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小學生敬老人最美家庭事蹟材料範文(精選5篇)

孝小學生敬老人最美家庭事蹟材料範文(精選5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事蹟的經歷,對事蹟都不陌生吧,根據範圍的不同,事蹟可分為集體事蹟和個人事蹟。那麼事蹟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孝小學生敬老人最美家庭事蹟材料範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孝小學生敬老人最美家庭事蹟材料1

  說起古浪縣定寧鎮肖營村石南莊組的xx,當地人們不得不給他豎起大拇指,孝愛誠實,作為孫子輩的他和妻子xxx無怨無悔伺候爺爺奶奶12多年,直至奶奶爺爺93歲相繼含笑離世,在當地被傳為佳話。

  2005年xx和妻子xxx相知相愛喜結良緣,當時因家中人口較多,婚後沒有多久,按照農村的習俗,就和父母、兄弟分家另過,當時父母和弟弟住在一起,xx和妻子被分了出來,家裡麵條件有限,因此除了鍋碗瓢盆和簡陋的住所,並沒有分得一點像樣的財產。由於xx是家中的長子,從小是由爺爺奶奶一手帶大的,從小就和他們感情深厚,因此他們兩口子商量就主動要求把已經81歲的爺爺和78歲的奶奶接過來住。當時,他的伯夫和父母都健在,作為孫子伺候爺爺奶奶這種事在他們那個村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在剛開始伺候爺爺奶奶的時候,親戚朋友和鄰居們都不理解他的這種做法,認為他作為孫子沒有照顧爺爺奶奶的必要,這應該是父母、叔伯應盡的贍養義務,但是他依然是繼續堅持這麼做,甚至親戚們認為他是在作秀,鄰居們也對這種情況不是理解,對他也不理不睬。就這樣,他和妻子一起默默伺候了爺爺奶奶12年,直到他們相繼離世。

  “百善孝為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為人之道最起碼的品質和風格,這也是xx和妻子一直做的,在照顧二老的過程中,他們每天早上起床後就幫老人倒洗臉水、梳頭、穿衣服。妻子xxx在老人的飲食起居上更加體貼入微和“費心”,每天做飯都是做兩類飯,一類是年輕人愛吃的,一類是適合老年人吃的。為了不讓爺爺奶奶寂寞,他們就經常跟老人拉家常,給老人聊聊在外面聽到見到的新鮮事兒,或者讓老人講他們年輕時候的事兒,每每講起就有講不完的故事,爺爺奶奶年輕時候的很多故事他和妻子都能背下來了,但是他們還是從不厭煩,反反覆覆讓奶奶講,就是為了讓老人多說說話,排遣爺爺奶奶心中的苦悶;有時候也讓孩子們給老人講笑話,講故事。為了不讓老人感到孤獨,當爺爺想出去散心的時候,他毫不猶豫的開車拉著他到縣城公園、廣場及周邊鄰居家去轉轉。

  2013年,奶奶因病救治無效去世,他們全家非常傷心,後來,伯父要求將爺爺接到縣城他家裡照顧,但是爺爺不願去,說是住不慣城裡的樓房,行動上也不方便。2017年年底爺爺也由於肺心病住院,大小便都不能自理,他和妻子白天黑夜輪流的照顧,幫爺爺擦身翻背、洗臉、洗腳、洗衣服剪指甲、端屎端尿,親戚們來看望爺爺的時候都流下了感動的眼淚,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就是親生子女也不過如此啊!”。雖然經過他和妻子無微不至的在醫院伺候了爺爺一個多月,最後爺爺還是走了。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爺爺奶奶從小對他無微不至的照顧,對他的照顧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間谷”用一顆感恩心對待身邊的老人,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多回家看看,讓他們感受家人的溫暖,安心的度過晚年。

