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能力練習測試題

《孔乙己》能力練習測試題

  一、

  (一)從每組選出注音或字形有錯誤的一項。

  1.A.綽號(chuò) B.孱水(chàn)

  C.頹唐(tǘi) D.拖欠(tuō)

  2.A.薦頭(jiàn) B.蘸水(zhàn)

  C.傷巴(bā) D.侍侯(shì)

  3.A.闊綽(chuò) B.籠罩(lóng)

  C.纏夾(jiā) D.踱步(duó)

  (二)給加點字選擇正確讀音。

  (三)給形近字注音並組詞。

  (四)找出全是形聲字的一組:( )

  A.筍 踱 舀 衫 B.痕 嚷 睜 天

  C.硯 拭 碗 闊 D.顆 指 管 冬

  二、

  (一)下面每組合成詞有一個詞構成方式與別外三個不同,把它找出來,將字母寫在括號裡。

  1.A.發昏 B.隔壁 C.聚集 D.算帳 〔 〕

  2.A.呼吸 B.保健 C.解剖 D.新鮮 〔 〕

  3.A.分辨 B.心得 C.庫存 D.冬至 〔 〕

  4.A.立正 B.瞄準 C.溝通 D.薦頭 〔 〕

  5.A.中秋 B.草繩 C.碟子 D.粉板 〔 〕

  (二)在賓語劃得不對的一句後面“×”

  1.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 )

  2.我才也覺得他的確長久沒有來了。( )

  3.我從十二歲起,便在鎮口的咸亨酒店裡當夥計。( )

  (三)在層次劃得不對或層次關係判斷得不對的一句後面“×”。

  1.外面的短衣主顧,雖然容易說話,ㄧ但嘮嘮叨叨纏夾不清的也很不少。( )

  轉折

  2.幸虧薦頭的情面大,‖辭退不得,ㄧ便改為專管溫酒的一種無聊職務了。( )

  因果 承接

  3.在這些時候,我可以附和著笑,ㄧ掌櫃是決不責備的。( )

  轉折

  三、填寫下表。

  四、看文做題。

  (一)魯鎮酒店的格局,是和別外不同的:都是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櫃檯,櫃裡面預備著熱水,可以隨時溫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銅錢,買一碗酒,——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現在每碗要漲到十文,——靠櫃外站著,熱熱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例可以買一碟鹽煮筍,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幾文,那就能買一樣葷菜,但這些顧客,多是短衣幫,大抵沒有這樣闊綽。只有穿長衫的,才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裡,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1.兩個破折號在文中的作用是:

  2.從小說的三要素來說,這一段屬於 描寫。

  3.這一段的具體內容主要是寫 酒店的兩種酒客:一種是 ,另一種是 。他們喝酒的姿式一 一 ,喝酒的處所一 一 ,下酒物也很不同。

  4.這樣的描寫反映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現實?在小說中有什麼作用?

  (二)看下面這些語段是如何描寫孔乙己的,然後填表。

  1.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鬍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髒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

  2.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

  3.旁人便又問道,“孔乙己,你當真認識字麼?”孔乙己看著問他的人,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他們便接著說道,“你怎的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孔乙己立刻顯出頹唐不安模樣,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

  4.他不回答,對櫃裡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

  5.孔乙己等了許久,很懇切的說道,“不能寫罷?……我教給您,記著!這些字應該記著。將來做掌櫃的時候,寫帳要用。”……孔乙己顯出極高興的樣子,將兩個指頭的長指甲敲著櫃檯,點頭說,“對呀對呀!……回字有四種寫法,你知道麼?”……孔乙己剛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櫃檯上寫字,見我毫不熱心,便又嘆一口氣,顯出極惋惜的樣子。

  (三)有一天,大約是中秋前的兩三天,掌櫃正在慢慢的結帳,取下粉板,忽然說:“孔乙己長久沒有來了。還欠十九個錢呢!”我才也覺得他的確長久沒有來了。一個喝酒的人說道,“他怎麼會來?……他打折了腿了。”掌櫃說,“哦!”“他總仍舊是偷。這一回,是自己發昏,竟偷到丁舉人家裡去了。他家的東西,偷得的麼?”“後來怎麼樣?”“怎麼樣?先寫服辯,後來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後來呢?”“後來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樣呢?”“怎樣?誰曉得?許是死了。”掌櫃也不再問,仍舊慢慢的算他的帳。

