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群和群落》單元練習題

《種群和群落》單元練習題

  1(萊蕪市2012屆高三上學期期末).以下關於群落演替的敘述,錯誤的是

  A.生態系統的恢復力穩定性越小,群落演替越慢

  B.在群落演替過程中群落的物種組成不斷髮生變化

  C.生物與非生物因素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可導致群落演替

  D.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內無競爭現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內競爭明顯

  2(安師大附中2012屆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 我國西南橫斷山區被公認為全球生物多樣性的關鍵地區,不同海拔區域蝶類物種多樣性研究結果見下表。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垂直帶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海拔<1000 2000="" 2500="" 3000="" 3500="">3500

  植被型別 熱帶季雨林 常綠闊葉林 常綠落葉混交林 針闊混交林 針葉林 高寒灌叢草甸

  蝶類種數 349 452 201 136 125 100

  A.不同垂直帶的植被型別差異是群落演替的結果

  B.不同垂直帶的植被型別差異反映了群落的空間結構特徵

  C.蝶類物種多樣性與各垂直帶植被型別無關

  D.蝶類物種多樣性與各垂直帶氣候特徵有關

  3(玉溪一中2013屆高二上學期期末).下面是調查雙子葉草本植物種群密度的取樣調查,操作正確的是 ( )①確定調查物件 ②選取樣方 ③計數 ④計算種群密度 ⑤丈量

  A.①→②→③→④ B.①→⑤→④

  C.①→④ D.①→③→②→④

  4(宜賓市四中2013屆高二上學期期末)、如右圖表示有限環境中某一種群增長的曲線。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①K值是環境條件所允許達到的種群數量最大值

  ②在K值時,種群的增長率最大

  ③如果不考慮遷入遷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時出生率等於死亡率

  ④假設這是魚的種群,當種群達到K值時開始捕撈,可持續獲得最高產量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5(宜賓市四中2013屆高二上學期期末)、線蟲與昆蟲病原體被聯合用於害蟲的防治。線蟲首先感染宿主昆蟲,然後細菌從線蟲中逃出、繁殖,並殺死宿主,最後線蟲以分解中的蟲體為食。這一事實說明( )

  A.可以利用有害生物的天敵和基因工程等措施綜合防治害蟲

  B.有害生物的天敵包括捕食者和寄生物

  C.同一宿主同時可被多種寄生物危害,寄生物本身又可被另一寄生物所寄生

  D.生物防治可以避免害蟲的抗性進化,防止環境汙染

  6(陝西師大附中2013屆高二上學期期末)、諺語“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種間關係是( )

  A.競爭 B.共生 C.寄生 D.捕食

  7(射陽中學2013屆高二上學期期末)、下列關於“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實驗的相關操作,正確的是 ( )

  A.先將培養液滴在血球計數板上,輕蓋蓋玻片防止氣泡產生

  B.培養酵母菌時,必須去除培養液中的溶解氧

  C.早期培養不需取樣,培養後期每天取樣一次

  D.計數時,壓在小方格界線上的酵母菌應計相鄰兩邊及其頂角

  8(射陽中學2013屆高二上學期期末)、下列敘述中,符合種群密度概念的是

  A.一畝水稻的年產量

  B.某地區灰倉鼠每年新增的個體數

  C.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鯽魚的數量

  D.每平方米草地中雜草的數量

  9(東北師大附中2013屆高二上學期期末). 下列有關群落演替的敘述錯誤的是

  A. 群落自然演替是一個群落替代另一個群落的過程

  B. 群落演替過程中種群的基因頻率一般不會發生變化

  C. 在森林遭受火災後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屬於次生演替過程

  D. 人類活動可以使群落按照不同於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進行

  10(望城一中2013屆高二上學期期末).一對夫婦一兩個孩子計算,人口學家統計和預測,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約20—40年,美國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將會相對穩定,德國人口將減少。預測人口的這種增減動態主要決定於

  A.種群數量和密度 B.種群年齡組成

  C.種群性別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11(望城一中2013屆高二上學期期末).調查昆蟲卵的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A.樣方法 B.燈光誘捕法

  C.標誌重捕法 D.樣方法或標誌重捕法

  12(望城一中2013屆高二上學期期末).比較福建武夷山和西伯利亞泰梅爾半島冰原,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武夷山和泰梅爾半島冰原的群落物種組成明顯不同

