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黃鶴樓介紹導遊詞(通用8篇)

武漢黃鶴樓介紹導遊詞(通用8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導遊,有必要進行細緻的導遊詞準備工作,導遊詞具有注重口語化、精簡凝練、重點突出的特點。導遊詞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武漢黃鶴樓介紹導遊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武漢黃鶴樓介紹導遊詞 篇1

  各位遊客們,大家好!今天我們瀏覽武漢市最著名的名勝,千古名樓——黃鶴樓,黃鶴樓坐落在武漢市武昌的黃鵠山上,它與湖南的岳陽樓、江西的騰王閣一道並稱為中國江南三大名樓,且以其歷史之悠久,樓姿之雄偉而居三樓之首,享有天下絕景的美譽。

  走進寺院是兩座小樓,東邊是鐘樓,裡邊懸掛有明代嘉靖年間鑄造的一口鐵鐘,重15噸。西邊是鼓樓,樓裡存有一面大鼓。長久以來,人們都把“雁塔晨鐘’作為關中八景之一,廣為流傳。但以往人們都以為“雁塔晨鐘”是指西安小雁塔的鐘,其實此景指的是大雁塔,因為大雁塔這口鐘重3萬斤,是在大慈恩寺內於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十月鑄造的,比小雁塔那口鐘搬入寺內的時間早100多年,上面還鑄有“雁塔晨鐘”銘文。

  李白面對如此美景,沒有寫出好詩,十分惆悵,他決心尋找靈感,再比高低,於是,他租了一個小船,順江東去,這一日,來到古城金陵,他慕名遊覽了金陵最有名的名勝——鳳凰臺。他按崔顥寫黃鶴樓的詩的體裁寫了一首吟誦金陵鳳凰臺的詩和崔顥二比高低,詩是這樣寫的:

  黃果樹瀑布距省城貴陽市137公里,位於貴州省西部鎮寧縣和關嶺縣接壤處的打邦河支流的白水河上。從貴陽乘車到黃果樹,約需一個半小時左右時間。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其間屢毀屢建,不絕於世。為什麼呢?這是因為黃鶴樓已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名勝建築,它代表了一個國家的興衰。自從清同治十年黃鶴樓被毀後,人們一直盼望黃鶴樓重建江城,但一直未能如願,直到改革開放後,黃鶴樓才又重現江城,這反映了我們國家綜合國力的提高。今天我們參觀的黃鶴樓是以清代黃鶴樓為藍本,於1981年動工修建,1984年建成的,距離最後一座黃鶴樓被毀時間整整一百年。

  我們知道,大自然中的鶴有很多種類,有灰鶴、白鶴、丹頂鶴、黑頸鶴,但沒有黃鶴,那麼武漢的老百姓為什麼要給自己家鄉的標誌性建築取名為黃鶴樓呢?這個美麗的名稱來自於一個“賣酒遇仙”的神話傳說。

  很久以前,有個姓辛的人在黃鵠山頭賣酒度日,一天,有個衣衫襤褸的老道蹣跚而來,向他討酒喝,辛氏的生意雖本小利微,但為人忠厚善良,樂善好施,他見老道非常可憐,就慷慨答應了,以後,老道每日必來,辛氏則有求必應,這樣過了一年多。有一天,老道突然來向辛氏告別,為感激辛氏,老道為他的酒店的畫了一隻鶴作紀念,老道對辛氏說:“只要你拍手相招,黃鶴便會下來跳舞,為酒客助興。”說完後老道就不見了。辛氏拍手一試,黃鶴果然一躍而下,跳起舞來。訊息傳開後,吸引了遠近的遊人都來看黃鶴起舞,從此酒店生意興隆,辛氏因此發了財。十年後的一天,老道又出現在辛氏的酒店,他取下隨身攜帶的鐵笛,對著牆上的黃鶴吹起一隻奇妙的曲調,黃鶴聞聲而下,載著老道飛走了。從此再也沒有回來。辛氏為了紀念老道和仙鶴,於是將自己多年積攢的錢拿出來,在酒店旁蓋起了一座高樓,起名黃鶴樓。千百年來,這個故事在我國廣為傳播,成為黃鶴樓因仙得名最有影響的傳說。

  但是經過考證,黃鶴樓因山得名的真實性最大。黃鶴樓所在的蛇山,是由東西排列而首尾相連的七座山組成,全長二千餘米,因其形同伏蛇,故名蛇山,黃鶴樓建在黃鵠山頂,在古漢語中,鵠鶴二字同音,故又名黃鶴山,黃鶴山上的樓閣,當然就叫黃鶴樓了,但是人們更願意接受因仙得名的傳說。