  1.從情節發展的脈絡看,這一節主要是寫封建制度對孔乙己的迫害,已從 進而到 。

  2.這一段要表現的人物主要是 和 (A.掌櫃的 B.酒客 C.孔乙己 D.丁舉人),描寫的`角度是(A.正面 B.側面)。

  3.這一段從三個方面揭露封建制度的罪惡:

  ①孔乙己被打折腿的悲慘遭遇,揭露了 對下層人民的兇殘;

  ②從 和 的強烈對比,揭露 的罪惡;

  ③透過掌櫃的和酒客漫不經心的對話,揭露封建社會人與人之間 的關係。

  (四)中秋過後,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冬;我整天的靠著火,也須穿上棉襖了。

  1.這段文字屬於 描寫,作用是:

  (五)對下面的語句應怎樣理解?請選擇正確答案。

  1.掌櫃是一副兇臉孔,主顧也沒有好聲氣,教人活潑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幾聲,所以至今還記得。

  A.孔乙己很幽默,能引人發笑,“我”和大家都喜歡他。( )

  B.孔乙己善言談,能活躍氣氛,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

  C.孔乙己是大家的笑料,他來了大家可以任意取笑他,他使人開心,所以“我”至今還記得。( )

  2.我到現在終於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A.孔乙己是否已經死了,沒有根據,“我”無法交代清楚,所以用“大約”、“的確”這自相矛盾的狀語反映這一事實。( )

  B.作者運用看似矛盾的兩個狀語,深刻地揭示孔乙己活著無人關心,死後無人過問的悲慘命運。( )

  C.“的確”表示確鑿,“大約”表示推測,“我”透過看似矛盾的語言,表達了不希望孔乙己悲慘死去的願望。( )

  五、選做題。

  (一)夜幕籠罩著柯城,我滿心樂意地攙扶著一位醉顛顛的陌生老翁。

  “謝謝啦,真……對不……起!”

  朦朧中我沒看清老翁的面容,只記得,今天是我勞教回來後第五次做好事。

  到了老翁的家門口,屋子裡迎出了老翁的女兒。明亮的燈光把我們都照得稜稜清清。可是,沒等我定下神來,醉老翁卻觸了電似的掙開了我,他兩眼圓睜,上牙打下牙,慌急忙亂地摸了摸上衣口袋的錢包,幾乎全沒了先前的醉意。這時,我也耳根發熱,拔腳想飛,感到這季節已一下由冬天變成催人滲汗的夏天。

  我溜走了,身後傳來老翁和他女兒的熱情呼喚。

  1.“幕”是一個形聲字,請用它的聲旁,按“上聲下形、左形右聲、外形內聲”的要求寫出幾個形聲字。( )

  2.那個“醉老翁卻觸電似地掙開了我”的原因是:( )

  A.回到家裡,看到女兒出來,感到不好意思了。

  B.此時,老翁的酒已經醒了。

  C.老翁由於受到明亮燈光刺激的緣故。

  D.老翁突然間認出“我”曾經是個小偷,生怕我再偷他的錢包。

  3.“這時,我也耳根發熱,拔腿想飛”的原因是:( )

  A.被明亮的燈光照的結果。

  B.生怕被老翁父女倆誤解。

  C.“我”對過去所為“罪行”並不認識。

  D.“我”已經察覺老翁認出了自己當過小偷,內心更感到悔恨。

  4.“身後傳來老翁和他女兒的熱情呼喚”的原因是:( )

  A.老翁和他女兒感謝“我”把老翁醉倒時送回家來。

  B.老翁感到剛才觸電似的掙開了“我”,把“我”錯當了小偷,來表示歉意。

  C.老翁和他女兒看“我”送老翁回家一路勞累,要招呼“我”去他家歇一歇。

  D.老翁摸到了錢包,正要答謝“我”。

  (二)石碾就在村中央。旁邊是棵大槐樹。碾盤很大,碾滾很粗,碾滾很光。

  早年時候,人們用它碾谷,碾米,碾地瓜幹,也碾麥子。春夏秋冬,吱吱軋軋碾聲不絕。後來,日子好過了點,人們就在上面剁肉骨頭,豬骨頭,狗骨頭,驢骨頭,都剁。再後來,肉骨頭也不剁吃了,人們就在上面歇涼。

  夏夜,滿天星斗,人們坐在圓圓的碾盤上就像坐在星星上。再再後來,在上面歇涼的人也沒有了。人都各自忙著什麼,石碾就徹底地寂寞冷落了。偶爾有雞們孩子們在上面跳蹦,也僅是偶爾,更多的時候,它就像一個龍鍾老人,靜靜地蹲著,像那久長的日子,灰灰的,白白的。

