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穀加工工具散文

五穀加工工具散文

  進得故居,樓上擱置的那個半成品推,使我想起祖輩們在生產力落後、生產工具極其簡單的年代為生活奔波的辛勤勞作和酸楚的往事來。這些五穀加工工具,大致分為扮桶、推〈含篩、風車〉、碾、碓、磨五大類,這些簡單的工具,我小時或成年時都使用過,操作雖不是很熟練,但能悟出其的構造或製作程式來,於是現於筆端,權當閒聊罷了。

  一、扮桶

  在六、七十年代裡,那時搞集體,我見過生產隊裡幾個扮桶上書有同治、宣統、洪憲年間製作的扮桶,可見使用時間是比較長的。扮桶為竹木結構,桶是一個長方體稜臺,下窄上寬,杉木拼制,五個面,長2m,寬1.2m,高0.8m,底面為長方形,其餘四個面是兩個等腰梯形。在朝上的四個角處各裝有一個拉手,底面正中兩旁各五寸寬的地方分別裝上一根勻稱的木條,一來用於固定底板,二來推動扮桶時可減少地面受阻的面積。在上方的三週邊沿插上一張竹製的整體“篾席”,用來阻擋穀粒不飛到桶外。脫粒板是竹木結構,先用雜木製成一個長方形框,靠上端那根方大約1.5m長,下端方1m長,中間用十二根寬度一寸、厚度5mm的篾片拴著,這些篾片是側橫著,朝上的一面被削成刀口,穀粒、高粱、小麥,一打在上面就脫落下來。稻穀一般就割就扮,因為穀粒一成熟就容易脫落,若是高粱、小麥、大豆之類的物品,就必須曬乾後再來扮,這樣粗糙的殼和杆就不會混在一起,容易分離。解放後到分田到戶,扮桶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稻穀成熟時,人工開鐮,將稻穗一紮一紮地等對的碼成垛,將配好裝置的扮桶拉到對垛中間,兩人操作,扮完一垛就將桶拉動一下,週而復始地把稻穀扮完。夏割時,稻田裡還有水,扮桶在裡面拉動阻力很小,若是割晚稻時,稻田全是乾的,拉動扮桶的阻力就大得多。收完晚稻,人們就將扮桶搽上桐油,放在乾躁的地方防腐。七十年代末,隊裡購置兩臺腳踏式打稻機,扮桶基本上閒置起來了,八十年代分田到戶,打稻機不夠用,又將扮桶派上用場。可現在不一樣了,大多有了電動式打稻機,有的有小型收割機,扮桶就成了歷史……

  二、推

  故居樓上擱置的那個推,是從老屋裡搬上來的。這個半成品推,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父親請一篾匠扎制的。那時或早些年就有碾米機了,其實我老屋下廳那座推也還可以用,只不過是時間長了點,推出來的穀糠比較碎,米中含谷量太多罷了。因此,這個半成品推未能製成。

