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處保持清醒亂時鎮靜應對經典人生哲理

忙處保持清醒亂時鎮靜應對經典人生哲理

  忙處不亂性,要閒處心神養得清;死時不動心,鬚生時事物看得破。在繁忙時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冷靜的態度,即不亂本性。這樣就需要在閒暇時候培養清晰敏捷的頭腦,而且注重身心修養;敢於從容鎮靜的面對死亡,就必須在平日透徹地領悟出人生與自然的迴圈規律。

  身處險境,不亂其性

  列禦寇是射箭的高手,因此伯昏無人想讓他表演一下射箭的本領,只見他拉滿弓弦,在手肘上又放置了一杯水,發出第一支箭,箭還未至靶,緊接著又搭上了一支箭,剛射出第二支箭而另一支又搭上了弓弦。在射箭的時候,列禦寇一動不動,那神情真像是木偶人似的。伯昏無人看後說:“這只是有心射箭的箭法,還沒有達到無心射箭的射法,如果你登上高山,面對百丈深淵,腳踏危石,那時還能射的這樣好,那就說明你的射箭本領真是達到了巔峰,可是你能做到嗎?”

  於是,伯昏無人便登上高山,身臨百丈深淵,腳踏危石,然後把部分腳掌懸空,這才恭請列禦寇上來開始射箭。列禦寇看到伯昏無人真的像他所說的一樣站在那裡,便伏在地上,嚇得汗水浸透了衣服。伯昏無人說:“一個身心修養真正達到頂峰的人,窺測青天如看陰晴變化,潛入黃泉如進無人之境,精神自由奔放於宇宙,神情始終不會改變。如今你看到這種情景就膽戰心驚,有了恐懼的念頭,這時候的你要想射中靶不就是很困難的事情嗎?”

  這個故事是在告訴人們,在做任何事情時都要不亂本性,才能夠達到心神修養的最高境界。

  危急關頭,心無雜念

  一次,禪門名剎最乘寺的山門前,來了一個乞求出家為尼的仕女。只見這名女子走路輕盈,年輕漂亮,給人一股凜然不可侵犯的感覺。她的表兄了庵和尚是當時寺裡的主持,馬上就拒絕了她的`請求。了庵說:“禪的修行對女人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我不是危言聳聽,這都是有先例可循的,昔日有很多女人入空門為尼,但是沒有一個修成正果的,反倒玷汙了神聖的佛法。何況你還是個天生麗質的美人呢?”仕女聽後,在最乘寺的山門前跪了三天三夜,發誓一定要出家。了庵看她心意已決,一心向佛,便如她所願為她剃了發,取名慧春。

  慧春從此一心向佛,晚年隱棲在最乘寺旁的小尼庵裡,專為往來的行人端水送茶,為人平易、親切,大家都很感激她。忽然有一天,她自己在山門前的磐石上堆了許多柴禾,並把它點燃了,自己坐到火裡去打禪入定。了庵和尚聽說了此事急忙趕了過來,著急地問道:“慧春,你在幹什麼,不覺得裡面熱嗎?”慧春坐在裡面一動不動就像一尊佛像,她平靜地答道:“感覺不出來冷熱。”在生死和危急關頭,能做到鎮定自若,心無雜念,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實在是悟透了人生,也達到了以天下為大任、以大義為追求的至高境界。

  人在面臨生死和危急關頭,要想真正做到“忙處不亂性”、“死時不動心”,則是人生一大難事,不是人做不到,而是做到的人太少。所以,人們應該注重自己的身心修養,做到“不亂性,不動心”,鎮定自若,才能夠真正地徹悟人生,這樣也才能夠腳踏實地去實踐人生、圓滿人生。

  感悟:歷史有遠去的塵煙,有近代的風雲,更有剛剛遠去的時光。縱觀人類歷史,每天都在上演著不同的悲喜劇。權力爭奪,總有人佔據主動、穩操勝券;宦海沉浮,總有人左右逢源、立於不敗;名利場上,總有人遊刃有餘、進退自如。同時,也總有人滿腹經綸卻終生不得志;英雄蓋世競敗給潑皮無賴;君子清正廉潔卻屢屢受挫。在紛繁複雜的歷史悲喜劇中,總有生存規律可循,這些規律是人們必知的生存智慧—老人言,也是人們立身處世的根本。世事如棋,人生如局,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如同棋手,都在社會這張無形的棋盤上精心地佈局。善於揣摩人的心性,知曉歷史博弈的智慧,你就能擁有精妙絕倫的高招,下出變幻莫測的妙棋:強者當更強,弱者將突圍,變弱為強。歷史的典故以及老人言不僅僅享受到無數精彩紛呈、驚心動魄的歷史故事,也能夠從歷史的長河中汲取博弈智慧,在現實中更好地選擇人生策略,多一分成功,少一分失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