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行草中的對比散文
漫話行草中的對比散文
行草是講對比的,如大小、粗細、疏密、方圓、收放、開合、欹正等等。
對比追求的是一種多樣統一的變化美,追求的是一種跌宕起伏的動態美,追求的是一種千姿百態的豐富美,也追求的是相反相成的鮮明美。對比符合傳統的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因此才能形成心理上的一種平衡美,否則不是太剛,就是太柔;不是太直,就是太曲;不是太疏,就是太密。對比,也符合中國人的圓滿、完美的意識,只有一方,似乎總是缺憾什麼,就連婚姻也常說互補這個概念,如梁思成夫婦,張清平在《林徽因傳》中說:“他們一個厚重堅實,一個輕盈靈動。厚重給人以負荷使命的承擔,輕靈給人以飄逸變化的美感;厚重的意蘊展示了深沉恢弘、高貴純正的境界,輕靈的律動表達了超脫束縛、飛昇向上的願望。僅靠輕靈不能承載永恆的價值,惟有厚重同樣不能展示藝術的風姿。“對比也符合漢文化陰陽二元審美的和諧美,偏陰偏陽就會陰陽失調而出現病態,自然如此,人體如此,社會也如此,太極圖就是這種美的高度概括。
對比,不能忘了呼應。比如太和殿,那巍峨宏達的屋頂,與那三層寬大舒展的基座相呼應,不然就會顯得上重下輕。比如,一幅作品中只有一筆超粗筆畫,或超大文字,你會感到似乎不協調了,破壞整體的美,如果再安排幾處同樣的筆畫或文字,就會防止出現這種視覺排斥。同時,這樣的呼應不僅可以形成書法的節奏感,而且也能防止觀賞者的'目光凝滯在那孤筆上,而引導觀賞者目光的有序流動。這正是整體性審美效果的需求,因為區域性總是為全域性服務的。這樣的意識,是最基本的審美意識。園林考慮的借景,雕塑考慮的環境,都追求的不正是這樣的整體性審美效果嗎?因此,任何時候整體性審美是第一性的。曾岸在《維納斯的斷臂正向我們昭示著……》一文,舉過一個整體性審美的例子:“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二行書’的《祭侄文稿》,渾厚剛勁,筆勢沉著,歷來備受推崇。然而我們第一次面對這一力作,也許會大失所望:且不論書作結體的隨心所欲,佈局的粗率倉猝,用筆用墨的不守‘法度’,單是書幅中那一團團塗誤的墨塊,就令人不得不皺皺眉頭。然而,當我們反覆觀賞,尤其是讀懂書作文字內容,再聯絡書作的創作背景,將書作的內容和形式作為一個整體來觀賞,我們就會幡然醒悟:原來,正是口述‘不足’,成就了顏魯公這一‘曠世奇書’。我們不正是透過這一條條‘不足’,才得以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傾注在書作中的情感力量嗎?《祭侄文稿》的字裡行間活脫脫有一個鬚髮怒張、肝腸寸斷的顏魯公在啊!”
在書作中,對比的雙方是否必須勢均力敵呢?其實未必如此。當對比的雙方突出一方時,那另一方就是反襯的因素了。那突出的一方,就決定了整幅書作的情調了。比如突出粗筆,以表現氣勢;突出疏筆,以表現寧靜;突出直筆,以表現剛正,等等。孫過庭曾說書法“達其性情,形其哀樂“,唐代文豪韓愈在《送高閒上人序》中評論張旭的狂草說:“喜怒、窘窮、憂悲、愉快、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於心、必於草書焉發之”。這些都離不開對比的不同應用。具體來看,大家知道,我們欣賞書法的目光,總是順著文字的順序而流動的,因此在對比中,先顯示對比的一方,便會首先在欣賞者的心理形成某種感受定勢,如欹正對比,入筆就是幾個欹側的字,給人一種動感、活潑、自由之感,在這樣的文字氛圍中,書寫一兩個端正的字,就會打破這種氛圍而失衡,卻反襯得那活潑更具有生機,同時“正”後再“欹”,也突出了“正”的藝術魅力。但“欹”的量,必定會決定整幅書作的質,也即情調。這讓我們聯想到日本著名的俳聖松尾芭蕉,那只有十七個字的俳句古體詩:“寂靜的池塘,青蛙驀然跳進去,水的聲音呀!”這不也是對比的妙用嗎?
書法的對比,是一種形式性的對比,但形式更具有永恆性,更能超越世俗、超越時空,並且有更大的聯想或想象空間。有人說書法形式,沒有具體的形象,才會蘊含著無限的形象。是的,鮮明具有單一性,朦朧具有無限性,這和老子所說“大象無形”是一致的。這樣的傑出書作,我們以潛意識來欣賞,會有不可言說的美感;我們以顯意識來欣賞,會有一個個壯美或優美的想象或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