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武侯祠導遊詞範文(精選5篇)

漢中武侯祠導遊詞範文(精選5篇)

  作為一位出色的導遊人員,常常要寫一份好的導遊詞,導遊詞是導遊人員引導遊客觀光遊覽時的講解詞。如何把導遊詞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漢中武侯祠導遊詞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漢中武侯祠導遊詞1

各位遊客:

你們好,我是你們的導遊佳佳,歡迎大家到武侯祠觀光遊覽!

  武侯祠位於南陽市西郊臥龍崗,南陽武侯祠,有名諸葛草廬,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躬耕於南陽時留下的故址,當年劉皇叔三顧之處,也是歷代人們瞻仰和祭拜諸葛亮的地方。

  好了,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了武侯祠的入口,大家看這座千古人龍石坊,高9米,面闊13。5米,三門四柱,遍體佈滿雕飾,千古人龍的意思是指諸葛亮是人中之龍,隱喻臥龍崗是藏龍臥虎之地。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了大拜殿,它是武侯祠的主體建築。殿內塑的是孔明端坐正面像,它綸巾羽扇,風度莊嚴。左邊是他的長子諸葛瞻,右邊是它的長孫諸葛尚。殿堂的簷下、柱上掛滿了歷代名人騷客的對聯和碑額,這些碑額無不充滿世人對諸葛亮的敬重仰慕之情。

  好了,下面是遊客們自由參觀時間,請大家注意,不要亂刻亂畫,亂扔垃圾,妥善保管好自己攜帶的物品,集合的時間是十一時,集合的地點是武侯祠門前。祝大家參觀愉快。

  漢中武侯祠導遊詞2

各位遊客:

  大家好,相信大家對於三國著名人物諸葛亮都不會陌生吧,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其中一個紀念他的祠堂——成都武侯祠。

  武侯祠是紀念三國蜀國的丞相諸葛亮的祠堂,諸葛亮生前封為武鄉侯,死後諡號武侯,所以後人便稱他為武侯。可能會有人問,武侯祠建於何時?恩,已經沒有資料可考了,但從杜甫《蜀相》中描寫的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來判斷早在唐代以前就建有武侯祠了。而在唐宋時代,這裡分別有武侯祠和劉備廟。明代初年,祠廟合併為一體。明末,祠廟毀於戰亂,現在大家要是去成都的話,看到的是清代在舊址上重建的。

  大門上懸掛著漢昭烈廟的橫匾。漢,是劉備政權的稱號,史稱蜀漢。昭烈是劉備死後的諡號。匾額說明,這裡是祭祀蜀國皇帝劉備的廟宇,既然如此,人們為什麼又叫它為武侯祠呢?民國年間的鄒魯寫過這樣一首額大書昭烈廟,世人都道武侯祠,由來名位輸勳業,蜀相功高百代思。也就是說,諸葛亮的歷史功績大,他在百姓中的威望超過了劉備,人們就不顧君臣尊卑的禮儀和這座廟本來的名稱了。

  好了,我們就一起進去領會諸葛亮的魅力吧。

  漢中武侯祠導遊詞3

各位遊客:

  大家好!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我們今天的目的地——武侯祠,請大家下車,我們依次排隊進入景區。排隊這個時間我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武侯祠。武侯祠是紀念三國蜀國丞相諸葛亮的祠堂。諸葛亮生前封武鄉侯,死後溢號忠武侯,後人便尊稱他為武侯。

  好了,現在大家跟我我,我們一起進去。可以抬頭看看這裡的大門,大門懸掛著漢昭烈廟的橫匾。漢,是劉備政權的`稱號,史稱蜀漢。昭烈,是劉備死後的溢號。匾額說明,這裡是祭祀蜀國皇帝劉備的廟宇。

  很多朋友又會問了,既然這裡是祭祀劉備的廟宇,有為什麼會叫武侯祠呢,啟示是因為諸葛亮的歷史功績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過了劉備,人們就不顧君尊臣卑的禮儀和這座祠廟本來的名稱了。

  武侯祠裡面有很多值得參觀的地方,比如說三絕碑、二門、前後出師表、文臣武將廊,劉備殿,諸葛亮殿,然後還有桂和樓以及我們的劉備墓。願意聽我講解的朋友就跟我走,想要自己遊覽的朋友可以自由參觀,我們11點30分在這個地方集合。

  漢中武侯祠導遊詞4

各位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

  歡迎來到美麗古樸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譽的的漢中參觀遊覽,我是此次陪伴大家的國際旅行社的導遊員王軍波,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我旁邊的這位就是我們的司機簡師傅,簡師傅雖然姓簡,但是他的駕駛技術卻是很不簡單的。接下來的兩天將由我帶領大家暢遊漢中的名山秀水,希望漢中的好山好水能給大家帶來好心情,希望大家在漢中能玩的開心吃的安心住得舒心,並預祝我們此次的漢中之旅能順利結束,謝謝大家!

