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示範課《我們的瓜更甜、魚更香》說課稿
課題示範課《我們的瓜更甜、魚更香》說課稿
一、課題級別及名稱
我參加的課題是市重點課題“農村中小學生營養均衡狀況調查及應對策略研究”。
二、承擔的具體的研究內容及研究的成果
營養均衡是該課題的核心概念,當前農村中小學生在均衡營養方面因各種原因存在很多問題,由此影響到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導致當前一些農村學校出現了一些營養不良、肥胖兒甚至亂食“垃圾食品”致病的現象,我們選擇這個課題進行研究,旨在瞭解農村學生這一弱勢群體目前的營養攝取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探索出一個保證農村學生營養均衡的、符合地方實際的膳食方案,因此,我在這個課題中主要承擔了“學生膳食均衡營養”方面的研究,重點將研究內容放在“一週營養食譜”的制定方面。
根據我們的調查發現:在相對落後的農村學校,學生在營養均衡方面表現不盡人意。農村學生中普遍缺乏營養學知識,其飲食基本處於盲目狀態。學生中營養不良現象普遍存在;學生沒有均衡營養觀念導致膳食不考慮營養搭配;學校領導及食堂負責人對學生膳食營養的均衡攝入根本無暇顧及或者根本不考慮:學生因學習壓力大而導致就餐的隨意性;學校還存在著亂吃零食現象。這種不合理的膳食搭配和管理勢必會影響到學生的營養均衡,影響學生的學習和健康成長。現實不容樂觀,為農村學生制定符合農村實際的營養食譜很有必要,我們得出的研究成果有:
1、提高學校、食堂、家長和學生對營養均衡的認識;
2、改善農村學生營養攝入現狀,使其膳食趨於平衡;
3、找到適合本地農村學校的膳食食譜和管理策略;
4、營造學校、學生、食堂及家長目的一致的和諧關係。
三、本節課內容簡介
本節示範課所展示的《我們的瓜更甜 魚更香》是我為本課題成果的推廣設計的一篇報告,做此報告的目的是提高學生及其家長對營養均衡的認知水平;讓學生和家長認識到地方一些農產品的營養價值;為他們接受地方一週營養食譜作鋪墊,在此基礎上讓學校、食堂、家長都關注學生的膳食,為學生的均衡營養保駕護航。
四、研究成果在本節示範課中教學片斷中的體現
片斷一:匯入環節
在匯入環節,我是充分體現到了第一個研究成果的達成,我首先給出一組資料:xx中學研究前後學生就餐帶飯具的比重分別為60%和95%,然後讓學生思考就餐不帶飯具的原因和影響。透過這樣的情境創設讓學生去思考和發現問題。
我是這樣向學生設問的:“同學們,你們說就餐不帶飯具的學生是怎麼吃飯的呢?他們所食用的食品有哪些呀?請大家想一想:這樣的膳食方法對健康有利嗎?由於問題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這樣可以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思考,並對問題利弊進行權衡。
不少學生回答:“他們吃饅頭夾火腿!”“饅頭夾雞腿!”“饅頭夾豆條!”我順勢問:“長期吃油炸食品或者醃製豆品有什麼危害啊?”學生們經過思考,再加上我的講解,最後明白:油炸食品或者醃製豆品含有有害物質,會影響消化甚至致癌;不良的飲食習慣會危及健康。於是我及時匯入:“那麼什麼樣的膳食才是科學的呢?”學生再次進入了思考中。這樣學生對自己的飲食習慣進行了反思,提高了他們對均衡營養的認識,追求營養均衡才會成為可能。
片斷2:昇華成果 實踐操作
在這一環節,我充分利用了課題研究中的第二、第三個成果,透過背投我向學生展示了xx中學一週營養食譜,讓學生觀看食譜上顯示的食品名稱,討論下這些食品的原材料產自何處,他們發現這些營養食譜的原材料大都產自本地,當我向他們介紹了這些食品的營養價值後,同學們的`臉上掛滿了自豪。
我給同學們提出了以下問題來思考:
你知道什麼蔬菜最有營養嗎?
為什麼我們每天要攝取一定量的肉蛋奶呢?
為什麼要攝取一定量的粗糧呢?
柴雞蛋為什麼比圈養雞下的蛋有營養?
馬鈴薯和大豆相比,誰的蛋白質含量更豐富呢?
你會接受學校和食堂為我們制定的營養食譜嗎?
透過這些問題的思考和我的講解,同學們認可了營養食譜,在接下來的一週營養食譜的實施下,就改善了農村學生營養攝入現狀,使其膳食趨於平衡。
最後我用結題報告中的一句話結束本課:同學們!農村經濟是不如城市,但農村的稻米更香;農村的瓜果更甜;農村的牛奶更濃;農村的蔬菜更綠;農村的魚更肥、豬更壯;農村的雞蛋更富有營養…… 總之一句話:農村的食品更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