  中國很多的名山大川,都有極其美麗的民間傳說,但不一定有黃鶴樓那樣有名,黃鶴樓可以說和中國的長城,北京的故宮,西安的兵馬俑一樣蜚聲海內外,這是為什麼呢?除賣酒遇仙這個美麗的神話傳說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歷代詩人充分它的讚美和歌頌,黃鶴樓建成後,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前來吟詩作賦,正是由於他們的詩,使黃鶴樓名傳四方。在眾多描寫黃鶴樓的詩中,最有名的要數崔顥的《登黃鶴樓》和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好,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黃鶴樓,重建的黃鶴樓因修建武漢長江大橋而離開故址,建在蛇山西端的高觀山西坡上,離江邊約一千米。黃鶴樓建築群是由主樓、配亭、軒廊、牌坊組成。黃鶴樓為五層,高51米,外形類方正,四望如一。樓為鋼筋混泥土仿木結構,72根大柱拔地而起,60個翹角層層凌空,像黃鶴飛翔,每個翹角上的風鈴在四面來風的吹拂下發出渾圓深沉的音響。

  現在我們到了黃鶴樓一樓大廳。迎面我們看到一幅高9米,寬6米的“白雲黃鶴圖”,畫面上黃鶴樓居中聳立,上方一仙者騎者黃鶴,吹著玉笛,似離似歸,下方人們載歌載舞,似在歡送似在迎接仙者騎著黃鶴歸來,整幅畫面洋溢著浪漫神奇的氣氛。畫兩側柱子上掛著清末重臣張之洞的一副名聯: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撼,大江東去波濤洗盡古今愁。

  大廳正中有一巨幅紅木雕屏,上刻歷史黃鶴樓造型,技藝精湛,古色古香,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精品。

  龍游石窟是我國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築群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一大奇觀,它是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體現。龍游石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2年,是至今被發現到的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底人造建築。

  武漢黃鶴樓介紹導遊詞 篇2

  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興能在這風和日麗的陽春三月陪同您一起暢遊江南名樓——黃鶴樓。我將竭盡所能為您提供全面周到的導遊服務,祝大家玩的開心。

  黃鶴樓被中國曆代詩人吟詩誦贊,一直享有天下絕景的美譽,與湖南的岳陽樓,江西的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且以其歷史之悠久,樓姿之雄偉而居三樓之首,享有“天下絕景”的美譽。

  大家都知道,大自然中的鶴有很多種類,有白鶴,灰鶴,丹頂鶴,黑頸鶴等等,但是沒有黃鶴,那麼,武漢的老百姓為什麼給自己家鄉的標誌性建築起名叫黃鶴樓呢?這個美麗的名稱來自一段美麗的神化傳說。

  很久以前,有一個姓辛的人在黃鵠山頭賣酒度日。一天,有位衣衫襤褸的老道蹣跚而來,向他討酒喝,辛氏的生意雖本小利微,但為人忠實善良,樂善好施。他見老道非常可憐,就慷慨答應。酒足飯飽後,老道非常感激辛氏。後來,老道每日必來,辛氏就有求必應。不知不覺一年過去了。有一天,老道又來到酒店,辛氏一見,急忙準備酒菜招待老道,老道急忙攔住,說今天我不喝酒,我是來向你告別的。又說每日飲酒,無以為謝,但我會畫畫,我給你的酒店畫一幅畫作紀念。說完,老道拾起地上的橘子皮,在牆上畫了起來,不一會兒就畫好了一隻鶴,由於橘子皮的顏色是黃色,所以這隻鶴也是黃色的。畫完後,老道對辛氏說:只要你拍手相招,黃鶴便會下來,為酒客跳舞助興。辛氏一聽,非常高興,他立即去看老道畫好的鶴,覺得栩栩如生,非常漂亮。他轉身要向老道表示謝意,感謝老道給他的酒店畫了那麼好的一幅畫,可是老道已不知去向。第二天,酒店來了客人,他想起老道的話,拍手一試,果然那隻黃鶴一躍而下,引頸高歌鳴,翩翩起舞,舞畢又跳回牆上,客人十分高興。訊息傳開後,吸引了武漢三鎮的老百姓和遠近的遊人,都來店中看黃鶴起舞。從此酒店生意興隆,辛氏因此發了財。十年後的一天,老道又出現在酒店,辛氏一見,十分高興,拉著老道說,你一去十年,我多方打聽你的下落,不知去向。今天你回來了,請你再也不要離開。等辛氏講完,老道對辛氏說:不知十年來你所掙的錢,還清了我的酒債了沒有?辛氏急忙說:非常感謝,在你留下的黃鶴的幫助下,我現在非常富有。老道一聽,哈哈大笑,並取下身上所帶的鐵笛,對著牆上的黃鶴吹起一首奇妙的曲調,黃鶴聞聲而起,隨著笛聲唱歌跳舞。一曲吹完,只見老道跨上黃鶴,黃鶴載著老道飛走了,此後老道再也沒有回來過。武漢三鎮的老百姓十分想念這隻給他們帶來幸福吉祥的仙鶴,紛紛建議辛氏在酒店旁建一座樓閣,供奉老道和黃鶴,以資紀念。同時也為雲遊四方的老道和黃鶴指引方向,希望他們早點回來。辛氏接受大家的建議,將多年積攢的錢拿出來在酒店旁蓋起了一座高樓,他有感於黃鶴幫他致富,於是取名為黃鶴樓。千百年來,這個故事廣為傳頌,成為黃鶴樓因仙得名最有影響的傳說。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即公元223年,至今約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其間屢毀屢建,不絕於世。這是因為黃鶴樓已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名勝建築,它反映了一個時代的興衰。自從清同治十年,即公元1884年黃鶴樓被毀後,人們一直企盼著黃鶴樓重現江城,但一直未能如願,直到改革開放後,黃鶴樓才得以重建,這充分反映了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今天我們參觀的黃鶴樓是以清代黃鶴樓為藍本,於1981年動工修建,1984年建成的,離最後一座黃鶴樓被毀的時間整整有一百年。

