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六和塔導遊詞

杭州六和塔導遊詞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導遊,時常會需要準備好導遊詞,藉助導遊詞可以更好地宣傳景點,引導遊客觀光遊覽。我們該怎麼去寫導遊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杭州六和塔導遊詞,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杭州六和塔導遊詞1

各位團友:

  我們現在要去遊覽的景點是六和塔。六和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和保俶塔、雷峰塔和白塔並稱為杭州四大古塔。六和塔聳立在錢塘江畔的月輪山上。月輪山是龍山的支脈,因其形彷彿一輪明月而得名。

  觀賞六和塔的全貌要走一段小小的山坡。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六和塔的來歷。關於它的來歷,民間一直流傳著許多美麗的傳說。有一種傳說是:古時候,錢塘江裡住著一個性情暴躁的龍王,它喜怒無常,常常使潮水漲落無定。江水氾濫,淹沒了沿江兩岸的屋舍良田,人民飽受其害。後來有個名叫六和的小夥子,發誓要跟龍王爭鬥,率眾搬石填江,終於制服了龍王。從此,江邊的荒灘重又變成了良田,年年五穀豐登,人人得以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後人為了紀念這個勇敢的小夥子,就在六和填江的地方,造起了這座以六和塔命名的六和塔。另一個傳說是:春秋戰國時,列國紛爭,弱肉強食,當時七國中勢力最強的秦國,常常藉故欺侮鄰近的弱小諸國。縱橫家蘇秦就往來遊說於齊、楚、燕、韓、趙、魏六國之間,使六國和好聯盟,合縱抗秦。據說當年這六國君主的結盟大會,就是在這錢塘江畔的月輪山上召開的,後人就在此建塔紀念。因六國聯合,故六和塔又叫“六合塔”。這些雖然都是傳說,但它表達了杭州人民對這座古代建築的珍愛。

  其實,根據歷史記載,這裡曾是吳越國王的南果園。北宋開寶三年(公元970年)吳越王錢弘俶聽從延壽、贊寧兩位和尚的建議,在此建塔以鎮江潮。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六和塔”,指的是“戒和同修,見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無爭,意和同悅”。

  這是佛教的六種規約。此塔建成後,就取“六和塔”之義,定名為“六和塔”。塔旁的塔院,也就稱之為六和寺。南宋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改六和寺為開化寺。至於又叫六合塔,則取“天地四方”之意。

  各位團友,我們現在來到了六和塔前。塔前有一座二龍搶珠的石坊。再看雄偉壯觀的塔身為平面八角形。這座樓閣式磚木結構的塔,佔地867平方米,塔高59.89米,外觀13層,每兩層為一級,實際塔內只有七級。每級之間,鋪有螺旋形階梯,迴旋上升,可直登至塔頂。塔內還有南宋的石刻佛經。每層塔壁的須彌座上雕刻著花卉人物、鳥獸蟲魚等各式圖案。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皇帝來到六和塔,在塔內每層各書匾額,第一層叫“初地堅固”,第二層叫“二諦俱融”,第三層叫“三明淨域”,第四層叫“四天寶網”,第五層“五雲扶蓋”,第六層叫“六鰲負載”,第七層叫“七寶莊嚴”。塔內共有226級臺階,從外到裡分外牆、回牆、內牆、小室四部分。各層木簷由下而上層層向上遞減,使簷上明亮,簷下陰暗,一明一暗,襯托分明,宜於遠眺,這說明我國古代建築藝術中,已注意到了登高遠眺的藝術構思。在塔的每層簷角上還掛有104個大鐵馬,起風時,鐵馬會發生悅耳的聲音。

  六和塔雖然是宗教建築,但它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據有關文獻記載,六和塔初建時規模很大,塔身共有九級,高170米左右。據傳此塔初建時,北宋建築名匠喻皓參加了設計,他所著的《木經》是我國著名的古建築著作,書中對宋代建築的結構、裝飾、營造方式等,都有詳細記載,六和塔就是按照《木經》的建築方式建造的。六和塔頂上,當時還裝有塔燈,在錢塘江上夜航的船舶,都利用它作為指示方向的航標。六和塔建成後,到了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就完全毀於兵火。現存的塔身是南宋紹興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開工重建的,歷時11年,到南宋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才全部竣工,但高度遠不如前,只有七級了。清代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修建外部木簷時,光搭一個施工用的腳手架就花了三年時間。可見在當時技術十分困難的條件下,建造這樣浩大工程是相當艱鉅的。解放後,國空於1953年、1971年和1990年分別進行了三次大修,並在塔內裝上扶手欄杆和電燈。六和塔自南宋重建迄今,雖經多次修繕,但整座塔身還基本上保持著南宋時期的風貌。

  六和塔還有不少文物古蹟。塔後側壁上有石刻鎮海神像,是明代萬曆年間重刻的。塔左側有“敕賜開化之寺”石碑,是南宋碑文。塔後高臺上,有清皇帝遊塔時手書的六和塔塔碑。另外,據《水滸》記載,梁山泊英雄花和尚魯智深在南征後,因不滿朝廷統治,就在六和塔“聽潮而圓,聞信而寂”,死後葬於開化寺。那位在山東景陽崗上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行者武松,後來也老死在這裡。故舊時六和塔內,曾繪有魯智深和武松的畫像。最近,在月輪山上又建起了一座“中華古塔集萃園”,使前面的古塔與後面的塔群相映生輝,給六和塔增添了新的遊覽內容。

