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古城的導遊詞
山海關古城的導遊詞
山海關古城專案的建築風格為明清樣式仿古建築,以一層為主,二層為輔。牆柱體彩畫以蘇軾彩畫為主,少量為旋子彩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山海關古城的導遊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山海關古城的導遊詞1:
山海關為河北省秦皇島市的一個市轄區,地處河北省東北隅,遼西走廊的西端,秦皇島市東北部。東部和北部與遼寧省綏中縣接壤,西部與秦皇島市海港區毗鄰,西北部與河北省撫寧縣相接,南襟渤海與遼東、山東半島隔海相望。東西橫距18.30公里,南北縱距16.92公里。《臨榆縣誌》載:“明洪武十四年,魏國公徐達建關設衛,屯兵五千,去舊榆關六十里,因山海而為關,謂之山海關”。在山與海之間8平方公里的平原地帶,自古就成為聯絡華北平原與東北平原的交通要道,素有“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之稱。古往近來,滄海桑田,山海關區境域的歸屬,變遷頻仍。商代,地屬孤竹國。春秋時期,屬北燕孤竹。戰國時期屬北平郡。秦代,地屬遼西部。西漢時期,地屬幽州遼西郡臨榆縣。三過時期,地屬魏幽州遼西郡臨榆縣。西晉時期,地屬幽州遼西郡臨榆。東晉十六過時期,先後屬前燕遼西郡,前秦遼西郡,後燕遼西郡,北燕冀州遼西郡。南北朝時期,地屬平州北平郡。
隋代,地屬北平郡臨榆宮(關)。唐代,地屬河北道平州臨榆縣,石城縣聯榆關(又名臨閭關)。五代十國時期,地屬契丹中京大定府隰州海濱縣。遼代,地屬中京道遷州遷民縣。金代,地屬遷州。元代,地屬遼陽行省大寧路瑞州遷民鎮。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置山海衛,地屬京師永平府。清代,乾隆二年(1737)撤山海衛,置臨榆縣,山海關為縣治所在地,地屬永平府。民國2年(1913),地屬直隸省渤海道臨榆縣,翌年改為津海道臨榆縣。民國17年(1928),地屬河北省臨榆縣。民國24年(1935),地屬偽冀動防共自治政府臨榆縣。民過34年(1945)9月,地屬冀熱遼區16專區臨榆縣。民過37年(1948)年11月27日,山海關解放,地屬河北省秦榆縣,山海關建辦事處。民國38年(1949)4月21日,歸屬遼西省,建山海關市。1952年7月山海關市劃歸河北省。1953年3月,山海關撤市建區,屬河北省秦皇島市。1958年4月,屬河北省唐山專區秦皇島市。1983年5月,屬河北省秦皇島市。
海關是名冠古今的名勝之地,她以長城為主體,以古城為核心,在南起老龍頭、北止九門口,全長26公里的長城線上,分佈有129座城堡、關隘、敵臺、城臺、烽火臺和墩臺,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長城防禦體系。山海關關城的東西兩側各建有羅城,南北又建有翼城,形成前拱後衛,左輔右弼防禦格局。山海關古城(即城中城)主要指山海關關城和東羅城,總佔地面積150萬平方米,其中關城佔地面積126萬平方米,東羅城佔地面積24萬平方米。東羅城系山海關關城的前衛城,是關城城防的重要組成部分,始建於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翌年竣工。城周長2040米,設東、南、北三門,東門之上建有兩層城樓,南北門之上建有單層城樓。
東南、東北轉角之處建有角樓。建城用磚多模印“萬曆十二年真定營造”、“萬曆十二年灤州造”等11種銘文,被專家評定為價值非常高的文物城。城外東南北三面設有護城河。明代建有關帝廟、天齊廟等廟宇及“遼海咽喉坊”,“華夷坊”等牌坊;清早期建有放關公廳。羅城城牆除區域性破損外,大部較完整。山海關古城是明萬里長城東部起點的第一座重要關隘,在明長城沿線上千座大大小小的險關要隘中,山海、居庸、嘉峪三關名冠古今,而這三大名關之中,山海關又雄踞其首,因此稱之為“天下第一關”。她的軍事重鎮之地位,在長城各關口中絕無僅有。這些著名的文物古蹟已經成為山海關一筆寶貴的財富。
山海關古城的'導遊詞2:
