轆轤散文

轆轤散文

  我們村有塊叫“十畝園”的菜園,村裡至少有一半人家在這裡有份菜地。園中心有一口水井,井上安了一架轆轤。還有這麼個謎語呢。說:“一物長得怪,腸子長在肚皮外,使勁搖不動,不使勁它自己甩。”差不多小孩們都會說會猜,就是轆轤。記得這架轆轤,其橫軸是棗木的,鑲嵌在一塊石頭樁上,轆轤筒被繩磨得像油漆過一樣的紅;轆轤上那條粗麻繩底端拴有一個塗過桐油的柳編水斗。各家種菜的人,除了下雨天,幾乎天天輪流著:兩手搖著轆轤彎把兒,把麻繩一遭遭地纏到轆轤筒上,將水打上來,澆灌到園地裡去,然後放開,讓空水斗自動垂到井下,再打,再纏,再放,連續不斷地操作來澆園。

  這架轆轤,聽說只有石樁是原來的,其他那些都不知換過多少次了,就連腳底下的兩塊大石板,也磨得滑溜溜的了,可見其年歲已久。村裡的人都說,要不是這架轆轤,這塊菜園就種不成,是說園地面積大,用轆轤比用水桶提水效率高,提水多,來得快,還省力。這是真的,一水斗能盛兩三桶水,雖然提升時顯得慢些,可放鬥時自然地下垂,像機器轉動那麼快,只一剎那工夫,再說用手搖把兒比用繩提水輕鬆得多。

  轆轤是半機械化農具,只是提上來用手拉水斗費一點力氣,所以很受人們歡迎,這恐怕就是普及面廣的緣故了。我那時年齡小,也學著用轆轤打過水,只能打半鬥水,大人們看到就幫我打。轆轤還有許多好處,如:只要有人在打轆轤,不論誰去井上往家挑水,都是用其水斗給灌上,省下自己提,這已成規矩,尤其年老的和婦女們求之不得;每年清理挖淘井時,人上人下及提升淤泥,不用再專門扎架子了。所以每天晚上或下雨時,大夥都搶著用草苫去遮蓋轆轤,夏天更是主動拿物料爭著去搭個涼棚,石樁上放的湮油壺,裡面的油也總是灌得滿滿的。

  我離家外出工作後,每次回家,都要到這個井上去察看並親手撫摸一下轆轤,好像對其有了感情,而每次都發現有新的`變化:如條編水斗換成了鐵皮的,麻繩換成了尼龍繩,轉軸湮的油也由豆油改換成了潤滑油。推廣水車的那陣子,這裡還堅持用轆轤,甚至後來發展到用水泵,這裡也沒改換,看似保守,實則是村裡有統一的規劃。果然沒過多少年,“十畝園”成了排排整齊的戶戶住房,每家的菜園,都重新改劃和分配到村南靠近水渠的地裡去了。要澆園,從水渠裡引進來就行了,這水是從跋山水庫那邊放來的,叫做“自流灌溉”。當然不用提水工具,也不再用井,那麼轆轤何用?但不知村裡留沒留下來轆轤這個標本,要不,後人怎知何謂轆轤?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