  B.泰梅爾半島冰原冰土中的小動物類群豐富度較低

  C.武夷山和泰梅爾半島冰原的群落與各自的氣候環境相適應,不再發生演替

  D.武夷山生態系統比泰梅爾半島冰原生態系統穩定性高

  13(荊州中學2013屆高二上學期期末).下圖表示一個生物群落中甲、乙兩個種群的增長速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甲、乙兩個種群可能為競爭關係,甲的競爭力小於乙,競爭強度:弱→強→弱

  B.t1-t2時間內甲、乙種群呈“S”型增長,甲種群從t2開始出現環境阻力

  C.t2-t3時間內甲種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於死亡率

  D.t3-t5時間內甲、乙兩種群的年齡組成不同

  14(荊州中學2013屆高二上學期期末).下列關於人口數量動態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 人口密度是預測未來人口數量動態變化的主要依據

  B. 生物種群消長的規律完全適用於人口增長的情況

  C. 影響人口數量問題的主要因素是其自然生理基礎,而與社會制約因素無關

  D. 城市人口的劇增是因為遷入率大於遷出率

  15(衡水中學2013屆高二上學期期末). 對生物群落結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垂直結構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B.垂直結構顯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環境資源的能力

  C.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種類在研究土壤中往往也有差別

  D.動物之所以有分層現象,主要與光照有關

  16(遵義四中2013屆高二上學期期末).下列敘述中,不屬於種群空間特徵描述的是

  A.斑馬在草原上成群活動

  B.每毫升河水中有9個大腸桿菌

  C.分佈在遵義四中校園內的桂花

  D.楊樹在公路旁每隔5米種植1棵

  17(遵義四中2013屆高二上學期期末).下列生物群體屬於生物群落的是

  A.一座山上的各種植物、動物、菌類等全部生物

  B.一片森林中的各種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C.一片池塘中的各種水生植物和水生動物

  D.一片草地上的各種雜草等植物和兔、鼠、昆蟲等動物以及各種蘑菇等大型真菌

  18(遵義四中2013屆高二上學期期末).下列有關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影響的表述,哪一項是正確的

  A.人類活動對群落的.影響要遠遠超過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響

  B.人類活動對群落的影響往往都是破壞性的

  C.人類活動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於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進行演替

  D.人類活動可以任意對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係加以控制

  19(深圳市高階中學2013屆高二上學期期末).關於“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的說法錯誤的是

  A.該研究過程是:提出問題→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結論

  B.許多土壤小動物有較強的活動能力,可採用標誌重捕法進行調查

  C.利用小動物的避光避熱性,可採用帶燈罩的熱光源收集樣土中的小動物

  D.取樣時儘量不要破壞環境,並應事先取得有關部門的同意

  20(黃山市2013屆高二上學期期末).下列調查活動或實驗中,實驗所得數值與實際數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A.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中種群數量時,從試管上層液體中吸出培養液計數前沒有振盪試管

  B.調查土壤小動物的豐富度,用誘蟲器採集小動物時沒有開啟電燈

  C.用標記重捕法調查池塘中鯉魚的種群密度時,部分鯉魚身上的標誌物脫落

  D.用樣方法調查草地中的蒲公英的種群密度時,未統計在樣方線上的個體

  21. (綏稜一中2012屆高三上學期期末) 右圖表示接種到一定容積培養液中的酵母菌生長曲線圖,曲線中哪段表示由於有限空間資源的限制使種內鬥爭增加

  A.CD段(增長速度慢)

  B.DE段(速度加快)

  C.EF段(速度加快)

  D.FG段(速度逐漸變慢)

  22(綏稜一中2012屆高三上學期期末)右圖是某一資源動物種群遷入一個適宜環境後增長曲線圖,請回答:

  (1)圖中表示種群數量最大的一點是_______。

  (2)圖中表示種群增長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

  (3)該種群的增長速度由緩慢逐漸加快是在遷入______年後開始的,環境阻力明顯增大是在遷入後______年開始的。

  (1)d (2)b (3)2 6

  23(望城一中2013屆高二上學期期末)下圖表示甲、乙、丙三個種群數量變化,試根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這三個種群構成的食物鏈:

  ___ ____

  (2)種群丙繁殖速度最快是在圖中的哪一點? 。

  AB段繁殖速度受到限制的原因是:

  ① ;

  ② 。

  (3)丙種群在C點時,種群的年齡組成如圖中的___ ______。

  ⑴乙→丙→甲 ⑵D 食物(乙)數量減少 天敵(甲)數量增多 ⑶B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