  黃鶴樓所在的蛇山,是由東西排列而首尾相連的七座山組成,自西而東為黃鵠山,殷家山,黃龍山,高觀山,大觀山,棋盤山,西山,全長二千餘米,因其形同伏蛇,故名蛇山。黃鶴樓建在黃鵠山頂,在古漢語中,“鵠”、“鶴”二字通用,故又稱黃鶴山,黃鶴山上的樓閣,當然就叫黃鶴樓。但是人們更願意接受因仙得名的傳說。

  為了使大家更好地觀賞黃鶴樓我用五個字來概括黃鶴樓的特點:高、奇、險、美、妙。高就高在山高樓更高,上刺青天與雲霞比翼;奇就奇在神仙跨鶴,神話流傳;險就險在臨江而立,下臨無地;美就美在登樓遠眺,武漢風光盡收眼底;妙就在妙文人墨客,軼事流傳。

  好,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黃鶴樓公園。黃鶴樓公園是由主樓、配亭、軒廊、牌坊、古肆商業街等組成。主樓淨高51.4米,共五層,外形類方正,四望如一。每邊長35米,72根大柱拔地而起,60個翹角飛簷凌空,博採歷樓之長,匯北雄南秀之風。金黃色的琉璃屋面古樸富麗,紅葫蘆形寶頂入夜閃閃發光,各層均具有濃厚的詩情畫意。下面我們就一起進主樓看一看吧。

  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黃鶴樓的一樓大廳。大廳寬22米,長14米,您看這些古香古色的大柱,周長有兩米,它們直通頂層可以說是整棟樓的擎天柱。迎面的這副“白雲黃鶴圖”,高9米,寬6米,畫面上黃鶴樓居中聳立,上方一仙者騎者黃鶴,吹者鐵笛似離似歸,下面人們載歌載舞,整副畫面洋溢著浪漫神奇的氣氛。畫兩側柱子上還掛者清末重臣張之洞的一副名聯:

  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撼

  大江東去波濤洗盡古今愁

  大廳名聯後是一巨幅雕屏,上繪歷史上黃鶴樓的造型,技藝高超,又古色古香,堪稱藝術精品。

  好,請大家隨我繼續向上參觀。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並非二樓,而是一樓與二樓的夾層,俗稱跑馬廊。這樣的跑馬廊每二層之間都有,大家可以算一下,黃鶴樓本有五層,再加上每兩層之間的跑馬廊,內部一共就有九層,因此,黃鶴樓又有了外五內九的建築結構。這裡陳列著一些歷史的名人字畫,大家可以欣賞一下。

  大家看,二樓中陳列著唐宋元明清和現代六座黃鶴樓模型。他們各自代表了其處各自時代的建築風格。您瞧,這座唐朝的黃鶴樓,一樓和城相連,外看只有兩層,整體結構比較簡潔粗獷,給人一種古樸雄渾的感覺。再看一下宋代的樓,由樓、臺、軒、廊四部分構成,每層翹首重簷,飛達四敞,展現了宋代精緻雋逸的藝術風格。元代的形式延續了宋代的風格,明代則依然是兩層。大家再看,這裡還有一些布蓬之類的東西,您知道這是什麼用的嗎?沒錯,這就是咱們古時人們用的遮陽傘。請看這邊清朝的黃鶴樓,它分三層,第一層有12個簷,代表著一天12個時辰,第二層十二個簷,代表一年有12個月,第三層的二十四個簷則代表一年24個節氣。能將中國傳統的天文曆法文化融入其中,是它的最神奇之處了,遺憾的是在1884年的夏天也就是清光緒十年,它被雷火擊毀了。最後一座就是現在的黃鶴樓了,它以清代黃鶴樓為基本,於1984年重修,既不失黃鶴樓傳統的獨特造型,又比歷代的樓更加雄偉壯觀。