  “首孝悌,次謹言”、“親有疾,藥先嚐”、“晝夜待,不離床”,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xx作為一個普通的農村黨員,沒有轟轟烈烈的感人事蹟,只是用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照顧著自己的親人,用行動來讓他們過得更幸福更快樂。希望更多的年輕人拋掉利己思想,拋掉享樂觀念,發自內心的去愛我們的親人,關愛我們周圍的所有老人。

  孝小學生敬老人最美家庭事蹟材料2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進步發展的基石。唐代詩人孟郊更是留下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千古名句。

  xxx,女,蒙古族,現年33歲,烏審旗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執法隊員。在工作中盡職盡責,兢兢業業,一絲不苟,是大家公認的好職工,在家裡她是一位好女兒,好媳婦,好孫媳,好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老人,與兄弟姊妹鄰里之間和睦相處,十年來如一日,用愛心呵護每一個家庭成員,用真心營造了一個溫馨、和諧、幸福的家庭。

  她2009年與丈夫胡日查結婚,丈夫沒有固定的工作,幹一些臨時工收入甚微,自己又是地方聘用人員,工資才1000元,到2015年才漲到3500元左右,結婚以後生了兩個男孩,生活的開支越來越多,她沒有灰心,堅持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用微薄的收入維持著一大家的基本生活開支。她的爸爸有糖尿病,媽媽有高血壓,經常需要人來照顧,有時還需住院治療。雖然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但對老人的照顧她是最多的,只要兩個老人一有病,她就過去洗衣做飯,打掃衛生,照看液體,買藥陪床。特別一提的是她的丈夫胡日查從小被外婆斯仁那米德撫養長大,現在外婆就一個人,平時和xxx一家人住在一起,吃在一起。外婆有高血壓和風溼性關節炎,行動不便,常年吃藥,又沒有收入,這一切開支只有xxx一家人提供。她對外婆特別好,默默地承擔起了這份盡孝的責任。

  兩個孩子的出生,讓xxx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開支更大了,生活更忙了。她既要去工作,又要精心照顧外婆,還要給丈夫洗衣做飯,更要照顧兩個年幼的小孩。但是,她沒有被生活負擔嚇到,也沒有被繁忙的勞動壓倒。

  工作生活中,她總是開開心心,樂樂呵呵的與同事和鄰居相處閒聊。有一次,同事為償還5000元信用卡,四處借不到錢煩惱的時候,她主動找到同事問清了情況後,及時借給同事5000元,幫同事渡過難關。還有一次,鄰居的一個小孩發高燒,小孩的爸爸不在家,媽媽又是一個殘疾人行動不方便。她得知這個情況二話沒說,就把孩子領到醫院治療,等小孩高燒退了才把孩子領回去,雖後兩天又領上孩子去醫院複查2次,等孩子徹底康復以後她才放了心。這樣的好事,她做的還很多很多,在單位和鄰里樹立了很好的口碑。

  作為一位母親,她深知教育孩子的重要性。為給下一代樹好尊老、愛老的標尺,讓他們從小在愛的氛圍中接受薰陶。即使再忙再累,也從不放鬆對兒子的教育,她時常教育兒子學習要踏踏實實,生活要簡樸,對人要和善,對長輩要尊敬,做事要誠實。

  她用愛心、孝心、責任心構築了一個和諧的家庭,雖然沒有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事蹟,可她卻在平凡中用實際行動展示了自己孝老愛親,無私奉獻、愛崗敬業的高尚品德。

  孝小學生敬老人最美家庭事蹟材料3

  城市還在夢中,你就迎接清晨第一縷陽光;人們盡情享受生活時,你卻在養老教子中奔忙。小家大家是一家。家庭因你而溫暖,城市因你而美麗。

  孫xx,縣環境衛生管理中心清掃隊副隊長。從事環衛工作二十多年來,不管是颳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每天早上四點鐘從家出發,穿行在長白大街各主幹道,檢查衛生清掃情況,看到路面有紙屑、菸頭、果皮就撿起,沒有清掃乾淨的地方及時處理。春秋風大,路上行人多,日常保潔清理要到晚上8點鐘以後才結束。每逢五一、十一、旅遊季節、重大節日更要從早到晚維持街道整潔乾淨。大年初一早晨五點,孫xx要帶領環衛工人門及時清掃鞭炮紙屑。冬季清雪是環衛工作的重中之重。以雪為令,下雪後第一時間,孫xx和清掃工人經常是半夜或凌晨一起清掃大雪。為保證路面無積冰、無積雪,大家加班加點、不分晝夜地清運冰雪、清理路面,她和男同志一樣堅持在清雪第一線,冰天雪地,寒風刺骨,一天下來就是10多個小時。

