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道德真理的名人名言大全
關於道德真理的名人名言大全
1.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浮誇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 (泰戈爾)
2.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
((宋)包拯)
3.在所有古老的習慣裡,都有一種深刻的含義。
(席勒)
4.一生的生活是否幸福、平安、吉祥,則要看他的處世為人是否道德無虧,能否作社會的表率。因此,修身的教育,也成為他的學校工作的主要部分。
(裴斯泰洛齊)
5.誰若想在困厄時得到援助,就應在平日待人以寬。
(薩迪 )
6.道德衰亡,誠亡國滅種之根基。
(章炳麟)
7.寬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偉大的。
(歐文)
8.黃牛過河各顧各,斑鳩上樹各叫各。
(諺語)
9.要是一個人的全部人格、全部生活都奉獻給一種道德追求,要是他擁有這樣的力量,一切其他的人在這方面和這個人相比起來都顯得渺小的時候,那我們在這個人的身上就看到崇高的善。
(車爾尼雪夫斯基)
10.相信謊言的人必將在真理之前毀滅。
(赫爾巴特 )
11.正是勞動本身構成了你追求的幸福的主要因素,任何不是靠辛勤努力而獲得的享受,很快就會變得枯燥無聊,索然無味。
( 休謨)
12.一個好學生能夠發現自己老師的錯誤,但是恭恭敬敬的保持沉默,因為正是這些錯誤對他有所裨益,使他走上大道。
(屠格涅夫)
13.我們有無產階級道德,我們應該發展它,鞏固它,並且以這種無產階級道德教育未來的一代 (加里寧)
14.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子曰)
15.人世間最惡劣的謊言——自己欺騙自己。
(迦爾洵)
16.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
((英)薩克雷)
17.養成他們有耐勞作的體力,純潔高尚的道德,廣博自由能容納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沒的力量 (魯迅)
18.子孝父心寬。
(陳元靚)
19.要求於人的甚少,給予人的甚多,這就是松樹的風格。
(陶鑄 )
20.人類被賦予了一種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長 (列夫·托爾斯泰)
21.對自己的痛苦敏感,而對別人的痛苦極其 麻木不仁,這是人性的可悲的特色之一。
(池田大作)
22.我們的驕傲多半是基於我們的無知。
(萊辛)
23.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地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
(約翰·洛克)
24.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關漢卿)
25.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 (韓非)
26.受惠的人,必須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則不可記住它。
(西塞羅)
27.應該記住,我們的事業,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
(童第周)
28.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而輟廣,君子不為小人匈匈也輟行。
(《莊子·天地》)
29.以道窒慾,則心自清。
((明)陳繼儒)
30.才能可以在獨處中培養,品格最好還是在世界上的洶湧波濤中形成。
(歌德)
31.廉隅貞潔者,德之令也;流逸奔隨者,行之汙也。
((唐)魏徵)
32.不要從特殊的`行動中去估量一個人的美德,而應從日常的生活行為中去觀察。
(帕斯卡)
33.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於良心的死滅 (郭沫若)
34.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 (謝覺哉)
35.大仁之極,而大勇生焉。
(譚嗣同)
36.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
((春秋)曾參)
37.要尊重兒童,不要急於對他作出或好或壞的評判。
(盧梭)
38.遇事虛懷觀臺是;與人和氣察群言。
(《格言聯璧》)
39.習慣實際上已成為天性的一部分。事實上,習慣有些像天性,因為“經常”和“總是”之間的差別是不大的,天性屬於“總是”的範疇,而習慣則屬於“經常”的範疇。
(亞里士多德)
40.一個人所處的荒謬的—也是悲劇性的—處境就是:當他最需要良知時,良知卻最軟弱。
(弗羅姆)
41.教師不替學生說學生自己能說的話,不替學生做學生自己能做的事,學生能講明白的知識儘可能讓學生講。
(魏書生)
42.尊重他人的有責任感的孩子,產生於愛和管教適當結合的家庭中。
(詹姆斯·多伯森)
43.君子贈人以言,庶人贈人以財。
(荀況)
44.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
(魯迅 )
45.人應該裝飾的是心靈,不是肉體。
(高爾基)
46.只有在不僅消滅了階級對立,而且在實際生活中也忘卻了這種對立的社會發展階段上,超越階級對立和超越這種對立的回憶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為可能 (恩格斯)
47.如果道德敗壞了,趣味也必然會墮落 (狄德羅)
48.教師個人的範例,對於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
(烏申斯基)
49.養成他們有耐勞作的體力,純潔高尚的道德,廣博自由能容納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沒的力量。
( 魯迅 )
50.生有厚利,死有遺教,此盛君之德也。
((春秋)晏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