  請大家扶好樓梯隨我到三樓。這裡是一副名為“文人薈粹”的陶版瓷畫。畫面人物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再現了歷代文人墨客來此吟詩作賦的情景。您看,中間那位黃袍加身的正是唐代大詩人崔顥。相傳有一年,崔顥慕名來到黃鶴樓,他遊覽後即興賦了一首詩: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這首詩意境美妙,是描寫黃鶴樓的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詩。可是由於唐代著名詩人很多,崔顥名氣又不大,因此,詩雖好,但無人賞識。又一年,詩仙李白來到黃鶴樓,當地老百姓見詩仙來此,十分高興,紛紛要求李白為黃鶴樓寫一首詩。李白遊覽後覺得黃鶴樓傳說奇特,風景優美,於是詩興大發,答應寫詩。人們準備好文房四寶,李白飽蘸濃墨,凝神屏氣,提筆欲寫,可就在這時,他一抬頭,看到了牆上崔顥的詩,他當場就愣住,搖搖頭,擱筆不寫。圍觀的人們不知何故,紛紛詢問為什麼,只見李白嘆了口氣,吟出一首打油詩:

  一拳打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吟完,擱筆而去。由於李白的推崇,崔顥的詩名聲大振,黃鶴樓也隨著崔顥的詩名傳四方。

  四樓是黃鶴樓的文化活動場所,陳列了當代書畫名家遊覽本樓的即興之作,這裡還專門備下了文房四寶,若是哪位遊客有興趣,不妨在此一顯身手。

  現在我們來到了黃鶴樓五樓的觀景臺。“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在這裡我們首先看到的是這幅名為“江天浩瀚”的組畫,它面積達90平方米,在全樓壁畫中是最大的。它由10幅彩畫組成,正面牆上的三幅是組畫的中心,第一幅由上而下記載了遠古的長江文化演替發展的過程。第二幅是在石綠底色上用金線描出的水浪佔據了全部畫面,使人似乎站到了長江的一個橫斷面上,感受著急流東去的波濤。第三幅反映的是三國以後黃鶴樓產生和興廢的過程。其它七幅,畫在額枋上,分別是:長江源流,上游瀑布,三峽風光,廬山奇景,太湖風光,江流入海和滄海橫流。

  現在再讓我們到西邊觀賞武漢三鎮的美景吧。眼前是滾滾東去的長江和使天塹變通途的長江大橋,還有對面龜山上高聳入雲的電視塔,富麗堂皇的晴川飯店,如彩虹跨江的晴川橋……黃鶴樓像一位老者,穩坐於蛇山之巔見證了武漢滄桑的歷史和日新月異的今天,更以期待的目光展望著繁榮昌盛的未來。

  好了,黃鶴樓之行就快開要結束了,希望我的講解能夠給您留下美好的回憶,不足之處還請您多多包涵。歡迎您下次來到江城,還來這裡坐坐。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順風!

  武漢黃鶴樓介紹導遊詞 篇3

  各位遊客朋友們,在遊覽完黃鶴樓公園南區的景點,品味了黃鶴樓深厚的文化底蘊之後,我們到了黃鶴樓的內部大廳。黃鶴樓的內部設計頗具匠心,五個大廳具有不同的文化層面,分別由神話傳說、歷史沿革、人文薈萃、傳統風韻,三楚精神構成。黃河樓第一層樓大廳的藝術主題是“神話”。我們可以看到,大廳分前後兩廳,前廳迎面的這副壁畫名為《白雲黃鶴圖》,此副壁畫取材於《駕鶴登仙》的古代神話,兼取唐詩“昔人已乘黃鶴去”之意。大家請看,在畫面上有一位仙者駕著黃鶴騰空而起,他口吹玉笛,俯視人間,好象離去,又似歸來。畫面下方繪有清代形制的黃鶴樓,樓前人群浮動,或把酒吟詩,或載歌載舞,有如送別,又似接風。天上人間,渾然一體,洋溢著神奇而浪漫的氣氛。

  這裡是黃鶴樓二樓大廳,二樓有兩幅瓷嵌壁畫,孫權築城和周瑜設宴,孫權築城以古樸的筆觸再現了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孫權築城和始建黃鶴樓的歷史場面。周瑜設宴記錄了傳說中周瑜設宴困劉備於樓上以索回荊洲的故事。兩幅壁畫之間是唐代閻伯理所寫的黃鶴樓記,廳正中是唐宋元明清和現代六個時期的黃鶴樓模型。

  現在到了第三樓。三樓是組畫“人文薈萃”,它是三幅連成的長卷繡像畫,將唐宋兩個時期最著名的詩人組織在一起。人物塑造儘量寫實,每個人像旁註有其姓名和與黃鶴樓有關的詩句,反映了黃鶴樓是人文薈萃之地。

