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巴格達勞務記憶抒情散文

父親的巴格達勞務記憶抒情散文

  題記:伊拉克所處的兩河流域,是世界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這個神奇的國度既擁有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和極為豐富的油氣資源,也曾飽受戰火與硝煙的洗禮,更見證了中國石油管道建設者首次出國務工的艱辛與榮耀。

  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1981年1月29日,管道局獲得了伊拉克巴格達市供水管道工程勞務服務專案的承包權,實現了國外管道工程市場零的突破。此後的兩年多時間裡,千餘名管道局職工進駐巴格達,憑藉艱苦奮鬥、迎難而上的工作作風和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團隊精神,圓滿完成了勞務任務,為中國管道專業施工隊伍贏得了國際聲譽,也為日後在國際市場上開疆拓土打響了第一槍。

  1981年6月至1983年7月,我的父親有幸參與了那次勞務服務。儘管37年過去了,父親如數家珍般的講述和他的那本泛黃的“巴格達勞務日記”,仍像放映機一般,將他當年在異國他鄉工作生活的點滴片斷一幕幕呈現在我眼前。

  1981年6月13日晚10點半,北京國際機場,父親和30多名同事一起,乘坐中國民航北京至倫敦的班機開始了首次出國之旅。那個年代,坐飛機對於普通國人來說還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而坐飛機出國更是難以想象。據父親講,當時一位同事因為從未坐過飛機,以為空乘人員發給他的溼紙巾是口香糖,便大嚼特嚼起來,結果鬧出了笑話。

  經加沙、迪拜、安曼轉機和休整,父親一行耗時36個小時終於飛抵巴格達上空。當時正值半夜,遠處出現一片亮光,好似繁星熠熠生輝,此行的終點――薩達姆國際機場就要到了。不一會兒,飛機開始在機場上空盤旋,腳下的那片燈光也愈發明亮,密密麻麻,宛如晶瑩璀璨的寶石鑲嵌在碩大無邊的黑色天鵝絨上。巴格達機場的夜景竟是如此出乎意料地美麗。讚歎之餘,父親不禁想起乘坐夜航班機俯瞰北京國際機場的情景,所見的只有零零落落、昏暗微弱的燈光。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即便是首都的國際機場,基礎建設仍顯得相對滯後。

  抵達巴格達後,管道局職工全部被安排在卡德米亞區一個並不起眼的營地裡,住的是簡易的鐵皮房,八人一間,但有空調,屋內狠涼快。伙食不錯,不僅有雞肉、魚肉、牛肉和土豆、豆角等各種蔬菜,還每天提供四餐飯。營地裡除了中國工人,還有巴基斯坦和泰國工人。

  初到國外,凡事新鮮。但由於身處異域,且兩伊戰事正酣,單位對職工的紀律要求非常嚴格:外出必須經過批准,且必須結伴同行,速去速歸,回來報告;經常開會,傳達新情況、新精神,明確各種注意事項和風紀規定。

  父親和同事們在巴格達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那個年代,管道工程建設的很多環節都依靠人工作業,管溝開挖靠人工、管道對口靠人工,一些裝置物資的運送也要靠人拉肩扛,施工過程的艱辛可想而知。父親什麼重活累活都幹過,裝水泥、綁鋼筋、抬預製件,常常是連續工作幾小時不休息,手上磨破的血泡跟勞保手套粘連在一起,摘手套時鑽心的疼,肩頭硌爛皮肉的疼痛更是讓人夜不能寐。

  伊拉克屬於中東沙漠氣候,每年從四月份開始就進入夏季,一直持續到十月份,酷熱而漫長,其中最熱的是七八兩個月。據父親講,他們夏季施工時40多度的氣溫是家常便飯,最高溫曾達到47度。毒辣的`太陽和乾燥的熱風似乎要掠走地表的一切水分,但施工現場卻沒有一棵樹,沒有一片乘涼的樹蔭,大家只能無遮無擋地暴露在烈日下工作,所有工人都被曬脫了幾層皮,身上火燒火燎的疼,而且都黑得像剛從煤堆裡刨出來一樣。父親每隔幾分鐘便喝一次水,但工作的八小時裡卻常常不需要上一趟廁所;一天不知幾身大汗,工裝上衣都被汗水泡糟了。父親曾在工地附近的路邊看到一匹死馬,死去多日卻不腐,因為它死後很快就被驕陽曬透、被熱風吹乾了,成了一具皮包骨頭的乾屍。