  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孫xx更是為家庭默默操勞著。1994年春天,孫xx和在縣醫院工作的申勇結婚了。因公公患有重病,婚後第二天就放棄了蜜月來到醫院侍候公公,在病床前陪他度過了人生最後一程。自從公公走後,孫xx便和婆婆住在了一起。老人身體不好,她悉心照料。2009年11月,婆婆得了肺癌,為了讓老人安心養病,孫xx夫婦沒有告知老人實情,一邊安撫著老人,一邊四處聯絡醫院看醫生。孫xx陪著婆婆做了手術,煎藥、餵飯、擦身子、洗衣服更是耐心細緻地照料著。為增強老人體質,她變著花樣做飯菜,講究葷素搭配,營養合理。只要一有空閒,她就和老人聊天、講故事、講笑話,使老人得心情更加舒暢。在孫xx的細心照顧下,老人的身體逐漸康復。

  結婚二十多年來,孫xx夫妻恩愛和睦,共同承載工作和生活,相互理解、支援,都主動為對方著想減輕壓力。平日裡,孫xx教育兒子做人要坦誠,養成勤儉和獨立的品格,已是一名優秀的大學生。

  孝小學生敬老人最美家庭事蹟材料4

  在索鎮河崖頭村,有這麼一個家庭,父母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進步,對上孝敬老人,對下科學教子,任勞任怨,勤儉持家,肯於吃苦,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最美家庭"的深刻內涵。

  身體力行,弘揚美德

  xxx夫婦二人相敬如賓,互相支援,互相幫助,有困難共同面對,出了問題共同協商解決,是人人羨慕的模範夫婦。在贍養老人方面,他們盡心盡孝、精心照料、無微不至,總是竭盡所能為老人提供最好的飯菜、最好的衣物、最好的'生活條件,讓老人享受天倫之樂。後來老母親臥床不起,xxx夫婦一邊忙於事業,一邊精心照顧著老人,定時喂湯、餵飯、喂藥,不讓老人受到一點委屈,一直到老母親九十四歲去世。村民們都豎起大拇指:"xxx夫婦,真是好樣的!"

  樂於助人、鄰里和諧

  xxx家庭平時就喜歡樂於助人,村裡誰家有困難,他們都會熱心的去幫助別人。等到別人渡過難關後要答謝他,他總是擺擺手,說鄰里鄰居的沒什麼。村民有什麼事,也都喜歡找xxx評理調解。 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家裡幾個孩子都養成了樂於助人的好品格。

  自律自約,率先垂範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是令不從。"xxx夫婦堅信家庭教育是學育人才的搖籃,他們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更新知識,不斷地拓展視野,以自己的好學、善學感染孩子們,讓孩子們在不懈的努力中,一步一個腳印的超越自己。 他們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他們認為一個孩子無論長大以後幹什麼,"德"總是最重要的,高尚的道德是家庭的重要財富,它會使人不斷的從中獲得幸福和享受。因此在言傳身教中,他們要求孩子們尊老愛幼、與人為善,關心他人,誠信正直,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愛國守法,廉潔奉公

  xxx夫婦教育子女們,在日常生活中要積極維護社會公德,誠實守信,自覺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和公共秩序,維護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主動履行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在工作中,要堅持廉潔奉公的原則,嚴於律己,寬於待人。現在,孩子們各自已經成立了小家庭,並且各自都有自己的事業,在村裡也都有很好的口碑。

