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遊天府之國散文

重遊天府之國散文

  我是二十年前就去四川遊玩過的,那回由於去的時間倉促,去了後只到九寨溝等幾個名氣大的景點轉了轉。近些年,聽去四川遊玩的朋友回來說,成都市現在很繁華的,特別是九寨溝等景點,地震後經過當地政府的進一步修繕,很是值得再去一看。於是,今年八月,適逢一雙兒女休假,便帶著妻子兒女及小外孫,再次去親近了一下天府之國。

  我們是從西安坐高鐵直達成都的。成都市其實是一座旅遊休閒城市,氣候條件十分宜人。一說到四川人們總會讓人想到“少不入川,老不出川”這麼一句話。“少不入川”說的就是這裡的人們習慣過著一種悠閒的生活,不攀不比,量力而行。“吃點麻辣燙,打點小麻將,喝點跟斗酒,看點歪錄影”是絕大部分成都青年人的生活寫照。因此年少來到四川就怕會受到環境的影響而消磨意志、不思進取。“老不出川”則是指成都適合居住的優美環境和宜人的氣候條件,年紀稍大的人都不會選擇離開家鄉。成都屬盆地,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在16度至18度之間。這裡日照時間短,雨水多,生活在這裡的女人幾乎不要化妝品就能擁有一身水嫩的肌膚,在成都是很少看到有大型化妝品店的。成都最出名好吃莫過於麻辣燙了,我們在世紀新城路選擇了一家叫“蜀九香麻辣燙”火鍋店,來到店裡已是座無虛席,樓上樓下40多桌全已坐滿,我們在那兒足足等了一小時才排上隊,可見火鍋店生意之紅火和成都人生活之悠閒。

  來到四川,女兒安排我們第一站便是向九寨溝進發。九寨溝在四川的北部,距離成都400多公里,途經汶川、茂縣、松潘、九寨四個縣。通往九寨溝的路沿著岷江逆流而上,一路一江夾在兩山之間,坐在車內從車窗往外看除了高山還是高山,你幾乎看不到頭頂的藍天白雲。就這樣車在這長長的山溝溝足足走了一整天。當我們到達岷江源頭時,岷江我是可以一步跨過去了,而此時海拔已達3200米,我們行旅袋中所帶的真空包裝食品全部都因氣壓高給爆裂了。公路峽長、高山險峻,如有一處山體塌方,就會造成山外進不去、山裡出不來的可怕場面。

  第二天一早我們便進溝領略九寨溝的神奇。九寨溝景區成“Y”型,三條溝風景各異,只要你踏進九寨溝,你就會被這裡的景色所迷戀。九寨溝最吸引我的是那美得出奇的水,這裡的水或碧綠或墨綠或淺綠或淡綠,有的綠得高雅,有的綠得深沉,有的綠得張揚,有的綠得嫵媚。路的兩旁各種各樣的鮮花點綴在青山綠水間,走在九寨溝的畫卷裡,不時會下起一場雨,高原的雨來得痛快去得也痛快,山雨過後陣陣涼風徐徐吹來,你會發現原來在這兒夏天也可以這樣清涼。九寨溝一年四季都是美景,春天的九寨美得含蓄,夏天的九寨美得熱烈,秋天的九寨美得深沉,而冬天的九寨又美得聖潔。如果把春夏的九寨比作是一位妙齡少女,風情萬種楚楚動人,那麼秋冬的九寨就有如一位高貴的少婦,顯得音容華貴氣質非凡。九寨溝的美只有來了才知她美在那兒,“黃山歸來不看山,九寨歸來不看水”我覺得一點也不誇張。

  當我們來都江堰,我們被這偉大的工程所震撼。公元前256年,李冰任蜀郡都時,他透過反覆的'調研,利用岷江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和水勢,築“魚嘴”分流,鑿“寶瓶口”引水溉田,立石人觀測水位,從而建立了都江堰這座舉世矚目,造福千秋的水利工程。因為都江堰的修建,岷江由此變害為利,成都平原終成“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的“天府之國”,由此也孕育出成都平原厚重繁榮的文化和精緻閒適的生活。

  都江堰的修建是十分困難的,由於當時生產工具落後,整個工程從初期的鑿寶瓶口引水到築魚嘴分流,足足用了28年時間才基本完成,李冰也因修此工程花去他畢生的精力。課本中我們知道李冰父子修都江堰的故事,其實李冰是沒有兒子的,只因古代傳統中“不孝有三,無後乃大”的思想觀念,後來人們為了紀念李冰的豐功偉績,美化李冰的完美形象,李冰父子修都江堰的故事就留傳開了。我想這也是對當時千千萬萬上陣修建都江堰的父子兵們的一種紀念吧。

  樂山城地處四川南部,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匯處,由於其優越的地理位置,使樂山成為古代水陸要衝,是成都連線外界的重要通道,也是“西南絲稠之路”的重要驛站,為岷江流哉經濟文化重鎮之一,史稱“山川秀髮,商賈喧鬧”。來到樂山我們參觀了世界文化遺產“樂山大佛”。樂山大佛與樂山城隔江相望,她雕鑿在岷江南岸凌雲山棲霞峰臨江峭上,又名凌雲大佛,為彌勒佛坐像,是唐代摩巖造像的藝術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樂山大佛相傳也是為消減岷江水患,由唐代僧人海通和尚募集人力物力修建而成。動工於唐玄宗開元元年(731年),完工於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年)歷時九十年,工程極其浩大艱鉅。俗謂“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大佛身高71米,肩寬28米,頭高14.7米,耳長7米,鼻長5.6米。耳朵中間可並立二人,腳背上可圍坐100餘人。

  在四川我們還遊了峨眉山等,遊玩時間雖短,但巴山蜀水之美印象很深,巴蜀之行充滿風險,但巴蜀山水也誘人追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