  這裡是黃鶴樓四樓大廳,四樓是專門陳列懸掛當代書畫家瀏覽黃鶴樓的即興作品。居中掛的廳匾取李白詩句“長江萬里情”五字,以激發遊人的創作情思,匾下是一幅以清代黃鶴樓為實景的巨幅掛毯。

  現在我們來到了黃鶴樓五樓的觀景臺。首先我們看到的是一幅名為“江天浩瀚”的組畫,正面牆上的三幅是組畫的中心,第一幅由上而下記載了遠古的長江文化演替發展的過程。第二幅是在石綠底色上用金線描出的水浪佔據了全部畫面,使人似乎站到了長江的一個橫斷面上,感受著急流東去的波濤。第三幅反映的是三國以後黃鶴樓產生和興廢的全過程。其它七幅畫繞大廳一週,畫在額枋上,分別是:長江源流,上游瀑布,三峽風光,廬山奇景,太湖風光,江流入海和滄海橫流。這十幅畫面所構成的萬里長江圖卷完整地再現了長江源遠流長,歷史悠久。

  好,今天的黃鶴樓之行到這裡就結束了,謝謝大家!

  武漢黃鶴樓介紹導遊詞 篇4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武漢最特色的黃鶴樓,我是這次的導遊,祝大家玩的愉快。

  黃鶴樓建於吳黃武二年,也就是公元223年,至今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其中屢建屢毀,現在的黃鶴樓是以清代黃鶴樓為藍本,於1981年重建,85年落成。離清代最後的一座黃鶴樓被毀的時間恰好100年。

  現在大家所看見前面這棟高大雄偉的建築就是黃鶴樓,它可以號稱天下絕景而名貫古今,蜚聲中外。它與江西滕王閣,湖南嶽陽樓齊名,並稱為“江南三大樓閣”。關於黃鶴樓的雄偉,曾經有這麼個趣聞,說是湖北,四川兩地客人相會在江上,攀談間,都讚美自己的家鄉,四川客人說:“四川有座峨眉山,離天只有三尺三。”湖北客人笑道:“湖北黃鶴樓,半截插在雲裡頭。”驚得四川客人無言以對。當然這個故事有些言過其實,但是黃鶴樓確以壯麗的景觀,動人的傳說及濃鶴樓裡面看看吧。

  說了這麼多,我們去裡面看看吧。走進大廳,最引人注意的就數這幅《白雲黃鶴圖》了。它取材於駕鶴登仙的古神話,兼取唐詩“昔人已乘黃鶴去”之意,大家請看畫上的神仙,他吹著玉笛,俯視人間,似有戀戀不捨之情,黃鶴樓下面的人群把酒吟詩,或載歌載舞,大有祝仙人早日歸來之意。圖中黃鶴樓下面還盛開了許多梅花,梅花是武漢市花,作者藉此來黃鶴樓的地理位置。

  今天的瀏覽就到這裡,歡迎你們下次再來。

  武漢黃鶴樓介紹導遊詞 篇5

  歡迎大家來到武漢黃鶴樓公園!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與岳陽樓、滕王閣並稱"江南三大名樓"。歷史上黃鶴樓多次興毀。1981年以清同治年間式樣為原型,重新設計、興建。新黃鶴樓共5層,高51.4米;外形正方,四望如一;每邊長35米,72根立柱拔地而起,全部為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主樓於1985年建成開放。爾後武漢黃鶴樓公園又陸續建成"南樓"、"詩碑廊"、"九九歸鶴圖"、"西爽亭"、"紫竹苑"、"白雲閣"、"湧月臺"、"禹碑亭"、"岳飛塑像"、"梅園"、"杜鵑園"及140多個園林小品。武漢黃鶴樓公園已成為武漢市對外交往的視窗,至1996年底共接待中外遊客3500餘萬人次,黃鶴樓的入樓券可作為信紙寄出,以作紀念。

  黃鶴樓南樓:舊時有白雲樓、安遠樓、瑰月樓、楚觀樓諸稱,它與黃鶴樓、頭陀寺、北榭並稱為古時蛇山"四大樓臺"。現樓系1985年重建,位於公園南區黃鶴樓東南185米處。南樓背山面南,面闊5間,長16.5米,進深3間,寬7.5米,高9.5米,上下2層,鋼筋水泥仿磚木結構,歇山式頂,重簷飛角,青瓦朱楹,前加抱復,6圓柱,軒敞明潔。樓前有一棵百年古樹,給南樓平添古樸之色。

  白雲閣:坐落在蛇山高觀山山頂,在黃鶴樓以東約274米處,海拔75.5米,閣高41.7米,是觀賞黃鶴樓、蛇山、長江的極佳景點。白雲閣歷史上曾是南樓的別稱,閣名源於唐代詩人崔顥"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的詩句。1992年1月竣工的白雲閣,外觀為塔樓式,呈“T”字型,坐北朝南,佔地面積695平方米,閣名由史學家周谷城書寫。

