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大學電氣專業實習生實踐報告
2018大學電氣專業實習生實踐報告
金工實習是工科院校大多數專業學生必不可少的實踐性教學環節。作為電氣專業的學生,我們當然不可避免地要經過這一環節。是苦是樂?是喜是憂?是有趣還是無聊?箇中滋味,只有金工實習過的同學才能體味出來。
數控車床
與普通車床相比,同是車床,數控車床的優勢是不言而喻的!數控車床是數字程式控制車床的簡稱,它集通用性好的萬能型車床、加工精度高的精密型車床和加工效率高的專用型車床的特點於一身,是國內使用量最大、覆蓋面最廣的一種數控車床。數控機床主要透過數控裝置和伺服系統來實現數碼操控——它們就好象車床的大腦和雙手,是數控車床區別於普通車床的最大特點。可能因為自己是讀計算機的緣故,所以我對數控車床透過程式設計來控制車床加工感到特別的親切,上手特別的快。之前擔心的耐性和準確性問題消失得無影無蹤:只要有嚴密準確的思維,輸入正確的程式,車床就會執行相應的操作,完全不用擔心人為的差錯,而且數控車床還可以加工輪廓形狀特別複雜或難於控制尺寸的迴轉體零件——如果是透過普通車床來應付它們的話,普通車床將會顯得那麼的無力。由此,我不禁聯想到,現代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我們大學生的肩上更有著不可推卸的重責!科技,將為我們帶來日新月異的變化!
鍛工
鍛工,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打鐵。第一次打鐵就要把一塊8釐米長的方形鐵條打成4釐米長的鐵塊,而且要保持有稜有角,可真辛苦。當拿起重重的鐵錘,狠狠的往鐵上面敲的時候,便會想起《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真的很有那種意境啊!當鐵的溫度間在電爐中上升到800到1300攝氏度的時候,鐵會變得通紅,這時便真的應該"趁熱打鐵",不然等鐵變成暗紅的時候,即使力氣花得多大,鐵也不見得有什麼變形了,那就是白費力氣了。在開始的時候我們用的.力氣比較大,總覺得自己力大無窮,但在鐵塊漸漸扁下去的同時,我們的手也慢慢覺得痠痛,不得不停了下來。這時,老師過來給我們做了特別指導。原來,當鐵餅接近要求的厚度時,用力便要小一些,並且在整個過程中要注意鐵錘的錘面要與鐵塊的正上面平行,這們打出來的鐵才會正,另外有一點就是要在打造的過程中要不時把鐵塊擺平打。打鐵力大心細,特別要注意不被燙傷。當工件在水中冷卻而冒起熱氣時,我們的肩膀和手腕已經酸得不得了,整個人好象散架了一樣。老師開玩笑道:"你們大學生就應該多參加這種鍛鍊鍛鍊你們的體魄和精神。"我們看著自己做出來的工件,夠方夠正的,心裡不禁暗暗贊同老師的話:我們要鍛鍊我們的體魄,將來成為支撐祖國建設的一根韌鋼!
鉗工
鉗工工廠裝置較為簡單,因為多數都是人工體力勞動。在這一天內,為了讓我們熟悉鉗工基本的工作操作以及鍛鍊我們的動手能力與意志,我們要做一枚m12的螺母。從劇斷鐵柱到銼磨平行平面,從打孔到擰螺紋,件件不是輕鬆的活。單看老師演示時,我們都已經目瞪口呆,可能嗎,莫非要上演鐵杵磨成針的現代版?
由於時間關係,老師也沒多說什麼,就是介紹了一下臺虎鉗,銼刀和鋸的使用方法,然後就叫我們用鐵棒為材料加工一個M12的六角螺母,要把螺母的上下兩面用銼刀挫平,還要挫出六個側面,當然還要鑽孔,最後還要倒六個30度的角。聽完我的心裡就咯噔了一下,這要做多久才可以把一段鐵棒加工成螺母啊!首先是把鐵棒的一面挫平,把坑坑窪窪的表面挫平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掌握正確的方法才行,關鍵就是要使銼刀的運動保持水平,這要靠在挫削過程中逐漸調整兩手的壓力才能達到。在挫削的過程中,還要要不時的用角尺來檢驗是否已經挫平。挫好了一個端面,接下來更艱苦工作就是鋸鐵了。要用手鋸鋸下10mm的一段鐵,同樣,要有一定的方法,用右手握柄左手扶弓,推力和壓力的大小主要由右手掌握,注意左手的壓力不要太大,站立的姿勢是身體正前方與臺虎鉗中心線成大約45度角,右腳與臺虎鉗中心線成75度角,左腳與臺虎鉗中心線成30度角。用正確的方法才能既省力又提高效率。鋸完後,接著挫另一個端面,兩面都比較平的時候就可以加工螺母的六個側面了,工具同樣是銼刀。幹了三個多小時,總算把六個面馬馬虎虎的加工出來了,由於時間關係,不能接著鑽孔了,就這樣把我們的"作業"交上去了。
其實一開始,老師就告訴我們今天來實習的目的一個是練手藝,因為鉗工主要就是靠手工加工,另一個就是體驗生活。雖然下午乾的的確比較辛苦,但心裡面還是挺充實的!
