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尼亞加拉大瀑布散文

遊尼亞加拉大瀑布散文

  還沒見識過黃果樹,我卻先去了尼亞加拉,觀看世界上最大的瀑布。

  那“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廬山瀑布和井岡山的龍潭瀑布我是早就去過的,它們都躲在崇山峻嶺之中。站在瀑布下方抬頭仰望瀑布,滔滔水瀑從斷崖上飛瀉而下,水聲隆隆在峽谷和山野裡迴響。基於這樣的知識遷移,對於作為世界上第一大瀑布的尼亞加拉瀑布,我的先入為主的預想是,它應該是深藏在高山峽谷之中的美景。

  可是,我錯了,這是想當然的先驗主義的想法。車子開到瀑布對面的馬路邊停下,下得車來,不用買票觀景,巨大的瀑布就映入了我們的眼簾。導遊說,尼亞加拉大瀑布到了。啊?大瀑布就在這裡:街道旁,鬧市中,我頗感意外,吃驚不小。尼亞加拉大瀑布居然身居鬧市,它根本就不在深山野嶺。我們是早飯後,從多倫多坐旅行車去大瀑布的,沿著安大略湖邊平坦的水泥大道,穿過加拿大鋼都哈米爾頓和風光秀麗的果園區,然後沿美加邊界的尼亞加拉河溯江而上,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行駛,來到了加拿大的尼亞加拉瀑布城。因為尼亞加拉不是高山流水型的瀑布,它不是從高山之巔傾斜而下,遊客站在遠處是無緣看到瀑布的,所以,遊尼亞加拉瀑布的遊客,和當初的土著人一樣,都是“未見其面,先聞其聲”的,只不過今天我們並不感到恐怖,因為在見到瀑布之前,就知道那轟隆隆的聲音是大瀑布的咆哮。離瀑布城還有將近半個小時的車程,心細的遊客就可以聽到瀑布瀉入深潭時的隆隆水聲,汽車越近瀑布城,水聲也越大。

  尼亞加拉瀑布乍看是一個寬達1000多米氣勢壯闊的大瀑布,其實它被稱做“山羊島”和“魯納島”的兩個小島分割為三段,由三股水流飛瀑組成。在河西加拿大一側的飛瀑狀若馬蹄,稱馬蹄瀑,瀑布頂端水寬675米,由於馬蹄瀑布的流量佔總流量的90%,它是世界上最寬最壯觀的瀑布。在河東美國一側懸掛著“彩虹瀑”和“婚紗瀑”,瀑布頂水域總寬度328米。加拿大一側的馬蹄瀑與美國一側的“彩虹瀑”和“婚紗瀑”相距不遠,看上去基本上是“三位一體”的一個蔚為壯觀的半弧形瀑布。因為三段瀑布都面向加拿大,所以從加拿大這邊登上“前景觀望臺”來觀賞,看到的是三面懸流,波瀾壯闊的尼亞加拉瀑布,要比從美國那邊看到的更為美麗和壯闊。

  當然,最令人難忘的觀賞點是在“霧之少女”的遊船上。“霧之少女”是一個浪漫、詩意的名字,但在這個動聽的名字背後卻有一個悽慘的故事。據說,以前這個地方也經常鬧洪水災害,當地的土著居民為了祈求生命財產安全,為了求得風調雨順,每年都會選擇一個最美的少女,獻給河神,討其歡心。獻給河神的少女妝扮一新,被送上獨木舟,連同裝在舟中的牛羊肉、穀物和水果等祭祀食品,順流而下,墜入飛瀑,於是人們都說尼亞加拉瀑布的霧氣,便是少女的化身。傳說中的印第安人的這一風俗,多像我們中國古代的“河伯娶親”啊,在科技和生產力落後,無法戰勝自然災害的古代,人們只有膜拜並寄希望於超自然的力量,不管哪個一個民族,看來都曾有過這麼一個乞靈於神的階段。

  “霧之少女”號開航於1846年,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如今美、加兩國合營這個專案,遊船碼頭在加拿大一側,位於美國瀑布的正對面。我們乘電梯下到碼頭,每人發一件藍色的塑膠雨衣,在那裡排隊等候上船。乘坐“霧之少女”號,先經過美國瀑布,然後開往加拿大瀑布被“衝浪”,這裡水霧繚繞,水鳥翻飛,穿梭在波濤洶湧的瀑布下,遊船在風浪和雨霧迷濛中大幅擺動,給人以全新的體驗和足夠的感官刺激,使我有一種無以名狀的興奮和激動。在岸上遠觀瀑布,只能欣賞到它的壯美,在船上近察,才能真切感受到它的氣勢與力量。瀑布狂瀉,從天而降,雲水翻騰,風雷激盪,真是驚心動魄。每秒鐘幾千立方米的水接連不斷地從百米高的空中瀉入沉潭,它所激起的滔天巨浪猶如捲起千堆白雪,它所產生的密集雨滴、水珠和霧氣,遮天蔽日,真像一首中國歌曲裡所唱的'那樣,“像雨像霧又像風”,一陣陣朝我們頭上、身上襲來,它所發出的隆隆濤聲猶如夏日天邊滾過的悶雷,震天動地,不枉為土著人稱之為“雷神之水”,大瀑布的壯闊、美麗和龍吼虎嘯,奔騰不息的氣勢,真的有著一種攝人心魄、震撼人心的力量。瀑布位於北美洲五大湖區的尼亞加拉河上,河其實並不長,僅56公里,但充沛的水量,從高處的伊利湖的斷崖上跌落,注入安大略湖,水流湍急,洶湧澎湃,氣勢磅礴,使之成為世界第一大跨國瀑布,躋身為世界七大奇景之列。