  今天我們的第一站就是在中國歷史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象徵智慧化身的蜀漢丞相諸葛亮的長眠之地——武侯墓。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戰略家、散文家,由於其輔佐劉備從無到有,終創蜀漢大業,因此他被借地封為武鄉侯,去世後後主劉禪又追封他為忠武侯,於是千百年來他的墓地就被人們尊稱為武侯墓。它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

  東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諸葛亮生於山東琅琊陽都的武鄉,少年時便父母雙亡,於是姐弟五人便依靠叔父諸葛玄生活,諸葛亮十五歲的時候,他的叔父不幸因病去世,於是姐弟五人便失去了生活的依靠,於是輾轉來到了湖北襄陽的隆中隱居了下來,以耕種維持生計。諸葛亮十九歲的時候,他與友人徐庶和龐統師從於水鏡先生司馬徽,常自比於管仲和樂毅,後來娶襄陽名士黃承彥的女兒黃月英為妻。

  公元207年,諸葛亮二十七歲的時候,劉備三顧茅廬會見諸葛亮問以統一天下之大計,諸葛亮精闢的分析了當時的天下大勢,提出了先奪取荊州益州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以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天下的戰略思想,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最後他欣然接受了劉備的邀請並允諾出山相助,他忠心耿耿的輔佐劉備和他的兒子劉禪,嘔心瀝血建功立業,用行動和生命詮釋了自己的諾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武侯墓的前面是書案梁,後面是筆峰山,左邊是土地嶺,右邊是武岡山,四面環山,可謂真正的風水寶地。

  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山門,一進山門,兩幅壁畫便映入眼簾,左邊的這幅就是三顧茅廬,講的是劉備當年思賢若渴禮賢下士,三請諸葛亮的故事。右邊的這幅是將星隕落,講的是諸葛亮盡心盡力27年後死在北伐前線臨終前給姜維和楊儀託付遺囑的場景。兩幅畫有始有終,從諸葛亮出山時的二十七歲到去世時的五十四歲,中間恰好是他半生波瀾的二十七年。

  站在院中,古柏參天,綠樹成蔭。柏樹是常青樹種,木質堅硬,有壽與天齊之說。古柏栽在院中既可以裝點綠色有可以記載歷史。據史書記載,武侯墓原有古柏54株,象徵著他在世的五十四個春秋,由於天災現在只剩下了22棵。高30多米,直徑都在一米以上,冠幅可達19米左右。1978年經北京林學院專家的測定,這些古柏都有1700年的歷史了。()這些古柏為什麼這麼茂盛呢?據有關資料記載,舊時來武侯墓拜謁諸葛亮的人常自帶清油二斤,伴以草木灰或者沙土,刨開樹根將其埋入以資營養。新中國成立後,國家也非常重視對這些古柏的保護,包括在我們國家非常困難的時期,政府每年都會定量給這些古柏撥360公斤供油。22株古柏現已全部編號入檔,其中4號古柏最為特殊。樹身上纏繞著一種蔓生植物凌霄。每年夏天開花,立秋結束,花期長達百日之久。花開時節,遠遠望去宛如千年古柏開紅花,紅綠相映,嬌豔至極。

  大殿門上的。這塊“三代遺才”匾是清朝光緒年間民間團體贈送的,因為這個“才”字的落筆反向內讓許多遊人產生誤會,其實筆者這樣寫只是為了讓這塊匾的結構緊湊、重心突出罷了,當然比著這樣寫有可能也是為了突出諸葛亮與眾不同的奇才吧!

  大殿中間的神臺上端坐的就是中華智多星諸葛亮先生。羽扇綸巾栩栩如生。他左手扶膝右手持卷,似運籌於帷幄之中而決勝於千里之外。印劍二童侍立左右,其下關興張苞身披鎧甲手握令箭、神鞭,體態威嚴,使人肅然起敬。

  武侯坐像後面有屏風式壁畫四張,從走往右依次是劉備取得定軍山之戰的勝利後打算返回四川,留大將魏延鎮守漢中;第二幅是定軍山之戰中老將黃忠刀劈夏侯淵的精彩瞬間;第三幅是諸葛亮在北伐中調兵遣將的場面,最後一幅就是劉備去東吳娶親時的的情景。

  大殿兩側是木刻的諸葛亮的作品《隆中對》和劉備的《誡子書》,其中一側的廚師表示有南宋著名抗金將領岳飛親筆書寫的,情真意切,一筆喝成,堪稱兩絕。

  出大殿來到墓冢前,有四角攬尖式亭子一座,名曰前墳亭。亭上高懸雙桂流芳匾額一塊。牆壁上有壁畫一幅,描繪的是襄陽名士黃承彥踏雪尋梅圖。劉備第二次去隆中的時候,劉備不在家,於是他就寫了一封信讓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轉交給諸葛亮,當他出門的時候突然發現有一個人騎著一頭毛驢正往這裡走,劉備以為是諸葛亮,於是忙上前鞠躬說道“聞之諸葛先生冒雪而歸,劉備在此等候多時”。黃承彥忙下驢還禮,諸葛均忙出來說道,此乃家兄岳父黃承彥先生。這個故事為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起到了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

