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優質課《平移與平行》說課稿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優質課《平移與平行》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平移與平行》,我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法和學法以及教學過程等五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平移與平行》是北師大版九年義務教育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線的有關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一組線之間的關係的第一課。在此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物體的運動方式——平移和旋轉。教材突破以往僅僅依靠直接觀察得出平行線概念的教法,將平移的操作方法移植到對平行線的認識上。學生畫平行線也變得容易,有利於他們把運動的物體與靜止的圖形結合在一起,這就為學生認識圖形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

  本課主要是讓學生感知、體會平行線,是在具體的情境中和實際的操作中認識平行線,變被動學習為主動的有趣的數學活動。

  平移是過程,平行是結果。讓學生充分經歷“具體、抽象、概括、表示”的概念學習過程,學習用整體認識的眼光來觀察一組線,體會兩條直線間距離相等的共同特徵,在日常生活中能用是否平行來判斷線與線之間的位置關係。

  基於以上的.分析,我設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 知識和技能:1.藉助實際情境和操作活動,認識平行線

  2.能借助工具畫平行線。

  2、 過程與方法:學生經歷操作活動和探究過程,認識平行線,學會藉助工具畫平行線。

  3、情感與態度:感受數學活動充滿了探索性與創造性,促進學生樂於探究。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藉助實際情景和操作活動認識平行線。

  2、難點:藉助工具畫平行線。

  四、說教法和學法

  (一)說教法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的特點,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採用引導發現、直觀演示、動手操作等教學方法。在教學中,設計帶有啟發性和思考性的問題,創設問題情景,誘導學生思考、操作,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慾望,逐步推導歸納得出結論,使學生始終處於主動探索問題的積極狀態,從而培養思維能力。

  (二)說學法

  學法應遵循自主性與差異性的原則,讓學生在“觀察一操作一概括一應用”的學習過程中,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

  1、透過平移認識“平行線”

  活動1:我將讓學生用鉛筆移一移,體驗平移過程。(當我看到學生是這樣移的時候,我將及時給予表揚,讓學生嚐到成功的喜悅。同時問學生:“平移前後的兩支鉛筆有什麼關係?”估計有學生回答:“平行”;我將及時給予讚許,並板書。

  (結論:平移不改變圖形的形狀、大小,只改變它的位置。平移後的兩條直線組成平行線。)

  2、畫平行線

  活動2:這是本節課的重要內容,我將直接演示用直尺和三角尺以及用兩個三角尺畫平行線給學生看,同時讓學生仔細觀察並動手畫一畫,用兩種畫法畫平行線。這使學生在觀察、動手操作中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加深對平行線的理解。

  3、折一折創造平行線並判斷平行線

  活動3:在這一環節中,我將讓學生用紙折出一組平行線,這拓寬、加深學生對平行線的認識,估計學生會折出以下這些情況等等,我將以其中一種折法作為例子直接演示來引導學生如何判斷平行線,隨後讓學生判斷自己折出的一組線是否平行。這能讓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在活動中學習,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結論:兩條直線間的距離處處相等,它們就是平行線。)

  4、找平行線、欣賞生活中的平行線

  活動4:找一找。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我由易到難設計以下兩道題目,加深學生對平行線的理解;第一道題目是……,第二道題目是……。隨後讓學生欣賞生活中的平行線,體驗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

  六、全課小結

  本節課,我採用引導發現、直觀演示、動手操作等教學方法,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自己思考、操作,激發了學生探求知識的慾望,逐步推導歸納得出結論。使學生始終處於主動探索問題的積極狀態,從而培養思維能力。 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體會數學的趣味性,增強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歸納能力。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