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是有代價的散文
自由是有代價的散文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埃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在2017年的歲末,品讀陶淵明先生的這首詩,真的有一種別樣的感觸瀰漫心頭。
如今,自己也有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再也不用被八小時的工作禁錮了,再也不用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了。但是,這樣的自由是有代價的,而且代價是巨大的,那就是用失去一份固定的工作,固定的收入來獲得的。從2017年開始,自己就要自謀職業,自謀生路的來養活自己。自己用了幾十年的工資卡從此以後再也不會有工資進賬了。這就是自由換來的代價。這份自由給人的感覺有幾分沉重和無奈,有幾分失落和苦澀。
世事無常,人生難料,今生根本沒有想到過自己會失業,會自己解決未來的養老問題。如今,這一切都變成現實,世事真的無常。
人是一個非常奇怪的動物,得到了覺得不以為然,失去了才覺得得來不易,才覺得有一點可惜。對自己來說,失去帶來的傷痛根本不值得一提,因為早就對這份職業不寄於多大的希望,只是得過且過的熬日子,混的退休就了了,沒想到來的這麼快,有點出乎意料之外罷了。好在自由是自己羨慕已久的生活方式,如今,無常的世事不安常理的讓這一切提前到了,自己也就坦然的接受了。雖然未來自由自在的生活並不是想象中那麼簡單,但是自己接受了。
嵇康撫琴,阮籍斗酒。自己沒有古之士人狂妄自大、放浪形骸的萬丈豪氣,也沒有文章蓋古的千古才氣。自己只是一個略懂文采的市井小民,無所事事之時,將自己的所想所思寄語方塊字,壘成一篇篇自嘲自解的所謂的文章,以打發凡人無聊的時光。所思所想所寫所議根本不足以登大雅之堂,只能束之高閣獨自玩弄。
有時忍不住問自己,一介鄉野草夫,衣食住行溫飽足矣,何苦自尋煩惱,舞文弄墨,純粹是吃飽了撐的,浪費時間。然而,追逐了半世的過自由自在生活的`夢想,就是希望能夠在自由的生活中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做了,即使一事無成,也足以告慰餘生。如今,這樣的生活就這樣出現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就這樣開始了。
“少年聽雨閣樓上,紅燭昏羅幛。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關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不由自主的又想起了這首詞。少年生活在一個貧窮的年代,壯年生活在一個大變革沒有規則的年代,這是自己半世生活的寫照。好在靠著少年的勤奮好學前半生沒有為衣食住行所困,雖然有點艱難,還算過的衣食無憂。
人生不過百年。若以百年論,無論怎麼算都已經過去了一半還多,雖然已經“鬢已星星也”,但怎樣過好未來自由自在的生活才是生活的全部。活著就要輕鬆快樂的活著,還得引用陶朱公那句詩“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見心明性,放下自己也許才能過的更好。世上沒有嚼來之食,一切都是有代價的,自由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