我們一下火車,便奔向號稱“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城門樓走去。“天下第一關”果然名不虛傳,城牆高聳巍峨,我和爸爸沿著跑道走了四五分鐘才登上城門樓。我在城門樓上的展廳內,看到古代勞動人民使用簡陋的工具,居然能建成雄偉的萬里長城。可見古代的勞動人民是多麼富有智慧呀!我站在城門樓上極目遠眺,這座帶著濃郁的燕、趙文化的古城儲存得依然完好。導遊說:“為了儲存這座古城的風貌,居民沒有在城內增建高大建築物,即使修建房屋也是採用青磚綠瓦起脊建築,可謂古色古香。”
城門樓上給我印象最深的建築是“窗戶上帶孔”的那個建築——箭樓。箭樓除了門那面都有一排排“窗戶”。說是窗戶,可沒有玻璃,全是木質結構!而且“木頭窗戶”上還都有一個個孔。這“窗戶”是幹什麼用的呢?導遊阿姨彷彿明白我的心思,對我說“這個建築叫鎮東樓,俗稱箭樓。”並指著上面的一個個小孔說:“小孔可以向外射箭。即能有利的保護自己,又能居高臨下地射傷敵人。”來到山海關遊玩的人,觀海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在那碧波萬頃的海面上,時不時地捲起一層層波浪,拍打著岸邊的礁石。海風吹在我的臉上,不免有一絲涼意。
對於山海關這座依山傍水的古城,山尤為主要。往北看,是重重疊疊的燕山山脈。萬里長城彷彿一條巨龍,盤踞那逶迤陡峭的山脈之上。啊,山海關,這號稱天下第一關的雄關!山、海、關三景連成了一幅奇妙而秀美的“工筆畫”!
山海關古城的導遊詞3:
史料記載,山海關自公元1381年建關設衛,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自古即為我國的軍事重鎮。
山海關的城池,周長約4公里,是一座小城,整個城池與長城相連,以城為關。城高14米,厚7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門,並有多種古代的防禦建築,是一座防禦體系比較完整的城關,有“天下第一關”之稱。以威武雄壯的“天下第一關”箭樓為主體,輔以靖邊樓。臨閭樓。牧營樓、威遠堂、甕城,東羅城、長城博物館等長城建築,向遊客展示了中國古代城防建築風格。
天下第一關景區以山海關城為中心,它包括山海關城、東羅城以及“天下第一關”城樓、靖邊樓、牧營樓、臨閭樓和長城博物館等。山海關是一座文化古城,明代城牆建築基本完好,主要街道和小巷,大部保留原樣,特別是儲存眾多的仍有一批四合院民居使得古城更加典雅古樸。使古城最為增色的是關城東門,,聳立長城之上,雄視四野。登上城樓二樓,可俯視山海關城全貌及關外的原野。北望,遙見角山長城的雄姿;南邊的大海也朦朧可見。天下第一關城樓南北,還有靖邊樓、牧營樓和臨閭樓等建築。漫步在萬里長城之上,會使你感受到我們祖先的偉大和炎黃子孫的非凡智慧。
山海關景區內名勝古蹟薈萃、風光旖旎、氣候宜人,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古城和旅遊避暑勝地,區內有開發和觀賞價值的名勝古蹟達90多處。2000年,山海關景區被評為第一批4A級旅遊景區;2001年,國務院下文將秦皇島市山海關區正式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山海關旅遊景區以長城為主線,形成了“老龍頭”、“孟姜女廟”、“角山”、“天下第一關”、“長壽山”、“燕塞湖”六大風景區,全部對中外遊客開放,是國內外著名的旅遊區。其中:山海關長城匯聚了中國古長城之精華。明萬里長城的東起點老龍頭,長城與大海交匯,碧海金沙,天開海嶽,氣勢磅礴,馳名中外的“天下第一關”雄關高聳,素有“京師屏翰、遼左咽喉”之稱;角山長城蜿蜒,烽臺險峻、風景如畫,這裡“榆關八景”中的“山寺雨晴,瑞蓮捧日”及奇妙的“棲賢佛光”,吸引了眾多的遊客。孟姜女廟,演繹著中國民間傳說——姜女尋夫的動人故事。中國北方最大的天然花崗岩石洞——懸陽洞,奇窟異石,泉水潺潺,宛如世外桃源。塞外明珠燕塞湖,美不勝收。
天下第一關"幾個字,為明代著名書法家蕭顯所書,相傳,最後的"一"字,不是一起寫上去的,而是書者將蘸滿墨汁的拋向空中點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