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是人類良知的聲音說課稿
正義是人類良知的聲音說課稿
一、 教材分析(說教材)
本課內容是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級下冊第十課的第一課時。就全冊書來講,第十課是結束課,在綜合提升學生的規則意識、法制觀念方面有突出作用。單就第十課來說,第一課時著重解決正義這一話題 知的問題,即什麼是正義、為什麼要維護正義,為第二課時進一步解決怎樣維護正義、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等問題的解決奠定基礎。對這一課內容的學習是幫助學生學習做負責任的公民、增強社會責任感的前提和基礎,是告竣思想品德課程目標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違法社會規則,這是非正義的行為,任其發展會產生嚴重後果。應努力培養學生的正義感,使其鄙視以不正義的手段多得利益的行為。
二、學情分析(說學情)
初二學生對正義沒有明確認識的實際情況。由於正義問題比較抽象,學生雖然對正義有所耳聞,但對正義、正義行為與非正義行為,正義制度等沒有明確的認識。對上述問題有初步的認識,有利於學生成為一個富有正義感的人。
針對部分學生存在押避規則對自發的約束的行為,不能自發遵守社會規則的現實。部分學生為了個人利益或由於自由散漫等原因,會
【學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談論法、歸納法、比較法
三、 教學目標(說目標)
依照《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大綱》和本單元教學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要求,根據本課的具體內容,及本課的現實針對性,三個維度設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理解正義與非正義的涵義,正義對社會發展的關係,,明確社會成員遵守社會規則和程式,就是維護正義,瞭解有正義感的人應當做到的具體要求。
2.過程和方法
運用分析、比較、討論等方法幫助學生分辨正義行為與非正義行為,能自發維護社會規則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培養學生對正義充滿嚮往和追求,做有正義感的人;
能積極主動維護正義,見義勇為,匡扶正義。
四、 教學重點難點(說重點難點)
【重點】明辨正義與非正義、社會需要正義,如何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
【難點】未成年人維護正義既要見義勇為,又要見義巧為
五、 教法與學法(說教法、說學法)
確立依據: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學生則是學校的主人,學習即生活,德育即生活,課程內容應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結合在一起,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能夠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告竣生生互助、師生互助,培養學生的分析解決能力和交流與合作能力。
【教法】
具體做法如下:
(1) 情景教學法―――創設情景,讓學生在模擬的真實情景中得到最真實的感悟
(2) 案例分析法―――以真實的案例,逐步引導,逐步深入研究生活中的問題
(3) 自主探究法―――透過學生討論,學生實踐,鞏固提高
(4) 啟發式教學法―――帶著問題,積極參與,總結規律
六、 教學過程設計(說過程、說亮點)
(一) 激趣匯入
都說一個好的匯入,是一個課堂成功的關鍵。我選擇了《今日報道》的新聞來引入正義的話題。下面,請老師們一起來看一下這段影片。
(看影片後)
信賴老師們看完這段影片,一定會有很大的感受,學生也是一樣的。我之所以會選這個影片,是因為這個影片,包含了我們這一節課的統統知識。我的教學設計就是圍繞著這個影片開展活動的。
(二) 維護正義是統統善良人的聲音
活動分五個步驟進行
活動一:讓學生談談看了影片的感受,評價每個人的行為
設計企圖:在這個影片裡,三個男人暴力搶劫一個女的,實在可恨;見此情形,路人果然無動於衷,實在可悲。我希望,用這樣的反面例項來震撼學生的心靈,使學生深深地感受到非正義行為的殘忍與冷酷,引導他們去追求正義!
活動二:讓學生換位研究如果你是那個被搶劫的女的,你會怎麼想?
設計企圖:其實就是引導學生討論我們所渴望的正義究竟是怎樣的,在這個影片裡,起碼正義就是當被欺負了,有法律來制裁這些壞人;當有困難了,有人伸出援助之手。讓學生認識正義的'可貴!
活動三:續寫故事三個歹徒得逞後,他們以後會怎麼做?
設計企圖:其實就是引導學生認識不正義行為的危害性。如果沒有了正義,邪惡就會囂張,整個社會就會非常混亂,從而讓學生認識到維護正義的重要性。
活動四:讓學生討論,假設在群眾的幫助下,抓到了那三個可惡的歹徒,怎麼去處置他們?
設計企圖:根據以前的知識,學生很便當就可以說出用法律來懲罰這些不法分子。
為什麼要跟學生強調要學會用合法的途徑來解決問題呢?
主要是針對一部分不遵守學校規章制度的學生來講的。
有一些初中生,當自己受到不正義的對待時,會選擇自己解決的辦法,比如被同學欺負了,就找朋友幫忙,教訓欺負自己的人,這就導致了一些校園暴力事務的出現。
所以,一定要引導學生辨別是非,別人不正義,不代表我們也不正義,當受到不正義的對待時,首先要懂得運用合法的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權力,而不能採用以牙還牙的報復方式。這個思想對於消除校園暴力事務有很大的作用。
【難點解答】
(最後一個活動,是解決從思想到作為的難點問題)
活動五:讓學生討論假設你在影片裡的搶劫現場,你會怎麼做?
學生肯定議論紛紛,比如報警。叫人幫忙逃跑等,
當然也有思想矛盾的學生會說:見到這些行為,我也想見義勇為,,但是萬一被歹徒捅了幾刀,小命都不保了怎麼辦?
設計企圖:透過學生的討論,教材強調要引導學生,在見義勇為的工夫,更要做到見義巧為,要儘量在保護自己的前提下,維護正義。
對此,我想讓學生看一看四川地震中的一些感人圖片,有那麼一些未成年的學生,在最危難的工夫,為了救同學,不幸受傷甚至殉國的感人事蹟 設計企圖:這似乎跟教材的思想有違背的地方。那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我覺得如果在未成年人階段接受的教育都是先保護自己,才去保護他人;時間長了,有些學生就會形成一種先己後人的慣性思維;長大了,可能會變得自私。見到不正義的事情,也許會像在影片中看到的路人一樣,為了保護自己,有的逃跑,有的無動於衷!
我希望 學生能從四川孩子的身上自己去尋找感動,也許會給他們一個更加明確的正義的答案。
七、教學效果預設:
回顧本課堂的教學,遵照課程新標準的要求,突出了思想品德教育的特點,重在情感教育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解決問題能力。
1.生成性。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為基礎,幫助學生明辨正義與非正義行為,形成明確的正義與非正義標準。
2.思想性。以社會生活中活生生的非正義行為所帶來的嚴重後果震撼和感染學生,激勵他們的正義感。
3.實踐性。將正義行為、正義制度以及人們對正義的追求和尊重所帶來的良性迴圈和影響鞭策學生,讓他們自發做一個維護正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