  毛澤東詞亭:在南樓東南側,黃鶴樓東南206米,白雲閣西南90米處。詞亭於1992年建成,坐北朝南,長寬各6.6米,高9.5米,為四角攢尖重簷舒翼,亭中央矗立一高3.2米,寬1.8米的大型青石碑,南北兩面分別鐫有毛澤東1927年春登蛇山時填寫的《菩薩蠻.黃鶴樓》和1956年6月暢遊長江後填寫的《水調歌頭.游泳》。

  擱筆亭:在黃鶴樓以東132米處,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於1991年重建。亭名取自“崔顥題詩李白擱筆”的一段佳話。

  千禧吉祥鍾:身重20噸,蒲牢1噸,取20世紀和21世紀的連線之意,鐘體材料為銅合金,含黃金2.1公斤,銀8.4公斤,它是明朝永樂大鐘以後我國鑄造的最大銅鐘。大鐘外形為裙邊圓鍾,口部直徑3米,高約5米。

  “鵝”碑亭:在黃鶴樓以東245米處,有清代流傳下來在武昌蛇山黃鵠磯的一筆草成的"鵝"字刻石一方,傳說書聖王羲之在黃鶴樓下養過鵝群,有次情不自禁寫下此字。1986年,風景區將依拓本重新制作的鵝字碑立於形如彎月的`鵝池東端,在碑的北側建一石拱橋,並以碑作亭壁,建六角亭,亭以碑名。

  詩碑廊:黃鶴樓東南210米,環繞景區鵝池四周,碑刻內容為當代國內書畫名家書寫的歷代名人吟詠黃鶴樓的詩詞名句(亦有部分當代詩作)。碑牆上共嵌有石碑124方,根據真跡描摹鐫刻。

  黃鶴歸來銅雕:位於黃鶴樓以西50米的正面臺階前裸露的岸石上,由龜、蛇、鶴三種吉祥動物組成。龜、蛇馱著雙鶴奮力向上,黃鶴帽腳踏龜、蛇俯瞰人間。該銅雕高5.1米,重3.8噸,系純黃銅鑄成。

  九九歸鶴圖浮雕:在黃鶴樓東南240米處,位於景區白龍池邊,是國內最大的室外花崗岩浮雕。整個雕塑呈紅色,99只仙鶴呈現種種不同的舞姿。浮雕依蛇山山勢呈不等距Z形,全長38.4米,高4.8米,雲蒸霞蔚,日月同輝,江流不息,生機盎然。99只不同動態的仙鶴,和諧分佈在松、竹、海、靈芝、流水、岩石、雲霞中。

  武漢黃鶴樓介紹導遊詞 篇6

  遊客朋友們,你們好,首先我代表武漢旅行社歡迎大家的到來!能和大家相逢在這美麗的江城並和大家一起度過這段美好的時光我感到十分的榮幸。我是武漢旅行社導遊員**,大家可以叫我小李或李導,這是我們司機王師傅,王師傅開車十幾年,有很高的水平和豐富的經驗,大家可以放心欣賞窗外的風景。在接下來的時間將由我們兩個為大家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大家如果在旅途過程中有什麼問題,可以儘管提出來,我們會盡量想辦法替您解決。希望我和王師傅的服務使您在這次旅途中感到開心,愉快。

  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就是號稱天下第一樓的黃鶴樓。黃鶴樓,位於長江南岸,武昌蛇山之巔,始建於三國時期吳黃武二年,即公元223年,距今天已有1700多年曆史了。黃鶴樓雖然歷史悠久卻是歷經滄桑,屢建屢毀,歷史上最後一座黃鶴樓也叫同治樓於清光緒十年即1884年毀於火災。我們今天要去的黃鶴樓,是於1981年動工修建,以清朝同治樓為藍本,用鋼筋混泥土框架仿木結構的現代工藝和現代材料於1985年6月建成開放的,說到這樓可以用五個字概括其特點:高、奇、險、美、妙。高就高在山高樓更高,上刺青雲與雲霞比翼:奇就奇在神仙駕鶴,神化流傳;險就險在臨江而立;美就美在武漢風光盡收眼底;妙就妙在文人墨客,逸事流傳。說了這麼多,我想大家也有點迫不及待了吧。正好,大家看,窗外就是黃鶴樓景區了,請大家隨我一同下車去遊覽。