  終於,石碾想靜靜地蹲在那兒也不行了。村子要規劃,石碾、槐樹都要去掉。

  秋天的一個傍晚,村人們不約而同地握鍬扛钁聚在了石碾的周圍。

  “挖坑埋在地下。”老人們說。

  “礙事,搬村外扔了。”青年們說。

  最後,“埋掉的”終爭不過“扔掉的”,人們開始搬,想不到青年們栽跟頭了。碾滾子還好說,一會兒就搬動了。難的是渾大的碾盤,像長了根似的。怎麼搗鼓也不動。

  人們驚訝了——這麼大、這麼重的碾盤,想當初是怎麼鏨出來,安起來的?看來,什麼東西都不容易,什麼時代都不容易。

  後來,人們費了很多力氣,把碾盤肢解了,鏨成一塊一塊的,後來,有的被扔進了溝裡,有的被砌了豬圈,也有的砌了門樓。

  1.本文按什麼順序來寫的,試舉例說明。2.“石碾就徹底地寂寞冷落了。”的原因是:( )

  A.人們不再用它碾谷、碾米、碾地瓜幹、碾麥子了。

  B.日子好過了點,人們不再剁肉骨頭吃了。

  C.人們各自忙著什麼,不再到上面去歇涼了。

  D.表明村子要規劃,生產有了發展,石碾已不適應這種規劃、發展的需要。

  3.對話有四種表示形式,說話人在前,話在後;說話人在後,話在前;說話人在中,話在兩邊;只有話,說話人不出現。請圍繞如何處理石碾的問題,青年人和老年人對話,設計出四種對話的表示形式。

  4.說說這篇文章的中心是什麼?

  5.比較下列句子哪一句表達效果好,為什麼?

  ①更多的時候,它就像一個龍鍾老人,靜靜地蹲著,像那久長的日子,灰灰的,白白的。

  ②更多的時候,它靜靜地蹲著,灰灰的,白白的。

  六、作文:

  1.範圍:寫人的記敘文。

  2.要求:透過描寫人物的手段(語言、行動、外貌、心理活動描寫),來體現人物鮮明的思想性格。透過人物的某一側面或者特殊之點,運用鋪墊或重複的寫法,描寫人物,表達自己較強的感情。

  3.參考題目:①(賣爆米花)的(老人)②一個 人③自命題:

  A.以人物命題 如《姥姥》、《我們的語文老師》

  B.讚頌性的命題 如《他的心靈真美》、《沒有她做不到的事》

  孔乙己

  一、(一)1.C 2.C 3.B

  (二)

  (三)

  (四)C

  二、

  (一)1.C 2.B 3.A 4.D 5.C

  (二)2.×

  (三)2.×(第一層關係不對)

  三、

  四、

  (一)1.表示兩個破折號之間有個解釋說明部分。或:第一個破折號表示後面有個解釋說明部分,第二個破折號表示後面的內容與解釋說明部分前面的內容相銜接。2.(社會)環境 3.魯鎮:短衣幫:穿長衫的;站,坐;外,裡 4.貧富懸殊,階級矛盾尖銳

  (二)

  (三)1.從精神毒害進而到了肉體的摧殘。2.C和D;B 3.①統治階段 ②丁舉人,孔乙己,封建科舉制度 ③冷漠

  (四)1.自然環境:渲染一種悲涼淒冷的氣氛,預示孔乙己悲慘的結局,為他的出場做鋪墊

  (五)1.C√ 2.B√

  五、

  (一)1.上聲下形的有:慕、墓、驀等;左形右聲的有:模、饃、漠等;外形內聲的有“瘼”。

  2.D 3.D 4.D

  (二)、1.按時間順序。例:“早年時候”——“後來”——“再後來”——“再再後來”——“秋天的一個傍晚”——“後來”等。

  2.D

  3.①青年人問:“這石碾扔到哪裡去?”

  ②“挖坑埋在地下。”老人們說。

  ③“那不行。”青年們說,“那太礙事,搬村外扔了。”

  ④“你們看著辦吧!”

  4.透過石碾在不同時期的遭遇,說明一個道理,即“什麼東西都不容易,什麼時代都不容易。”

  5.①表達效果好。因為這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石碾“像一個龍鍾老人”,形象生動,“像那久長的日子”,比喻貼切。

  六、見例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