  面對繁重的工作和艱苦惡劣的施工條件,我們的參建職工卻從不叫苦喊累,從不怨天尤人,仍然揮汗如雨、一絲不苟地勞作。沒有人知道他們流了多少汗,受了多少累,遭了多少罪,連外國工頭也對我們中國管道工人吃苦耐勞的韌勁和任勞任怨的隱忍所感動,不禁豎起大拇指:“Chinaeseworkers,verygood!”。

  父親對我說,他們當時的想法很單純——既來之則安之,再苦再累也要盡職盡責地堅守到最後,圓滿完成工作任務,絕不能辜負祖國、企業的重託和親人的期望!父親堅定的話語,讓我體會到老一輩管道人不僅憑藉鋼筋鐵骨和頑強意志搭建起中國管道聯通世界的橋樑,更為新一代管道人詮釋了管道精神的真正內涵。

  在承受這樣辛苦、繁重的勞動的同時,職工們還會不時被兩伊戰爭緊張而恐怖氣氛所折磨。一天,父親正在和一名同事一起綁鋼筋,突然聽到噗的一聲悶響,身邊兩三米處頓時騰起一片塵土,走近一看,原來是一顆流彈墜落在了地面上,兩人不禁嚇得渾身冷汗。

  還有一次,父親和同事們下班乘車返回營地途中,看到巴格達市區的高大建築和底格里斯河大橋上都安裝了高射機槍;一條大街被戒嚴了,很多載著導彈、大炮和士兵的重型卡車疾速駛過,一派大戰在即、劍拔弩張的架勢。戰爭的陰霾霎時籠罩了大家的內心。

  最驚心動魄的一次經歷,發生在1982年7月21日。那天,父親和一幫同事正在工作。突然,從不同方向響起了刺耳的防空警報,緊接著,工地北面上空響起了爆豆般的機關炮聲,明亮的火球不停閃爍,一團團黑煙在空中飄散。大家匆忙扔下工具躲進工地的沙堆裡。說時遲那時快,一架伊朗戰鬥機從遠處低空飛來,大家都以為空襲即將來臨,一個個恐懼到了極點。好在,並沒有炸彈落下,大家只是虛驚一場。

  在這種身心俱疲的環境中,能給勞務人員帶來最大慰籍的就是家書。遠離故土親人的人都有“家書抵萬金”之感,但對於身處異國他鄉、在幾乎與世隔絕的環境中複製生活的人來說,家書之寶貴何止抵萬金,簡直就是金不換。父親回憶說,當時的通訊手段非常落後,與親人唯一的聯絡方式只有郵寄一個月左右才能送達的信件,大家也只能將對親人的深切思念和殷殷叮囑寄託在字裡行間了。父親講,對於當時的勞務人員來說,最難熬的是期盼家書,最喜悅的是收到家書,最沮喪的是沒有自己的家書。

  當年父親這批出國務工人員在國外是沒有工資的,而能讓他們實實在在看到的勞動所得,就是當時國內市場稀缺的進口“八大件”。據父親講,當時單位給職工發了《出國人員進出口免稅商品登記證》,每半年限在中國出國人員服務公司購置一定數量的大、小件免稅商品。大件包括彩電、洗衣機、電冰箱、收錄機等,小件包括手錶、縫紉機、電風扇、計算器等。每次訂貨都會給大家帶來莫大的幸福和喜悅,因為這是對他們辛勤工作和艱苦付出的回報。由於在伊工作時間較長,父親掙到了兩套進口“八大件”,自用一套,送給祖父祖母姑姑等親人一套。按照父親的話講,在改革開放之初那個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我家率先邁進了“現代化”。而這其中浸透了多少汗水和鄉愁,只有父親自己最知曉。

  往事如煙,歲月如歌。37載韶華流逝,父親那批赴伊務工人員都已由風華正茂的小夥兒步入了花甲之年。正如一首民歌裡唱到的:“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它是用了青春的血液來澆灌。”不是嗎?當年父輩管道人在異國他鄉奉獻青春、揮灑汗水,不僅為國家的改革開放和企業的發展壯大創造了寶貴的外匯,還為國家贏得了榮譽,為企業開拓了市場。他們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中國管道工人”本色,勾勒出一幅幅可歌可泣的人生畫卷,亦成為所有參建職工永生難忘之回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