  "家和萬事興",xxx夫婦多年來一直堅守著"言傳身教、以德育人、真誠待人、和睦相處、互敬互愛"的家風家訓,家庭和睦、家風和諧,他們一家的家風教育應該成為宣傳的榜樣,帶動更多的家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孝小學生敬老人最美家庭事蹟材料5

  李xx是六街鎮六街村四組一個普通家庭,但這個家庭卻因照顧臥床多年的老父親而顯得那麼不普通,她家孝敬老人、照顧老人的精神,值得每一個家庭學習,是農村家庭孝老愛親的榜樣。

  李xx家庭有五口人,是一個重組家庭,家庭成員有丈夫闞有明、長子李俊達、次子闞健雄和次子媳婦謬媛媛。雖是重組家庭,但全家人互敬互愛,生活過得平靜而幸福。

  2013年8月23日,李xx的父親因突發腦溢血,經搶救和救治後,落下半身不遂的後遺症,長年臥病在床。李xx嫁在本村,考慮到哥哥和弟弟都外出經商和發展,不能留在父親身邊照顧,自己照顧父親更方便,她就承擔起了照顧父親的責任。為了照顧好父親,她放棄了田地的農活,在家一心一意的護理和照顧父親,她弟弟是學醫的,更懂得如何照顧父親,她就經常和弟弟聯絡請教護理方法。她剛開始護理父親時,沒有經驗,每時每刻都精神高度集中的看護著父親,一個月後,她由於睡眠嚴重不足,體力不支,不但人瘦了,還經常感覺頭暈,她就想:照這樣下去,她的身體用不了多久就會被拖垮。為了照顧好父親,她改變了以往的生活方式,每天早起跑步,透過運動鍛鍊把身體素質提高。在父親睡著的時候,她就抓緊時間補瞌睡,慢慢的生活有了規律,她的身體也一天比一天好了起來。她父親發病後,吸了一個星期的氧氣,加之不停的輸液尿量大不便翻身按摩,血液迴圈又不好,背部長了褥瘡,又因年齡大,組織再生能力差,造成褥瘡嚴重感染,化膿程度達到看得見脊椎骨。每次小便後都要清洗傷口、換藥,每次換藥她心裡都很難受,不知道老父親是怎樣的難受?怎樣的疼?為了治好父親的褥瘡,她和弟弟到處打聽治療方法,透過姐弟的努力,他們也學到了很多偏方和辦法。由於父親體形比她高大,她每次幫他翻身按摩都要很長時間,特別在冬天每夜起床要把房間溫度升起來才能換尿片、換藥、按摩,再冷的天她都累得滿身是汗;到夏天溫度高時,每天都由她丈夫把父親抱起,用被子墊好,讓老人靠一靠,每天都要用溫水擦一遍身體。黃天不負有心人,在堅持了兩年零五個月後,父親的褥瘡徹底好了。就這樣,她照顧父親照顧了將近六年,只要父親健健康康的活著,她會一直堅持照顧下去。雖然她父親依然躺在床上,不能下地行走,但是看到父親的臉色日漸紅潤,氣色越來越好,每天干乾淨淨,她再怎麼辛苦都覺得是值得的。

  在護理父親的日日夜夜裡,她最感謝的是她的丈夫,丈夫對她照顧父親不管田地裡的農活沒有一句怨言,任勞任怨,一個人承擔起家裡的全部農活,也理解和支援她照顧父親。父母是子女的表率,她的兒子也非常孝順懂事,有空回家就搶著替她照顧父親,叫她去補瞌睡,替她值夜班,看到兒子也這麼懂事孝順,她很開心。在平時的生活中,她會經常到敬老院為老人們量血壓,關注老人們的健康狀況,自費為老人們帶去一些藥物,減少老人們的病痛。在她的示範帶動下,現在每天早上都會有本村五六個婦女跟她一起鍛鍊身體,一起強身健體。

  她家全家人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感恩父母的養育,做子女的應該好好孝順父母,讓中國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