焊接
焊接是透過加熱或加壓(或兩者並用),並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焊體形成原子間結合的一種加工方法。聽了老師的介紹,我才知道目前60%-70%的金屬出廠後還要經過焊接(再加工)才能使用。由此可見焊接在工業生產中應用之廣泛。焊接方法種類很多,而我們要學習的僅僅是熔化焊中使用最廣泛的兩種——電焊和氣焊。
電焊可謂是金工實習的所有工種中最驚險最刺激的一項。光是焊接時的高溫就足以使人恐懼不已。幸好有防護面罩、手套和腳套的保護,我們才不那麼怕。我想只要按照操作要求去做,肯定就不會出現問題的。
首先在一塊舊鐵板上練習電焊。基本動作要領我們都知道,但操作起來手卻不聽使喚。一開始,不是引弧時不能引燃,就是運條時速度控制得不好,焊痕斷斷續續,連我們自己都覺得太難看。這樣的作品怎能拿得出手呢?但我們並不因此就氣餒,而是繼續練習。我們三個人配合默契,幾個回合練習下來,技藝有了明顯的提高。
我們正練得起勁,老師佈置了一道作業——將兩根鐵棒焊起來。我看了看評分標
準,不禁咋舌:按照剛才練的效果來看,我只能達到B的水平。但這絲毫不影響我的信心。
真正考驗我們的時刻到了。我首先把兩根鐵棒並排放在桌子上,接著在鐵板上引弧,逐漸過渡到鐵棒上,將兩根鐵棒的兩端焊緊,然後才從頭至尾地運條。由於運條到鐵棒中間的時候速度快了一點,以至於留下了一條約5mm長的裂縫。我原以為再用電弧焊一下這個地方就可以了,沒想到補焊的地方與之前焊的很不協調。於是我向指導老師請教,他告訴我可以再將整條焊條焊一遍,這樣看起來就比較整齊了。我照他說的去做,發現果然比剛才焊的好看多了。
金工結束了,雖然只有10天的時間,我們卻好像經歷了換過10份工作的日子,這種滋味,會讓每一個離開它的人有種留念的感覺。
回望之,車工者,連臉上都沾了油,刀屑飛濺;鉗工者,滿手上長出了繭和泡,汗水淋漓。知道現在我常常想到在土地上耕種的農民,在工地上揮汗的工人,在邊防守衛的戰士,我體會到生活的艱辛,心中油然而生一種力量。
雖然說不上絕頂漂亮,但滿意的碩果隨汗而生:螺母,六稜柱,雕塑等等,一份付出,一份收穫,興奮之餘萌生了意外的興趣,興趣推動了自主性,實踐和探究性,我們遂漸地變得輕車熟路,機車飛快地轉,銼刀平穩地磨,轉磨出了汗水和成果,轉磨出了智慧和創新,也轉磨出了甘辛和堅韌,無形中匯成了共同的口號:"辦實事,做貢獻,受教育,長才幹。"
此次金工實習使我們學到了很多書中無法學到的東西。它使我們懂得觀察生活,勇於探究生活,也為我們多方面去認識和了解生活提供了一個契機。它是生活的一種動力,促進我們知、情、意、行的形成和協調的發展,幫助自我完善。
任何理論和知識只有與實習相結合,才能發揮出作用。而作為思想可塑性大的我們,不能單純地依靠書本,還必須到實踐中檢驗、鍛鍊、創新。去培養科學的精神,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行為,健康的心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時,我們還在懷念充滿成就感的金工實習,它充實了我們的知識,使我們懂得操控機床,車零件,使我們懂得鉗和銼。至此,心中總一句言簡義深的話"紙上得來終覺淺,投身實踐覽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