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山上酸棗樹散文

鳳凰山上酸棗樹散文

  在孟津鳳凰山,在漫山遍野的塄頭上,生長著一種植物,鐵枝綠葉,隨風搖曳,這便是圪針,也就是酸棗樹了。

  鳳凰山的酸棗樹,生命力極強,山風一吹,發出錚錚之音,每到春暖花開的季節,春風吹過,蒼老的乾枝頓換綠裝,漫山遍開細碎黃花,清香瀰漫,蜜蜂飛舞。到了秋天,滿樹的酸棗紅綠相間,嘟嘟嚕嚕,壓彎枝頭。

  自從鳳凰山開發成省級森林公園以來,這裡的酸棗也成了山中一寶,秋天一到,三五成群的遊客在遊玩的同時,也會順手從路邊的塄頭上採摘下酸棗來品嚐,吃在嘴裡,甜在心間,歡歌笑語,灑下一片。

  去年深秋,我開車帶女兒和外孫女到山上游玩,路邊的酸棗雖然不多,卻是紅透。我女兒拿手機拍了照,上傳到微信,鮮紅的野果,引來網友驚羨,不住追問“這是哪裡”?

  我這月初到苗圃上工,這裡還沒有成蔭的'大樹,勞動之間小棲,只能坐在塄頭的酸棗樹下,望著這枝繁葉茂的酸棗樹,突然有了一種要改變它的衝動,我想把它們嫁接成大棗。幾年之後,這裡將會成為棗園,以後再在這裡歇息,就能品嚐到自己的勞動成果。

  鳳凰山鍾靈毓秀,人傑地靈。鳳凰山的酸棗樹紮根塄頭,凡且鄙,歷經風霜雨雪,暑侵寒欺,依然枝葉繁茂,生生不息。

  鳳凰山人有著酸棗樹一樣的身軀與性格。他們獨守這一方天地,鐵臂揮鋤,開荒育苗、植樹造林,用自己的雙手修建四座蓄水池、兩條環山公路,把條條水管引到森林公園範圍內的田間地頭,才使今天的森林公園初具規模。他們像酸棗樹一樣紮根山中,不畏嚴寒酷暑,枝頭累累結碩果,留得酸甜於世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