  游完六和塔,大家請往南看,這就是著名的錢塘江。江呈“之”字摺疊形,所以錢塘江又名“之江”,“浙江”省名也由此而來。錢塘江是浙江省第一大江,古稱羅剎江,發源於安徽省東南部休寧縣的六股尖,全長605公里,流域面積4.88萬平方公里。因錢塘江口闊身狹,至杭州灣後呈喇叭狀,海潮倒灌形成氣勢澎湃的錢塘江大潮,全世界只有巴西亞馬遜河的海潮可以與之媲美。錢江潮在每年農曆8月18這一天最為壯觀,最佳觀賞地點在海寧縣的鹽官鎮。

  大家再看,在錢塘江上有一座橫貫南北的鐵路公路雙層兩用橋,這就是錢塘江大橋。在錢塘江大橋未建立之前,過往行人都透過六和塔下的古龍山渡擺渡過江。錢塘江大橋是我國自己設計自己建造的第一座現代化大橋,負責此橋設計和施工的,就是我國著名的橋樑學專家茅以升教授。大橋始建於1934年8月8日,建成於1937年9月26日,大橋全長1453米,分正橋和引橋兩部分,共16個橋孔,15個橋墩。上層通公路、行人,下層通鐵路,浙贛線、杭甬線都透過此大橋。建橋資金共花費540萬兩銀元。錢江大橋建成後三個月,因日軍逼近杭州,被近於1937年3月1日,才又重新修復通車。

  1990年,國家在大橋下游13公里處又建成了一座鐵路公路平行的錢江二橋,總長度為3100米。1993年12月,錢江三橋的興建已經動工。屆時,我們再來登塔觀江,看到的.將是杭州外灘的一番新景色。

  杭州六和塔導遊詞2

親愛的遊客們:

  你們好,我是伴隨你們遊覽六和塔的導遊。我叫俞楚婷,大家就叫我小俞吧!

  好了,遊客們,現在在我們眼前的是六和塔入口,請大家隨我進入我們杭州有名的文物景點六和塔,領略它的豐厚文化底蘊。

  請大家抬頭看,這就是有名的六和塔。它位於杭州市城南錢塘江邊月輪山上,總高59.89米,佔地900平方米,塔有七面八級,外看13層,其實,內部只有7層,這就是它的獨特所在。磚構塔身的柱子和斗拱等均仿木構建築形式。四周廊子鋪有踏磴,可通頂層。每層廊子兩側都有門,內通小室,外通簷廊。六和塔始建於北宋開寶三年,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現存的磚結構塔身是南宋紹興二十六年重建的,也就是公元1156年。大家可能看不到,其實塔的飛簷翹角上掛有104個大鐵鈴,過一會兒你們可能就會聽到“咚咚”的敲鐘聲,讓人感覺進了深山中清淨的寺廟中一般。

  關於六和塔,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故事:在很久以前,錢塘江裡有一條惡龍,經常鼓弄潮水氾濫成災,人民不堪其苦。一個名叫六和的青年,率領群眾搬石填江,終於戰勝了惡龍,潮溼水按時起落,不再成災。後人就在六和率眾填江的地方,修建了一個塔來紀念他,並鎮壓江潮,取名為六和塔。

  現在大家請隨我登上六和塔,感受它的美麗。登塔俯瞰,錢塘風光盡收眼底。塔內所有須彌座上,有磚雕神人,飛天、花卉、鳥獸等圖案,精緻生動、栩栩如生。登塔臨檻,遠眺錢江,風帆點點,更使人感到氣勢浩瀚,胸襟為之一快,有“人立青冥最上層”之感。層層塔室相通,可沿石階拾級而上。塔外有清樂緒年間重建的木構簷廊十三層,實則每二層在塔內為一層,木簷懸掛鐵鈴鐵馬,臨風錚錚琮琮,煞是悅耳。請大家小心臺階,隨我扶著扶手慢慢登上六和塔。請看,這裡就有我剛才說的雕刻作品。真應了明代張仲的《登塔》詩:

  江上浮屠一快登,望中煙火是西興。

  日生滄海橫流外,人立青冥最上層。

  遊客們,六和塔不光只有這麼一個景點,其實,它還有一個景點,那就是中華古塔博覽苑,佔地6700平方米,彙集了中國近100座古塔的縮形,尺度為其原形的1/10,造型逼真。著名的應縣木塔、北京白塔、嵩山寺塔、西安大雁塔、小雁塔等一批享譽海內外的古塔均入選。從中華古塔博覽苑內可欣賞到樓閣式、密簷式、金剛寶座式花塔、白塔、過街塔等多姿多彩的中華古塔,讓人感覺如神來之筆。

  好了,遊客們,我們已經游完了六和塔,現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也同時注意不要破壞文物和不要亂扔垃圾!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