  推,是學名,家鄉人常叫作壘〈不知是不是這個字〉子.它的結構是篾木土結構。先用兩節雜木交叉垂直成“十”字架,在“十”字架下端埠處裝上四條斜腿,“十”字架垂直中心點裝上一根長七寸直徑為3cm左右的上似圓臺下似圓柱的軸,軸是很光滑的,一般用油茶樹枝製成。在“十”字架上套上一個上似圓臺[直徑為45cm和60cm],下似圓柱形[直徑60cm]的篾制籠,底端用籠伸出的寬篾片將“十”字架空隙織滿,篾籠圓柱約50cm高,連線20cm高的圓臺;在圓柱為20cm高處鋸斷,形成兩個部分。將20cm高度的圓柱套在“十”字架上,這就是推的下部分;推的上部分是30cm高的圓柱連線20cm高的圓臺,再將兩部分吻合形成一個推。在上部分10cm處各留一個空隙裝上一根長約80cm扁形木製的橫檔;橫檔兩端各鑽一個直徑為1cm的小孔,叫鉤孔;橫檔正中有個3cm左右的孔對接套著下部分那根軸。毛坯製成後,就開始填充壘子泥;壘子泥是一種特殊的泥,不是隨地就有,它具有較強的粘性、韌性,抗折抗皺強度大,雖是人工以米湯和泥拌制,卻能收到不開裂、耐壓、耐磨的效果。先在下半部填上一層一層的壘子泥,每填一層就用棒槌抖緊,最上一層稍微緊一下,就插上一些硬雜木片;這些雜木片一般是長方體,即長2寸、寬一寸、厚2mm,用雜木片排列成行,以軸為中心將圓面等分割成若干個全等的扇形幾何圖案,然後再將散泥填滿槌緊。上部分製作過程是:先將篾籠圓臺形小端用一個直徑為43cm高約30cm呈圓錐形的樹杆支住,將上部分倒過來,用壘子泥往裡面塞滿並槌緊,快到平面時,同樣插上一些長方體雜木片,將圓面等分割若干個全等扇形幾何圖案,並槌緊;再又翻過來,拿開圓錐形木頭,將這端槌緊,適當補充一些泥,錘成一個光滑的弧形面。圓錐形尖端那部分其實就是一個漏孔,圓錐形大頭這端是一個空間,用來盛穀子的。推制好後,再在房樑上釘顆釘,釘上懸掛一根雙繩,用一根長約1.8m的'樹杆製成一個壘耙勾(在尾端0.6m處將樹杆彎成九十度,首端裝上一個6寸長的手柄,尾端再裝上一個鐵製的鉤),用繩子拴住壘耙勾的手柄,鐵鉤插入上部分橫檔中任一勾孔,雙手攆住壘耙勾的手柄,在繩子的牽引下,順時針或逆時針作圓周運動。

  推的工藝流程是:將曬乾好的穀子倒入圓臺的空間裡,推作圓周運動時,穀子經過漏孔流到推的下部分圓平面上,經下部分固定的硬木片和上部分運動的硬木片相互摩擦齒合,將穀子進行分離——米和糠。若是摩擦時間長了,兩個圓平面上的硬木片和泥都磨光了,穀粒得不到齒合就不會破開,因此,在推谷前,先將軸的上端用刀剮上一圈或幾圈,軸一小上部分就容易落下,兩個圓平面就容易齒合,推出來的米含谷量相應地少多了。穀子推好後,用風車將糠吹去,再用篩把穀粒篩出,剩下的就是白花花的大米了。現在雖然用碾米機破谷省事多了,但是碾糯谷釀酒就不如推了,因為推出的糯米那皮質不會損壞,釀出的酒粘性不足,格外好喝。

  三、碾

  碾,是五穀深加工的一種工具。它是鐵木石結構,具體分為三大部分∶碾槽、碾墩、碾架。碾槽是取一段2.4m長直徑為0.6m的雜木樹幹,鋸去上下的弧面,在下部兩端各裝上兩條腿,從上部正中挖一個長2m寬0.2m象上弦月一樣船形槽,正中深度達0.4m,兩端也有0.1m深。鐵匠根據弧形的大小鍛制一些厚為2毫米長為0.2米象瓦形一樣的弧形鐵片,每個弧鐵片正中各留兩個釘孔,將弧形鐵片挨個地排列在槽內,用釘拴在孔內,弧鐵片就牢牢地固定在槽內。碾墩由三部分構成,碾輪是鐵質,直徑為0.4米,厚度為2釐米,正中拴一根固定的長約16釐米的中心軸。在中心軸上方卡上一根高為2.3米直徑為0.2米的圓木柱,圓木柱下端鋸一個口子,正好卡住鐵輪軸,然後拴上鐵栓;圓木柱自下往上0.8米處鑿一個方孔,將一根長約2.5米左右稍帶弧形的木方插入方孔並拴牢,方的兩端各裝上一個手柄;再將一個高度為0.2米直徑為0.7米重量為一百多斤的圓石塊的正中心鑽一個直徑為0.21米的圓孔,把圓木柱的上端插入石圓孔直至木方的上方,再把碾墩豎起來,圓石塊就穩穩當當地坐在方的上端。碾架是用四根直徑為0.2米高為2.5