  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諸葛亮的陵寢了,呈漢制覆鬥式,高五米,周長60多米。關於墓冢,一說為南北方向,頭朝北腳朝南,取“北顧中原興復漢室”之意。一說為頭朝西腳朝東,取“永懷西蜀興復漢室”之意,不管武侯墓的方位如何,孔明先生當年為建立蜀漢帝業所立下的汗馬功勞是不可磨滅的。

  公元234年諸葛亮死在北伐前線五丈原軍中,他死之前說道:我死後就把我葬在定軍山下,目中不要太大,能容下棺材就行,入殮師就穿平常的衣服,可不要陪葬物品。由此可見,我們的諸葛亮先生雖貴為一國之相,但它是多麼的清廉啊!

  諸葛亮一生所到之處甚多,為什麼偏要遺命葬於定軍山下呢?因為漢中是當時魏蜀爭奪的軍事重鎮,又是蜀漢創立帝業的根據地。為奪取漢中,這裡發生了著名的定軍山之戰,老將黃忠在這裡刀劈魏國大將夏侯淵,挫敗的魏軍的銳氣,使蜀漢奪取了漢中。不久劉備又在漢中稱王,他別是孔明戎馬生涯的27年中,八年北伐是他輔佐蜀漢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最後拼搏,五次北伐皆以漢中為根據地,故而“生為興劉尊漢室,死猶護蜀葬軍山”

  大家可能對武侯墓上的這棵樹有疑問了,因為我們知道,一般墳墓上是不能長一草一木的,但這棵樹為什麼偏偏長在武侯墓上呢?前面給大家講了諸葛亮後來去黃承彥的女兒黃月英為妻,而諸葛亮一生南征北戰,所以夫妻兩人聚少離多,知道武侯死後,黃月英來到這裡為丈夫守墓,整日以淚洗面,不久便鬱鬱而終。黃月英死後不久,墓上便長出了這棵樹,人們說是黃月英的化身,既然他們夫妻生前不能在一起,就讓他們死後相守在一起吧!

  墓後有古桂兩棵,名曰“護墓雙漢桂”,高達十九米,胸圍有一米多,冠幅二十米左右。濃廕庇日。桂樹四季常青,清雅幽香,芳香持久,喻示了諸葛亮“高風亮節與天齊,蜀漢遺骨萬年香”的內涵。寄託了人們對孔明的敬仰和懷念。雙桂的奇特之處一是結籽,二是比其他桂花的花瓣多。

  在陵墓的偏後方的半山腰上,還有一座號稱是真墓的武侯墓。據考證,清嘉慶年間,陝甘總督松筠根據一位風水先生的妄說臆斷,附會說平地上的墓是假的,真墓應該在半山腰上,就是就命令勉縣的知縣在這裡填土為墳,壘起了所謂的真墓。從此便有了真墓不真假墓不假的說法。

  漢中武侯祠導遊詞5

各位遊客:

  大家好!

  武侯祠位於勉縣城西3公里處,是祭祀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的祠堂。公元234年,諸葛亮病卒子五丈原軍中,蜀漢朝廷按其遺命安葬於今勉縣城南定軍山下。墓區面積24萬平方米,現有古建築70餘間,漢桂兩株,漢柏22株。武侯祠,蜀漢景耀六年(公元263年),由後主劉禪下詔修建。位於諸葛亮北伐時的“丞相行轅”所在地,全稱“漢丞相諸葛武鄉忠武侯祠”,簡稱“武侯祠”。在全國眾多武侯祠中,她因建築年代最早、級別最高(唯一由皇帝下詔修建)而稱之為“天下第一武侯祠”。該祠佔地40餘畝,中軸直穿七進,大都三院並聯,古建40餘座,150餘間,整個院落佈局合理,結構嚴謹,融古建、書法、繪畫、雕塑、碑祠、園林等藝術為一體。

  武侯祠與武侯墓隔漢江(古沔(念mian,三聲)水)遙遙相峙,自成一體,各具特色。蜀漢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即諸葛亮死後第29年,劉禪才下詔立祠。當時因“建之京師,又逼宗廟”,故選祠址於定軍山下的武侯坪,祠靠近墓所。這是全國唯一由皇帝下詔並撥給銀兩修建的祠廟,因而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稱。其它武侯祠,即湖北襄樊古隆中、河南南陽臥龍崗武侯祠、四川成都武侯祠、四川奉節白帝城武侯祠、雲南保山武侯祠、甘肅禮縣祁山堡武侯祠、陝西岐山五丈原諸葛亮廟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