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學對人生價值的追求》閱讀練習題

《 儒學對人生價值的追求》閱讀練習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儒學對人生價值的追求 餘翔林

  中國的知識分子歷來有憂國憂民和追求道德高尚、完美人格的傳統。對社會的理想則期盼著“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為了實現這一追求,甚至坦然於“朝聞道,夕死可矣”!其境界躍然紙上,這是儒學的精神力量。3.C儒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價值集中體現在道德理想上,核心思想是對“義利”“恕道”等問題的哲學思辨,有許多合理的成分。

  孔子歷來主張“君子義以上”“見利思義”,這裡的“義”指的是社會的道德原則和規範,也包括人自身心中的倫理觀念。這在《禮記》中就是“天下為公”,在孟子就是“捨生而取義”,1.C在宋代的程朱理學就是“存天理,滅人慾”。其說法各異,但本質都是把人的道德精神看作最高價值。文中“利”一般指私利,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早期儒學整體上雖然把道德看作最高價值,但卻沒有否定利益,在主次上提倡“重義輕利”,而不是像理學把“義”與“利”完全對立起來。儒家的義利觀沒有排斥人類為追求富裕的生活而從事的社會功利活動,而是把熙熙攘攘的人生兩隻船(名與利)引入“仁”的航道,用“愛人”“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來教化人們實踐高尚的道德。儒學的'義利觀在強調人的精神需求主導地位的同時,承認物質需求的合理性,點破了精神需要與物質需要的相互依存關係,避免了片面性。

  儒學的價值觀中第二個重要問題就是“恕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就是“恕道”,也是“仁”的外延。“恕道”主要是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為滿足人們和諧的人際關係的需求提供方法。所謂“恕道”,就是推己及人,用現代語言說就是“換位思考”。有了利益要想到與人分享,不可乘人之危落井下石。真正的“恕道”做起來是很難的,因為一切人事的悲哀在於人們與別人相處時,不肯吃虧,不能抑制自己的私慾。儒家的“恕道”正是針對人性的這一缺陷,教化人們要一視同仁,這樣才有社會的和諧,才能實現“仁”的道德理想。儒家的思想體系是講入世和經世的,這與道家的隱退哲學和佛家的出世哲學截然不同,因此儒學的道德倫理在涉及人與社會關係的問題上,十分重視獻身和參與,重視功成名就,即“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則成為歷史上的知識分子達到內聖外王人生境界的苦旅,亦是他們實現濟世救民、富國強兵的理想途徑。這裡“修身”是基礎,“齊家”則是初步的實踐,2.D能把家管理得整齊有序的人才有可能去實現治國、平天下的抱負。可以說“修、棄、治、平”是3.C千百年來儒家人生追求的最高理想,對中國士大夫階層的思想文化有重大影響,它展現了知識分子價值設計中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相結合的境界。

  (節選自《冬夜遐想----科學與人生隨筆》,有刪改)

  1.下列關於“儒學的價值追求”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儒學價值觀核心思想是對“義利”“恕道”進行思辨,主張“以義為上”“見利思義”和推己及人。

  B.把人的道德精神看作最高價值,用“愛人”“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來教化人們實踐高尚的道德。C.剋制自己的私慾,存天理,滅人慾,教化人們一視同仁,追求社會和諧,實現“仁”的道德理想。

  D.講究入世和經世,重視獻身和參與社會,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追求的最高理想。

  C(存天理,滅人慾,只是宋朝程朱理學的主張,儒家的價值追求並不排斥合理的物質追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儒學的精神力量是巨大的,中國的知識分子歷來憂國憂民,為最求道德的高尚、完美的人格,能夠“朝聞道,夕死可矣”。

  B.“君子義以為上”“見利思義”,強調人的精神需求占主導地位,物質需求為次,明確了精神需要與物質需要的相互依存關係。

  C.“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實質就是推己及人,與現代人提倡的“換位思考”本質上是一致的,都重視利益分享,成人之美。

  D.“修身”是歷史上的知識分子實現濟世救民理想的基礎,“齊家”則是他們初步的實踐,能夠齊家者才能夠去治國、平天下。

  D(文中說的是“能把家管理得整齊有序的人才有可能去實現治國、平天下的抱負”)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儒家的義利觀對於校正當今部分人重物質輕精神、重經濟輕文化的急功近利的傾向,對於重建今天的道德文明仍然有著重要的作用。

  B.儒家“恕道”能為滿足人們和諧的人際關係的需求提供方法,對我們今天加強集體主義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有著重要的意義。

  C.儒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千百年來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知識分子的人生追求。今天,它仍然是我們奠定科學人生觀的基礎。

  D.儒學對人生價值的追求展現了知識分子價值設計中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相結合的境界,能給當代知識分子完成時代使命積極的啟示。

  C(文中說儒學對“義利”“恕道”的哲學思辨有許多合理的成分,言下之意就是也有許多不合理的成分,只能說儒學對於我們奠定科學的人生觀有指導作用,不能說是我們奠定科學人生觀的基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