  各位遊客朋友們,在遊覽完黃鶴樓公園南區的景點,品味了黃鶴樓深厚的文化底蘊之後,我們到了黃鶴樓的內部大廳。黃鶴樓的內部設計頗具匠心,五個大廳具有不同的文化層面,分別由神話傳說、歷史沿革、人文薈萃、傳統風韻,三楚精神構成。黃河樓第一層樓大廳的藝術主題是"神話"。我們可以看到,大廳分前後兩廳,前廳迎面的這副壁畫名為《白雲黃鶴圖》,此副壁畫取材於《駕鶴登仙》的古代神話,兼取唐詩"昔人已乘黃鶴去"之意。大家請看,在畫面上有一位仙者駕著黃鶴騰空而起,他口吹玉笛,俯視人間,好象離去,又似歸來。畫面下方繪有清代形制的黃鶴樓,樓前人群浮動,或把酒吟詩,或載歌載舞,有如送別,又似接風。天上人間,渾然一體,洋溢著神奇而浪漫的氣氛。

  好,現在請大家隨我繼續往上參觀。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並非二樓,而是一樓與二樓之間的夾層,俗稱跑馬廊。這樣的跑馬廊每兩層之間都有,大家可以算一下,黃鶴樓本有五層,再加上每兩層之間的跑馬廊,內部一共有九層,因此,黃鶴樓又有了外五內九的建築結構。這裡陳列著歷史上的名人字畫,大家可以欣賞一下。

  神話傳說固然美妙,但歷史卻是主宰黃鶴樓命運的真正動力,請大家隨我上二樓參觀,二樓大廳主要介紹的是黃鶴樓的歷史,這邊牆壁上是《黃鶴樓記》,它鑲嵌在崇陽縣出產的大副青石板上,有唐代的閻伯理撰寫,當代書法家王遐舉書。二樓大廳中還陳列有唐、宋、元、明、清及現代黃鶴樓的六座模型。黃鶴樓素有"千古名樓"、"天下絕景"之譽,不同的時代,由於社會生活的需要不同,科學技術的不同,自然會產生不同的建築形式和風格。您瞧,這座唐朝的黃鶴樓,一樓和城相連,外看只有兩層,整體結構比較簡潔粗獷,給人一種古樸雄渾的感覺。再看一下宋代的樓,由樓、臺、軒、廊四部分構成,每層翹首重簷,飛達四敞,展現了宋代精緻俊逸的藝術風格。元代的形式延續了宋代的風格,明代則依然是兩層。請看這邊清朝的黃鶴樓,它分三層,第一層有12個簷,代表著一天的12個時辰,第二層12個簷,代表著一年有12個月,第三層有24個簷,代表著一年的24個節氣。能將中國的天文曆法融入其中,是它最神奇之處了。最後一座就是現在的黃鶴樓了。

  任何一件藝術品或者文物,都離不開人文的氣息,黃鶴樓當然也不例外。現在我們就到黃鶴樓三樓大廳來品位它的人文主題。大廳內陳列著一組大型陶瓷壁畫《人文薈萃流千古》,再現了歷史上著名人物來黃鶴樓吟詩作賦的情景。看到如此眾多的著名詩人環立在側,如真人大小,神態栩栩如生,大家一定都會感到黃鶴樓真不愧人文薈萃、百家爭鳴吧!看了這麼多優美的文學作品,您一定還沉浸在悠遠的意境中吧!請大家走出思路,繼續我們的遊覽。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我們現在到了黃鶴樓的最高處五樓的跑馬廊。從這裡放眼望去,西面長江浩浩蕩蕩直奔東海,長江漢水涇渭分明,江對岸漢口重鎮高樓林立,呈現一片繁榮景象;北面京廣鐵路大動脈穿越城市,武昌江灘美景也盡收眼底;南面是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車流湧動,傳流不息,讓我們感受到了城市的熱情;東面武昌大街小巷一覽無餘,甚至於市井生活都皆有感受,所以我們不得不說,只有登上了黃鶴樓,你才能把握武漢的脈搏,只有登上了黃鶴樓,你才真正的理解武漢人的生活。美好的時光總是讓人感到如此的短暫,我們今天的黃鶴樓之行到這裡就結束了。在這次旅行過程中,我的工作還有很多應該做好而沒有做好的地方,我能夠向大家說的只有—謝謝,謝謝大家對我的大力支援和幫助。如果來年我們有緣再次相會,我願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務。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再見!

  武漢黃鶴樓介紹導遊詞 篇7

  黃鶴樓為何以“黃鶴”為名,一說是原樓建在黃鵠磯上,後人念“鵠”為“鶴”,以訛傳訛,口口相證遂成事實。一說便是帶有神異色彩的“仙人黃鶴”傳說。魏晉南北朝時期,盛行神仙之說,有關黃鶴樓的仙話也在專談“怪力亂神”志怪小說發展的背景下形成。跨鶴之仙的傳說,最早出現在南朝科學家祖沖之的筆下。他的《述異記》中的“駕鶴之賓”,後被魯迅輯錄在《古小說鉤沉》裡:還有黃鶴樓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黃鶴磯頭,據傳說,此地原為辛氏開設的酒店,一道士為了感謝她千杯之恩,臨行前在壁上畫了一隻鶴,告之它能下來起舞助興。從此賓客盈門,生意興隆。過了十年,道士復來,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黃鶴直上雲天。辛氏為紀念這位幫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樓,取名“黃鶴樓”。

