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國教授關於中國大學生的三個困惑日記

一位美國教授關於中國大學生的三個困惑日記

  一位美國朋友,在中國做訪問學者,與中國大學生朝夕相處一年。交流感受時,首先跟我大讚了中國學生求知慾強、對西方文化了解很多、英語基礎好,但同時,關於中國年輕人,他也有很多難以理解的困惑。

  第一個困惑是,中國的女孩子好像不談戀愛就直接結婚?

  美國朋友說,他見到的中國女大學生,學業大多非常出眾,在對未來人生和事業的追求上也很獨立,但唯獨在戀愛結婚方面,顯得比較膽小。

  父母會要求她們說“大學期間以學習為主”,遠離酒吧,遠離派對,但大學畢業後,父母又希望她們趕緊找個人結婚,還最好是有錢人,以免被“剩”下。於是大學畢業之後,很多沒有戀愛經歷的女孩,又陷入了純粹以結婚為目的的“相親”大戰。

  朋友說:“沒有經歷過戀愛、失敗、再愛,又怎麼能找到對的人呢?而且,這樣的人生,豈不是太無趣了?”

  在美國,父母會鼓勵孩子在上大學時找男女朋友,不完全以結婚為目的的談戀愛,因為那將是珍貴的人生體驗,從中也能學到與伴侶相處的'經驗。

  “中國的女大學生,學習上是‘女漢子’,生活上是‘小女孩’,這是個有意思的反差。”朋友說。

  他的第二個困惑是,中國的男孩子為什麼顯得那麼膽小?

  在他教課的班上,仔細數過以後,他發現,每次上課跟老師互動最積極的,都是女生,“男生上課時大多數低著頭,即便是被點名,也很羞怯的樣子,好像特別膽小”。課後,如果在校園裡碰見,男生們也常常是低頭迅速跑過,裝作沒有看見。

  “告訴我,中國的男孩子為什麼顯得那麼膽小?在美國,有很叛逆的男孩子,但大部分男孩還是積極而自信的,特別有主見。”朋友說。

  關於這個問題,我當時就語塞了,至今也還沒有找到好的答案。不會交流?不懂得表達?似乎都不是好的解釋。但無論如何,培養出一種自信而陽光的氣質,確實是中國男孩未來的努力方向。

  他的第三個困惑是,中國學生為什麼總去迪士尼?

  說出這個困惑以後,我忍不住大笑。朋友告訴我,班上不少學生都驕傲地告訴他,曾去過美國旅遊,其中一個女生去過4次。他於是接著問,你都去過哪些地方?這個女孩子說,去過1次紐約,3次迪士尼。

  當然這沒錯,我也很高興她和家人給美國帶來了旅遊收入,朋友說。但年輕的時候,更應該多深入一個國家,特別是偏遠的地方,多和同齡人交朋友,瞭解他們的生活,開闊眼界,而不是隻和家人四處做遊客、買奢侈品。

  英美學生在上大學之前或之後常常會有一個“間隔年”,自己揹包或申請專案,去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家獨自生活一段時間。中國的大學生,何時也能如此謙卑、獨立、飽滿?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