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制史平時作業及答案
中國法制史平時作業及答案
中國法制史平時作業 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十分) 1.夏有亂政,而作。
4.在商朝,_商王_ 掌握最高的立法權和司法權。
5.西周統治者在刑事立法方面提出_義刑義殺和明德慎罰_的指導思想。 6.__誥__是西周最高統治者對諸侯和下級官吏的訓話。 7.公元前594年,魯宣公十五年“_初稅畝_ ”,魯國開始實行按畝受稅。 8.竹刑為鄭國_鄧析_所私造,並無法律效力,後被國家認可才具有法律效力。9.秦以_身高___確定責任年齡。
10.秦朝審訊後,作出判決並“_讀鞫_”。
二、 選擇題(含單選和多選,每題2分,共20分) 1.( A )是法的最初形態。
A 刑 B 法 C律 D式 2.贖刑制度始於(A )。
A 夏 B商 C西周 D春秋 3.在商朝,參與司法偽託神意斷罪的是(B )。 A 商王 B卜者 C司寇 D貴族 4.奴隸社會的五刑包括(ABD )。
A 墨、劓 B 大辟 C 孥、戮 D宮、刖 5.西周奴隸社會中,買賣兵器、珍異之物稱之為( D )。 A 傅別 B 左券 C 質 D劑 6.西周有關婚姻解除的規定有( A )。
A 七去 B 三不去 C 八辟 D 六禮 7.在中國歷史上首次公佈成文法的是(D )。
A 鄧析 B 叔向 C 孔子 D 子產 8.商殃第一次變法的主要內容有(ABCD)。
A 連坐法 B 獎勵告奸 C 獎勵農業生產 D 獎勵軍工(功) 9.律自( D ) 始。
A 夏 B 商 C 西周 D 秦 10.秦朝的法律形式有( ABCD )。
A 律、令 B 式 C 法律問答 D 廷行事
三、名詞解釋(每題4分,共16分)
1.醢
答:古代的.一種酷刑,把人殺死後剁成肉醬。 2.六禮
答:古代在確立婚姻過程中的六種禮儀,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3.鑄刑書
答:春秋 時代 鄭 晉 等國實行法治,把刑法條文鑄刻在鼎上。 4.昏、黑、賊、殺
答:是夏朝的一種法律制度。已惡而掠美者為昏;貪以敗官為墨;殺人不忌為賊。凡此三罪者,依照夏朝的法律要處以死刑。 四、問答題(每小題7分,共28分) 1.簡述西周定罪量刑的若干原則。
一、老幼犯罪減免處罰的原則;二、區分過失、故意,偶犯、慣犯的原則;三、區分罪犯動機善惡,靈活用刑的原則;四、罪疑從赦;五、刑法世輕世重。
2.簡述商朝繼承製度。
商朝的繼承製度主要在王位繼承方面。商朝建立初期,實行兄終弟及,到武乙之後,輔以父死子繼。商朝在實行父死子繼以後到了商朝末期又逐漸實行了嫡長繼承製
3.簡述《法經》的主要內容,階級本質極其歷史意義。
它是中國第一部比較系統的封建法典。戰國李悝總結春秋以來各諸侯國的立法經驗編纂。《法經》分盜法、賊法、囚法、捕法、雜法、具法六篇。李悝以為“王者之政莫急於盜賊”,故將盜法、賊法列於六篇之首。盜賊需逮捕囚禁,所以囚法、捕法主要是用以懲辦盜賊的法律。雜法是對輕狡、越城、博戲、借假不廉、淫穢、逾制行為的懲處。具法是關於刑罰的加重和減輕的法律。《法經》基本上是一部諸法合體而以刑為主的刑法和刑事訴訟法典,其歷史意義在於:它初步確立了封建法制的基本原則和體系,對當時各國立法及後世封建社會的立法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法經》對當時封建經濟的形成和鞏固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4.簡述秦朝的立法指導思想。
一、法令由一統。全國實行統一的法律,最高立法權屬於皇帝。二、事皆決於法。秦朝建立後,以此作為指導思想,加強封建立法,做到凡事“皆有法式”,制定了各種法律。三、以刑殺為威。主要表現在法網嚴密、嚴刑重罰、濫施刑罰三個方面。
五、論述題(每小題13分,共26分)
1.論述戰國時期新興地主階級立法指導思想。 答:(1)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不論是誰,只要違法犯罪,都要按法律論罪處刑。取消了舊奴隸主貴族在法律上享受的特權,開始打破了奴隸制“刑不上大夫”的壁壘。 (2)法者,編著之圖籍,設之於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