  《江夏縣誌》所引的《報應錄》也有同樣的說法。據它所說,從前有位姓辛的人,賣酒為業。有一天,來了一位身材魁偉,但衣著襤褸的客人,神色從容地問辛氏:“可以給我一杯酒喝嗎?”辛氏不因對方衣著襤褸而有所怠慢,急忙盛了一大杯酒奉上。如此過了半年,辛氏並不因為這位客人付不出酒錢而顯露厭倦的神色,依然每天請這位客人喝酒。有一天客人告訴辛氏說:“我欠了你很多酒錢,沒有辦法還你。”於是從籃子裡拿出橘子皮,畫了一隻鶴在牆上,因為橘皮是黃色的,所畫鶴也呈黃色。座中人只要拍手歌唱,牆上的黃鶴便會隨著歌聲,合著節拍,蹁躚起舞,酒店裡的客人看到這種奇妙的事都付錢觀賞。

  如此過了十年多,辛氏累積了很多財富。有一天那位衣著襤褸的客人又飄然來到酒店,辛氏上前致謝說,我願意供養您,滿足您的一切需求。客人笑著回答說:我哪裡是為了這個而來呢?接著便取出笛子吹了幾首曲子,沒多久,只見朵朵白雲自空而下,畫上的黃鶴隨著白雲飛到客人面前,客人便跨上鶴背,乘著白雲飛上天去了,辛氏為了感謝及紀念這位客人,便用十年賺下的銀兩在黃鵠磯上修建了一座樓閣。起初人們稱之為“辛氏樓”。後來便稱為“黃鶴樓”。

  武漢黃鶴樓介紹導遊詞 篇8

  1985年落成的黃鶴樓比舊樓更壯觀。這是因為飛架大江的長江大橋就橫在它的面前,而隔江相望的則是這24層的晴川飯店。這一組建築,交相輝映,使江城武漢大為增色。黃鶴樓的建築特色,是各層大小屋頂,交錯重疊,翹角飛舉,彷彿是展翅欲飛的鶴翼。樓層內外繪有仙鶴為主體,雲紋、花草、龍鳳為陪襯的圖案。

  一樓

  第一層大廳的正面牆壁,是一幅表現“白雲黃鶴”為主題的巨大陶瓷壁畫。四周空間陳列歷代有關黃鶴樓的重要文獻、著名詩詞的景印本,以及歷代黃鶴樓繪畫的複製品。2至5層的大廳都有其不同的主題,在佈局、裝飾、陳列上都各有特色。走出五層大廳的外走廊,舉目四望,視野開闊。這裡高出江面近90米,大江兩岸的景色,歷歷在望。黃鶴樓所在的蛇山一帶闢為黃鶴樓公園。種植了許多花草樹木,還有一些牌坊、軒、亭、廊等建築。有一個詩碑廊,收藏著許多刻有歷代著名詩人作品的石,蛇山一帶的古代景點都將陸續修復,成為武漢的一個標誌。

  在主樓周圍還建有勝像寶塔、碑廊、山門等建築。整個建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黃鶴樓內部,層層風格不相同。底層為一高大寬敞的大廳,其正中藻井高達10多米,正面壁上為一幅巨大的“白雲黃鶴”陶瓷壁畫,兩旁立柱上懸掛著長達7米的楹聯: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撼;大江東去,波濤洗淨古今愁。

  二樓

  二樓大廳正面牆上,有用大理石鐫刻的唐代閻伯理撰寫的《黃鶴樓記》,它記述了黃鶴樓興廢沿革和名人軼事;樓記兩側為兩幅壁畫,一幅是“孫權築城”,形象地說明黃鶴樓和武昌城相繼誕生的歷史;另一幅是“周瑜設宴”,反映三國名人去黃鶴樓的活動以及節日。

  三樓

  三樓大廳的壁畫為唐宋名人的“繡像畫”,如崔顥、李白、白居易、陸游等,也摘錄了他們吟詠黃鶴樓的名句。四樓大廳用屏風分割成幾個小廳,內建當代名人字畫,供遊客欣賞、選購。頂層大廳有《長江萬里圖》等長卷、壁畫。黃鶴樓的形制自建立以來,各朝皆不相同,但都顯得高古雄渾,極富個性。與岳陽樓、滕王閣相比,黃鶴樓的平面設計為四邊套八邊形,謂之“四面八方”。這些數字透露出古建築文化中數目的象徵和倫理表意功能。從樓的縱向看各層排簷與樓名直接有關,形如黃鶴,展翅欲飛。整座樓的雄渾之中又不失精巧,富於變化的韻味和美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