  如此奇景,十七世紀前大瀑布幾乎還是“躲在深閨無人識”,只有當地土著印地安人知道這一自然奇觀。據傳,歐洲人布魯勒於1615年探險到此,西方人才第一次看到尼亞加拉瀑布。1625年,歐洲探險者雷勒門特第一個寫下了這條大河與瀑布的,簡稱為“Niagara(尼亞加拉)”。自此以後,尼亞加拉瀑布漸漸被外界所知,但讓尼亞加拉瀑布真正聲名鵲起的是法國皇帝拿破崙的兄弟吉羅姆.波拿巴,當時吉羅姆帶著他的新娘不遠萬里從新奧爾良搭乘馬車來到尼亞加拉瀑布度蜜月,回到歐洲後在皇族中大肆宣揚這裡的美景,於是,在歐洲的年輕人當中,興起了到尼亞加拉度蜜月的風氣。時至今日,到這裡來度蜜月仍然是年輕人的一種時尚。現在,歐洲人和世界各地的探險者和慕名而至的旅遊觀光者也紛至沓來。

  為了讓世人很好地觀賞這一世界奇觀,美、加兩國在這裡建設了許多設施,準備了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除了兩個碼頭,4艘遊船,可引領載運遊客與大瀑布親密接觸外,還修建了“風巖”,讓遊客鑽到大瀑布的腳底下,翹首仰望飛流直下,氣勢磅礴的瀑布,還可以作“瀑布後之旅”,乘電梯降到幾十米深的地下,沿著隧道來到突出的平臺上欣賞加拿大瀑布的正側面,在這裡,大瀑布遊客伸手就可觸控得到。尼亞加拉瀑布公園開設的直升機、熱氣球和高空纜車遊覽專案,遊客可以從空中觀看大瀑布的壯麗景色,從幾百米上空俯視伊利湖水傾注到安大略湖。入夜後,瀑布周圍淡綠色的聚光燈一起點亮,使原本因日落已變得灰黯的瀑布,頓時大放光彩,綠光盈盈,熠熠生輝,比白天更加多姿多彩。據說,在夏季的每個星期五,尼亞加拉瀑布上空還有焰火表演。而冬日的大瀑布從上到下都會結冰,各種冰柱垂巖而下,形成千奇百怪的冰雕,也煞是好看。

  導遊介紹說,尼亞加拉瀑布雖有每秒6000立方米的流量,但它只有30%流向尼亞加拉河河谷斷層處,形成瀑布,其餘70%的水量被用來發電,沿河兩岸建起了許多發電廠,尼亞加拉河水使美國的水牛城成了全世界第一個用水電照明的城市。為合理利用資源,兩國簽訂了協議,雙方商定保證在旅遊旺季瀑布有3000立方米/秒的流量,平時則降至1500立方米/秒。由於瀑布的長年沖蝕和地質構造方面的原因,尼亞加拉瀑布逐步向上游方向後退。據觀測記錄,1842~1927年平均每年後退1.02米,落差也在逐漸減小,照此下去,5萬年後瀑布將完全消失。為了挽救尼亞加拉瀑布,永續利用這一資源,上世紀50年代以來,美、加兩國政府耗費巨資採取了控制水流、用混凝土加固崖壁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瀑布後退速度控制在每年3釐米以內。

  瀑布,也是一種自然資源,在我看來,美、加兩國真是做足了瀑布的文章。早在19世紀20年代,尼亞加拉瀑布城就已成為了旅遊勝地。據統計,現在每年來尼亞加拉瀑布旅遊的遊客達到上千萬人。美加兩國的瀑布城因瀑布而建,也因瀑布而日益繁榮。加拿大的瀑布城,現有面積212平方公里,人口約8萬,旅遊業十分發達,食品加工、化學制品、汽車零件等行業也發展起來了,已發展成一個海關、港口和商業中心。安大略省在這裡建立的水力發電廠世界知名。東岸的美國瀑布城,也已逐步建成紐約州的文化教育和工業基地。兩國的瀑布城之間現有四座橋相連,交通便利,交流頻繁。

  站在彩虹橋上飄揚的聯合國旗下,我望著兩邊的瀑布城,看著從我面前走過的熙熙攘攘的各國遊客,心裡想,在中東、在南海、在北極圈,在全球所有資源有爭議的地區和國家,如果大家都能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和平利用自然資源,那該有多好啊,為什麼一定要你爭我奪,兵戎相見呢。歷史上美、加兩國,為爭奪尼亞加拉瀑布,也曾爭執不休,刀兵相見,1812-1814年間,兩國曾多次為此發生過激烈的戰爭,結果當然是兩敗俱傷。隨後,雙方達成協議,和平開發和利用瀑布資源,便一榮俱榮,才有了今天兩個瀑布城的繁榮和興旺。前車之鑑,今天的尼亞加拉瀑布合作專案,應當成為國與國之間和平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典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