  米的木柱做成一個連線的固定的方架,用一塊比較厚的雜木板兩端削成圓軸插入連線的木方內,在厚雜木板正中心鑿一個直徑為0.25米的圓孔。三大部分都制好後,再將其拼起來,先把碾槽橫躺地面,把碾架架在槽的上空,將碾墩上端插入碾架的雜木圓孔內,碾墩的下端碾輪套入碾槽內。

  碾的工藝流程很簡單,將要粉碎的五穀倒入槽內,拉著手柄前後推動,碾輪在槽內週而復始地滾動著,將五穀碾成粉末,時而用棒翻動被碾物。家鄉那時只有四臺碾車,逢年過節要做粑粑、圓宵之類的五穀雜糧時,碾車幾乎沒得空。現在有了粉碎機雖然方便,但物理碾壓的粉末比機碎的粉末好象要細膩可口些,不知那幾臺碾車現在何處,我渴望得到它……

  四、碓

  碓,是一種舂米的工具,它是木石結構,也是鍛鍊下肢的運動器材。

  碓,由兩部分構成即石臼缸和踏木套。石臼缸,是取一坨方形花崗岩石,邊長大概是0.7米,在方石正中自上而下鑿一個直徑為0.5米和0.15米的圓臺,深度為0.5米,石材必須是花崗岩類的堅硬物。踏木套,是取一段長2.1米寬厚都是0.3米方雜木,先在首端0.4米處用斧將方木削成圓形,再在1.4米處裝上一根橫軸,1.4米處至2.1米處之間削成一個厚為12釐米的平板面,踏木套就分為三部分:頭部、身軀、尾端。頭部就是首端,在頭部正中鑿一方孔,裝上一根長約0.8米呈圓臺形的碓錘,圓臺形的小端朝下,在小端的平面上鑿雕一個厚為2釐米的十字架,並用一張薄白鐵板將下端包住,用錘子敲十字架的空位,白鐵皮也呈現出一個十字架,再把白鐵皮包緊碓錘,並用鐵釘拴牢。身軀就是0.4米至1.4米處之間,先削圓削小象一個脖頸,再往後稍微削粗一點象一個腹部,在1.4米處前後削得更粗一些象臀部,在臀部處裝上一根大約1米左右的橫軸;尾端就是那塊平板,也叫踏腳板。再用兩塊厚為0.1米高為0.4米寬為0.3米的青石板鑿刻成“u”字形軸套。全部制好後就來安裝了。

  先在碓屋的一個頂角處(離牆面0.5米寬)地面挖一個邊長為0.7米的正方體坑,將石臼缸埋在這個坑內,把“u”字形青石板軸套埋在1.4米處的兩旁,“u”字的最低處離地面要有15釐米高,再在1.4米處後挖一個深度為0.2米長為0.7米寬為0.3米的坑,稱作踏板坑。將踏板套的橫軸放入“u”字軸套內,這架碓就算制好了。

  在腳踏板的上方橫樑上拴一根粗繩,用來扶手平衡身體。

  踏碓是用腳,蹬一下踏腳板,首端就昂起頭來,腳一離開踏腳板,頭就低下去了,碓錘就重重地砸在石臼缸的底部,其實就是卡在“u”字形裡那根軸為支點的槓桿原理。

  將曬乾的稻穀或浸溼的米、高梁、小麥放入石臼碓裡踏碎,是件很辛苦的事。因為石臼缸底部容積小,往往會結成塊,因此,人們用一塊金屬瓢,瓢的尾端裝上一杆長約兩米的小木棒,一邊踏碓一邊用長棒瓢翻拌;在踏得很累時,會用兩人來踏,一般是三人操作,兩人踏一人篩,篩出的粗顆粒繼續踏碎,週而復始,直至踏成細末為止。

