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概論期末考試複習題
社會學概論期末考試複習題
1、“社會”一詞源於( A )。
A、中國 B、美國 C、英國 D、德國 2、人類社會與動物社會的本質區別是( C )。 A、語言 B、思維 C、勞動 D、直立行走
3、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社會學”這個新名詞。 ( C )
A、《社會學研究》 B、《社會學原理》 C、《實證哲學教程》 D、《社會學方法的規則》
4、中國社會學的起始人是( B )。 A、梁啟超 B、康有為 C、嚴復 D、陳千秋
5、理論社會學又稱( A )。
A.純粹社會學 B、經驗社會學 C、應用社會學 D、教育社會學
6、文化是指( D )。 A.人類創造的物質財富 B、人類學到的科學知識 C、人類遵循的行為規範 D、人類創造的所有財富 7、需要層次論是( D )初次提出的。
A、弗洛伊德 B、萊格 C、米德 D、馬斯洛
8、“工作安定”屬於( B )需要。
A、生理的 B、安全的 C、歸屬與愛的 D、自尊的
9、“得到支援和友愛”屬於哪種需要。( B )
A、安全的 B、歸屬與愛的 C、自尊的 D、自我實現的
10、人的需要的滿足方式和滿足的可能具有( C )。 A、階級性 B、客觀現實性 C、社會制約性 D、自然約束性
11、“鏡中自我”的概念是( B )初次提出的。
A、米德 B、庫利 C、布盧默 D、托馬斯
12、以下哪種活動屬於社會交往。 ( A )
A、朋友談心 B、觀眾看電影 C、顧客的摩肩擦背 D、乘客之間的前擁後擠
13、“不同的社會成員或團體為了各自獲得同一目標而進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是指( B )。 A、衝突 B、競爭 C、合作 D、順應
14、一位業務經理與職員、總經理、其他業務經理等人建立的不同的角色關係叫做( D )。 A、複式角色 B、自致角色 C、實際角色 D、角色叢
15、一個人同時擔當幾種角色對個人的期待發生了矛盾,難以協調,這種現象稱為( B )。 A、角色扮演 B、角色衝突 C、角色中斷 D、角色失敗
16、以下哪一種活動不是集體行為( C )。 A、趕時髦 B、搶購 C、春遊 D、球迷鬧事
17、以下( A )屬於次級社會關係。 A、工作單位中的同事關係 B 、家庭關係 C、地緣關係 D、 血緣關係
18、“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的人生觀是哪種人生觀。( A ) A、享樂主義 B、權力主義 C、悲觀主義 D、樂觀主義
19、從六七歲到十一二歲是兒童思維發展的( B )階段。 A、形式運算 B、具體運算 C、感知運算 D、前運算
20、第二次斷乳是指青少年( B )。
1
A、心理上的矛盾 B、心理上脫離各方面的監護
C、心理上的緊張 D、心理上與父母對立
21、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需要重新走進課堂,拿起書本,這種現象是( D )。 A、再社會化 B、特殊社會化 C、重新社會化 D、繼續社會化
22、與正式組織相比,初級社會群體的主要特徵是( B )。 A、規模小 B、人際關係密切 C、存在長久 D、綜合性功能
23、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組成的家庭是( A )。 A、核心家庭 B、主幹家庭 C、聯合家庭 D、其他家庭
24、由父母和一對已婚子女及孫子女等組成的家庭是( B )。 A、核心家庭 B、主幹家庭 C、聯合家庭 D、其他家庭
25、下列群體屬於初級社會群體的是( D )。
A、同事 B、軍人 C、師生 D、兒童遊戲群體
26、家庭成員的組合形式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關係狀態是( B )。 A、家庭的定義 B、家庭結構 C、家庭作用 D、家庭型別
27、社會組織與外部環境的關係是( A )。
A、交換關係 B、索取關係 C、對立關係 D、奉獻關係
28、管理學家( C )從人性的角度對以往管理模式進行分析,提出了“X理論”和“Y理論”。 A、泰羅 B、法約爾 C、麥格雷戈 D、梅奧
29、注重對人的管理, 以工作任務為中心,具有強烈的任務本位和機械主義色彩的管理思想屬於( B )。
A、家長制 B、古典管理理論 C、行為科學管理理論 D、現代管理理論
30、體現手工作坊的管理方式的管理理論是( A )。
A、家長制 B、古典管理理論 C、行為科學管理理論 D、現代管理理論
31、科層制的最大優點是( C )。
A、能更好地實現社會效益 B、能更快地實現社會效益 C、能更有效地實現組織目標 D、能促進工作積極性
32、中國城鄉發展的理想目標為( D )。
A、城鄉對立 B、縮小城鄉差別 C、農村發展為城市 D、城鄉協調發展
33、人文區位學的分析框架是由( A )最先提出的。
A、芝加哥學派 B、紐約學派 C、華盛頓學派 D、哈佛大學學派
34、結構功能主義的主要人物或功能論的代表人物是( A )。 A、帕森斯 B、斯賓塞 C、庫利 D、丁伯根
35、在發達國家,出現了大城市居民向中小城市和農村遷移的現象,被稱為( B )。 A、過度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郊區化 D、城鄉融合
36、社群有的是自然形成的,有的是人為規定的,這種劃分方法是( C )。 A、按人們的主要活動分類 B、按社群中人群大小分類 C、按社群的形成方式分類 D、按社群地域廣狹分類
37、在農村社群佔支配地位的社會關係是( A )。
A、血緣和地緣關係 B、血緣和業緣關係 C、地緣和業緣關係 D、人緣和地緣關係
38、居民的.組織程度高,組織結構複雜的是( A )。
A、城市社群 B、農村社群 C、郊區 D、城鄉融合區
39、生活居住地處於生產場所的中心的是( D )。
A、城市社群 B、郊區 C、城鄉融合區 D、農村社群
40、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數量不斷增加,城市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稱為( C )。
A、超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城市化 D、過度城市化
41、提出社會分層三個標準的是( C )。 A、米德 B、庫利 C、韋伯 D、托馬斯
42、我國消滅剝削階級採取的政策是( D )。
A、肉體上消滅 B、財產上全部消滅 C、讓其自生自滅 D、針對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政策
43、我國職業分層的基本特點是,職業地位的高低主要取決於( A )。 A、專業化的程度 B、社會聲望的高低 C、職務 D、報酬的高低 44、階級的本質就是( B )。 A、壓迫 B、剝削 C、掠奪 D、強權
45、產生於剩餘產品的出現和私人制的建立的是( A )。 A、階級 B、等級 C、種姓 D、階層
46、剝削和階級的根源是( B )。
A、剩餘產品 B、私有制 C、公有制 D、封建制
47、按照一定的社會集團在一定社會經濟結構中所處地位不同作標準劃分的是( D )。 A、階層 B、等級 C、種姓 D、階級
48、( D )年,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勝利完成,最終消滅了剝削制度。 A、1954 B、1949 C、1960 D、1956 49、醫生、工程技術人員、律師是屬於( D )階層。
A、農民階層 B、工人階層 C、小資產階層 D、知識分子階層
50、整合作用是指( C )。
A、一個社會的整體作用 B、將各部分合在一起 C、各部分協調成為一個整體 D、一個社會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