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區位與城市體系練習題
城市區位與城市體系練習題
一、單選題
1、城市區位受自然條件影響正確的是( )
①我國南方城市多臨江而建 ②青藏高原城市多建在河谷地區
③西北地區城市多建在綠洲上 ④我國北方城市位於鐵路公路沿線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③④
2、有關地形與城市區位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河流為城市增加一道風景線 ② 沿河分佈城市多建在河谷地區
③ 河流是城市主要水源 ④ 河流便利的水運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A 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氣候對城市的影響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過幹或過溼,一般不利與城市的發展
B由於城市人口密度大,數量大,需水多,所以城市最好建在雨水充沛的熱帶雨林地區
C世界城市主要分佈與氣溫適中的中高緯地區
D在我國的西北部乾旱、半乾旱地區,由於氣候條件非常惡劣,所以沒有大城市的分佈
4、揚州、濟寧等城市的興衰是因為( )
①氣候異常變化而變得惡劣 ②無節制開採礦產資源而枯竭
③大運河的淤塞而不能通航 ④海上運輸發展和京滬鐵路的建成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5、有關交通與城市區位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世界上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一般都建在主要交通幹線上
B沿河海、鐵路幹線、高速公路可形成軸線
C不同交通時代,城市產生的區位相同
D一地區交通線的興衰會對城市的分佈及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
6、有關政治因素對城市區位影響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作為政治中心城市一般也會為區域的經濟中心,進一步促進城市的發展
B目前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首都,都是本國最大的城市
C1998年6月10日,哈撒克斯坦首都遷往阿斯塔納,必將促進該城市的發展
D我國曆史時期,著名的古都也是當時國內最大的城市
7、對現代城市區位影響已經很弱的因素有( )
A軍事和宗教 B政治和軍事
C自然資源和交通 D科技和旅遊
8、以石油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城市有( )
A鞍山、包頭 C大同、撫順
B曼切斯特、伯明翰 D阿伯丁、大慶
二、雙選題
1、下列因果關係敘述正確的是( )
A自然地理條件決定著城市的形成和發展
B大多數城市要求有 適度的降水和適中的氣溫,所以世界城市要求有適度的降水和適中的氣溫,所以城市多數集中在臨海邊緣地帶
C熱帶地區城市因低地悶熱居住條件不利,所以熱帶沒有城市
D河運是古代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至今河流對城址的選擇影響很大
2、下列人口在100萬以上的特大城市區位在我國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的是( )
A烏魯木齊、齊齊哈爾 B 長春、西安
C包頭蘭州 D 太原、西安
3、有關城市區位臨河分佈原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城市聚落是工業生產非常集中的地方,需要大量的工業用水
B有利於城市發展水產養殖,供應城市的水產品需求
C有利於解決城市人口的生活用水需要
D有利於將產生、生活廢水排入河中
4、影響下列城市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是氣候的是( )
A 我國南方城市區位多位於沿河地帶
B我國東南部地區城市密度大於西北部地區
C山西省汾河河谷地地區城市
D世界中低緯的沿海地區是城市主要的分佈地區
5、下列城市既是該國或該地區的行政中心,又是該國或該地區的經濟中心的是( )
A中國的北京 B美國的華盛頓 C唐朝的西安 D巴西的巴西利亞
三、綜合題
1、讀課本長江三角洲地區中心城市的輻射圖2-2-8
①說說該城市帶的名稱及該城市帶的優越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
②大城市帶的出現,對於地區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會帶來哪些影響?
2、閱讀材料後回答問題
材料一:2000年1月19日至22日,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在京召開西部地區開發會議,會議強調要不失時機推薦西部大開發,這不僅是西部地區的大事,也是東部地區和全國的大事。
材料二:19世紀30年代,美國興起了西進運動,中部大草原被破壞,造成了頻繁的 “黑風暴”,颳走了50億噸的塵土。
材料三:我國西部地區圖
(1)西部的特大城市在西部經濟開發中的地位和作用是( )
A擁有雄厚的物質基礎、較高的科學技術水平和社會經濟效益,是西部開發的支柱
B是利用本地資源發展起來的重工業基地和交通樞紐
C是大中城市與鄉鎮聯絡的紐帶
D 可就近吸收農村勞動力,是工農結合、城鄉結合的紐帶和當地經濟、文化、科技教育中心
(2 )我國西部開發的歷史由來已久,最早在川西南、貴州、雲南設郡縣對其進行行政管理與開發的是( )
A西漢—漢武帝 B蜀—諸葛亮 C 秦—秦始皇 D唐—唐太宗
(4)19世紀30年代美國中西部頻繁出現“黑風暴”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從哲學角度分析,我國的西部開發中要重視環保建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