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擴雄州城散文
巧擴雄州城散文
雄州是北宋北部與遼國相接的邊境城市,宋遼訂立“澶淵之盟”後,雙方罷戰講和。知州李允則為了防範遼軍入侵,仍不放鬆戒備,計劃擴筑北城,可城外北門人口眾多,有很多民居,讓老百姓搬遷的'話,阻力很大,加之宋遼雙方在盟約中規定“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城隍。”違反和約可能因此會惹出麻煩。遼強宋弱,公開築城,遼軍有可能尋釁滋事,引發軍事衝突。怎樣才能既擴築了北城,讓百姓主動搬遷,又不會引起遼國的過分反應呢?李允則為此苦苦思索了很長一段時間。
雄州北門外原來有一座供奉“泰山真君”的道觀,平日善信眾多,香火旺盛。這天李允則讓人用白銀鑄造了一個大香爐,放在道觀裡,也不派一兵一卒去守衛。幾天之後,這個銀香爐被人偷走,李允則派人四處張榜,懸賞捉拿盜賊,過了一段時間還沒有抓到盜賊,就對外宣稱道觀裡近期屢次遭遇劫匪,損失嚴重,為了加強治安,得修築一道牆把東嶽行館圍起來,
於是下令軍民捐資出力修築防盜牆,短短的幾天時間,在遼國人的眼皮底下雄州北城築成,而且沒有引起遼人的疑心,雄州城於是成為與遼國對峙抗衡的防禦堡壘。對此,當時就有人評價說:“計策用得著,敵人就歸休;計策用不著,自己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