  (1) 固體:分子靠得很近有規律地緊挨在一起。所以,固體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

  (2) 液體:分子靠在一起。在一定限度內,分子能運動或滑動,所以液體有一定的體積而沒有一定的形狀。

  (3) 氣體:分子離得比較遠,能自由地向各個方向運動。所以,氣體沒有固定的形狀和確定的體積。

  4.課堂小結,構建體系(5分鐘)

  對應本節課的目標,讓學生敘述這節課的收穫,包括知識上、方法上以及能力上的收穫,然後師生共同構建本節課的知識體系,使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有整體的把握,也體現了學科知識建構的思想。

  5.當堂檢測、鞏固昇華(10分鐘)

  學生獨立完成作業手冊上的當堂檢測檢測題後,學生分組展示,對出錯和疑問較多的地方,透過兵教兵和師教兵的方式解決。

  6.學後反思(3分鐘)

  學生針對所學內容和本節的目標,在筆記上自己構建本節的知識樹。

  四、板書設計

  最後我說一下這節課的板書設計,為了使學生對分子動理論的知識有個系統全面的掌握,最後說一下本節課的板書設計:

  第二節 看不見的運動

  1、 分子間有空隙

  2、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運動

  3、 分子間存在著互相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4、 物質中的分子狀態

  以上是我對“看不見的運動”這節教材的認識和對這堂課的整體設計,由於本人水平有限,上面過程肯定有許多缺點和漏洞,希望各位老師多多批評指正,謝謝!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