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說課稿範文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範文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一)

  一、說教材

  本節課是小學數學三年級北師大版的第八單元,這課是在二年級上冊學習了可能性的基礎上,在二年級已經感受事情的不確定現象,本節課目的進一步感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為學生以後學習機率建立一個概念。

  二、說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透過具體的操作活動,讓學生直觀感受到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

  (2)結合具體情況生活中的某些現象,能夠列出簡單試驗可能發生的結果。

  2、過程與方法

  (1)創設遊戲轉盤和摸球、摸糖及機智問答的情況,讓學生親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之分。

  (2)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對積極參與、勇於交流的行為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在同伴的合作和交流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三、說重點、難點

  重點:透過具體的操作活動,直觀感受到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

  難點:結合具體情境或生活中的某些現象,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四、說教學策略

  1、說學情

  透過對二年級上冊可能性的學習,學生對可能性的認識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已經知道生活中的事情是不確定發生的了。

  2、設計理念

  本著讓學生學習身邊的數學,學習生活中的數習的理念。設計了一定要讓學生在自己的親身經歷中感悟、體會、認識、基於這樣的理念,設計了一個個遊戲,讓學生去動手實踐,感受數學知識就在身邊。

  3、教具準備

  乒乓球、轉盤、硬幣、盒子、

  五、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

  老師先點明我們要做一個摸球遊戲,讓學生推薦兩名男生,兩名女生到講臺上來,在其中只能有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留下來,讓下面的學生都猜,他們誰可能會贏,然後讓學生分別以剪子、包袱、錘和拋硬幣的形的式來決定勝負。在比賽之前必須講清規則。這時板書課題。

  (二)活動二

  老師和留在講臺上的同學進行摸球遊戲,讓下面的學生在練習本上記錄。引出"一定""可能""不可能"的概念。讓學生猜為什麼另一個同學會總是摸到白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達到師生互動的目的。

  (三)活動三(轉盤遊戲)

  結合生活實際,說超市正在舉行搖獎活動,讓學生初步有資訊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更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自己的身邊,使用權學生聯絡生活實際,體驗可能性的大小是受一定條件的限制。

  (四)活動四(裝糖遊戲。)

  這個遊戲是根據老師的口令往盒子裡面裝不同顏色的糖,這個遊戲以小組活動為單位,讓每個同學都參加,在提要求之前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間,讓每一位學生都動腦想,這個環節的主要目的就是學習了可能性,可能性在生活中的應用,就是對知識的進一步提升。

  (五)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說一說生活中的可能性,進一步讓學生體驗數學就在身邊學習身邊的數學。

  (六)總結: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這節這你有什麼收穫?出示學習目標,對照學習目標看一看一自己完成的學習是否完成任務,是否滿意。

  這節課主要是通過了"猜測——驗證——分析試驗資料"的親歷過程,學生學生身邊有價值的數學。

  三年級數學說課稿(二)

  一、說教材

  "噸的認識"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教材第六冊第四單元"千米和噸的認識"的教學內容。本節課為一課時。本課題教學前,學生對重量單位千克和克已經有了較深的認識,並能夠準確地進行千克和克單位之間的換算,這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作了知識的鋪墊和思路孕伏。透過本課題教學,學生對重量單位有比較全面的認識和理解。這不僅是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為以後學習別的知識打下基礎。根據教材的編排、大綱要求和學生認知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我確定為以下兩點:

  1學生能夠認識質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概念。知道1噸=1000千克。並能進行質量單位之間的簡單化聚。

  2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估計的能力,能在生活中解決相應的問題。

  由於噸是較大的計量單位,學生往往只是眼見,卻未必有真實的感受,因此,教學重點是建立1噸的概念,難點是培養學生對物體質量估計的能力。1噸的重量是非常抽象的,如何讓學生準確感知1噸的重量成為本節課的突破口。

  二、說教法和學法

  三、說教學設計

  教學程式分4個環節進行:

  1、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該環節主要是複習與新知有密切聯絡的舊知,自然匯入新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設計如下:

  (1)、課件出示水果貿易市場的畫面。

  "一個蘋果重450————,一箱蘋果重15————-(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估計一輛裝滿蘋果的大卡車中這一車蘋果的質量為3————。(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2)、從實物中認識噸。(幻燈片展示裝貨物的卡車、火車皮這兩幅畫)教師引導學生:圖上的噸或t是什麼意思呢?

  (3)、揭示"噸"的概念

  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體的質量,通常用噸(t)作單位。

  (4)、揭示噸與千克之間的進率"1噸=1000千克"透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從數量上初步感知噸的重量,並反饋有多少同學已經知道"噸".並從生活實際中引入噸的概念,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源於生活,在生活可以隨時發現數學。

  2、實物體驗,聯絡生活

  本環節逐步由抽象到具體,主要是讓學生加深認識,拓展思維,以直觀形象的物體讓學生充分感知噸這個計量單位所表示的數量是非常重的,為下一步教學奠定基礎。

  (1)、出示實物:一袋50千克的大米和4個5千克的鉛球教師請學生抬大米,掂鉛球。引導學生:1噸的重量要幾袋這樣的大米啊?20袋這樣的大米你們還抬得動嗎?鉛球同上過程

  (2)、同桌互相說出自己的體重,並互相背一背,來感受1個同學的體重有多重。教師引導:1噸的重量相當於幾個我們這樣的同學?

  (3)、聯絡生活舉例

  這一環節的設計,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充分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積極參與學習,並親身感受和推算,有利於學生建立1噸重的觀念,突破難點。把噸這個重量單位用於生活,強化噸的概念的構建。

  3, 單位化聚,練習鞏固

  (1)、 出示例題:5噸=( )千克 5噸680千克=( )千克2000千克=( )噸 2450千克=( )噸( )千克(2)、開放題:一箱蘋果的重量是10千克,一副啞鈴的重量是5千克,一袋麵粉的重量是25千克 一頭牛的重量是500千克,那麼( )個( )的重量是1噸。

  小組討論,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

  4,質疑問難,總結全課

  讓學生自己說說這節課主要有什麼收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