  五、磨

  家鄉的磨與北方的磨是不同的。北方的磨很大很笨,它是由一個固定的磨盤和一個大滾筒組成,用驢或人跟著磨盤轉動進行推拉,而我們南方的磨較小,只是手工勞作而已。

  磨,是石木結構。它是由兩個磨盤和一個漏斗組成。磨盤是選堅硬的石材製成,一般是花崗岩石;先選兩坨直徑為50釐米的毛圓石,把它們鑿刻成圓柱體,一塊為20釐米厚,一塊為30釐米厚,兩塊都鑿成圓平面;在厚度為20釐米的石塊的正中心鑽一個直徑為3釐米深度為10釐米的孔,在孔裡擠入一根長20釐米的硬木軸,軸在平面上凸出也有10釐米高,用刀把軸上端剮小一點,再以軸為中心、圓心角為6度的平面上鑿刻成若干個全等的扇形幾何圖案,鑿刻印深度不小於3㎜,並且要邊高邊低。在厚度為30釐米的石塊的底面正中心同樣鑽一個大小相同的孔,這個孔就叫軸套,同樣鑿刻成大小相同若干個全等的扇形幾何圖案;再把它翻過來,把正面鑿刻成一個弧形平面,類似一個大石碟,在離中心軸套10釐米處鑽一個直徑為6釐米深度為30釐米的圓孔,這個孔叫做進食孔;再在側面任一處的正中心鑿刻一個邊長深度都為7釐米的方孔,在方孔裡擠入一個“L”型的手柄並尖緊,這樣兩個磨盤就算製成了。漏斗是由四根高度為80釐米的木方和一些連線方做成一個邊長為60釐米的方架,在方架的上部放入一個邊長為70釐米和45釐米高度為30釐米的正稜臺,小端朝下,並緊緊地卡在方架內,形成一個上寬下窄的漏斗。再用一根長約1.2米的扁木方製成一個推鉤,在扁木方尾端鑽一個直徑為5釐米的圓孔即鉤孔,首端裝上一根5寸長的橫檔即手柄;再把上磨盤“L”型方手柄的上端刨成直徑為4.5釐米圓柄,在放磨的地方橫樑上懸掛一根雙繩。一切都制好了就待安裝。

  把漏斗放在一個光線比較充足靠牆的地方,將厚度為20釐米的下磨盤擱在漏斗四個梯形斜面上,並用木尖塞緊固定,將厚度為30釐米的上磨盤的軸套套入下磨盤的中心軸,再把推鉤的鉤孔套入“L”型的手柄裡,雙繩套入推鉤的橫檔上,在繩子的牽引下,手握著推鉤順時針或逆時針作圓周運動,磨的工作原理與推相同。

  家鄉的磨大都磨一些帶水劑的五穀雜糧,幹劑的難以漏出;在磨之前,將被磨物用水浸透,然後用適量的瓢剜入進食孔內,邊推邊剜,磨盤底下便流磨液,經漏斗流入底下的大盆內。一人磨比較費勁,左手攆著“L”型手柄推拉,右手剜料;兩人磨加上推鉤輔助就省了很大的力。老家用石磨磨大豆,做出來的豆腐細膩格外好吃,現在我們吃的豆腐總比不上石磨豆腐。

  寫完這篇文章後,我總感覺不象散文,好象是五穀加工工具製作的理論文章,這些散落在民間的石匠、木匠、蔑匠、鐵匠不知道根據什麼理論製出多麼精巧的工具,也許他們的製作理論已在腦中默化潛移,沒有具體化罷了。那麼這篇文章就當作他們的實踐彙集或者理論的補充吧……

  早些時候聽堂弟說,那些五穀加工工具早就不見了。我想,如果能將它們收藏起來,不僅僅是對先祖們因生活而使用這些工具的羨慕,而且對這些工具的深函文化的研究起到一定作用,更啟迪後輩承傳先祖的精神。既然不見了,要想回憶它們或想體驗它們就看看這篇文章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