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縣石鐘山導遊詞
湖口縣石鐘山導遊詞
湖口石鐘山位於鄱陽湖出口長江南岸,屬湖口縣雙鍾鎮,位於鎮南的叫上石鐘山,位於鎮北的叫下石鐘山,相對高度只有50多米。石鐘山歷史悠久,其得名由來,據北魏酈道元說,是微風鼓浪,水石相搏,其聲若鍾;唐李渤則在深潭上發現兩塊巨石相擊之聲,清脆而高亢,故名石鍾。
為解決此謎,北宋文學家蘇軾親自乘舟考察,發現絕 壁下都是洞穴和石縫,風浪衝擊洞穴,發出鐘鳴般的聲響,謎底終於揭開了。
蘇軾為此寫下了千古名篇《石鐘山記》,石鐘山就更名揚中外了。關於石鐘山來歷還有一些民間神話傳說:天上玉皇大帝建造靈宵寶殿,用九華山白玉石雕刻了兩口玉石神鍾,命力士下凡搬運,力士騰雲駕霧,肩挑雙鍾,途經鄱陽湖與長江匯合處上空時,因貪看景色,不覺神鍾脫肩落地,一在鄱陽湖畔,一在長江之濱,因而才有上、下石鐘山之分。鄱湖長江,煙波浩渺,湖光山色,風景宜人,而石鐘山上又山臨水、水繞山,素有小蓬萊”之雅稱。
渾濁的'長江水滾滾東流,浩翰清澈的鄱陽湖水北流長江,清濁分明,合流近50華里而不混。兩座鐘山又以下鐘山較勝,山上怪石林立,江邊石洞眾多,歷史上早已成為旅遊勝地,亭臺樓閣,迴廊曲折,名篇手書,古蹟甚多。主要名勝古蹟有懷念蘇東坡月夜泛舟探石鐘山的懷蘇亭、紀念晉代田園詩人陶淵明棄官歸田的歸去亭及江天一覽亭、半山亭、鎖江亭、臨江塔、紺園、船廳、報慈禪林、太平天國遺壘、同根樹等三十餘處。
石鐘山不僅風景秀麗,而且地勢險要,素有江湖鎖鑰”之稱,自古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在此曾發生過多次大戰,如元末朱元璋和陳友諒之戰、太平天國石達開與曾國藩之戰等,現仍存有太平軍營房壁壘遺址——太平遺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