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南嶽大廟的導遊詞

關於南嶽大廟的導遊詞

  位於南嶽山下的南嶽古鎮北街盡頭,坐北朝南,前有壽澗水,後有赤帝廟,廟址呈長方形,建於唐開元十三年,後經歷了六次大火,經過擴建和修繕,才奠定了現存規模。大殿是清德宗光緒八年(1882)按照北京故宮的樣式重修的,共佔地98900平方米,殿高7.2丈,是我國五嶽中規模最大,總體佈局最完整的古宮殿式的廟宇。

  南嶽大廟四群院落和九個建築體組成,保持了唐宋以來的藝術精華。

  第一進是正門,也叫欞星門,由花崗石砌成,門前有一對石獅子,姿態雄偉,門內翠柏挺立,綠草如茵;

  第二進為奎星閣,其上為戲臺,閣東有鍾亭,閣西有鼓亭;

  第三進為城門式的三大洞門,正中叫正川門,門內有玲瓏別緻的御碑亭,亭內有清聖祖康熙四十七年(1708)為重修南嶽廟而立的一個巨大的龜馱石碑,碑文系康熙親筆;

  第四進為嘉應門,現加以改建,內設南嶽文物保管所,南嶽書畫院,大廟招待所等;

  第五進為御書樓,儲存了宋代和明代的建築構件;

  第六進為正殿,殿前是一塊大坪,正殿聳立在17級的`石階上,正中的石階嵌有漢白玉游龍浮雕,正殿高7.2丈,為重簷歇山頂建築,內外共有72根大石柱,象徵南嶽72峰。

  殿頂覆蓋著橙黃色的琉璃瓦。並飾有寶劍、大小蟠龍和八仙中的人物,飛簷四角,垂有銅鈴,簷下窗欞、壁板,都雕刻著各種人物故事或花木鳥獸,後牆上繪有大幅雲龍、丹鳳。

  大殿臺階四周,有麻石欄杆圍繞,柱頭上雕刻有獅子、麒麟、大象和駿馬,欄杆中嵌有漢白玉雙面浮雕144塊。殿中原來設有嶽神座位,歷代統治者對嶽神都加賜封號。如唐初封為“司天霍王”,開元間又封為“南嶽真君”,宋代加封為“司天昭聖帝”等等。如今的“南嶽聖帝”是1983年複製的;第七進為寢宮;最後是北門,東為注生宮,西為轄神祠。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