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聖地興源寺穩的導遊詞
宗教聖地興源寺穩的導遊詞
各位遊客、各位香客,宗教聖地興源寺是庫倫旗,也是內蒙古東部修建最早、最大、最具政教合一權威的一座藏傳佛教寺廟,不僅規模宏大,氣勢雄偉,而且造型美觀,我們今天就去一睹它的風采。興源寺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以嵯峨險峻的高山峽谷作骨架,輔以清河曠野,山水相依,佈局得體,匠心擘畫,蠻有情趣。這座玲瓏精巧、典雅有序的建築,充分利用了有限面積,創造出奇妙的空間變化。各組建築遠近有序,散而不亂,廟中有廟,各自獨立,互相補襯。整個建築群和諧統一。 興源寺建於清代順治六年。此寺坐落在旗府所在地庫倫鎮東部,北靠巍巍群山,南臨穿街越野的庫倫河,周圍翠柏蒼松環繞,柳綠花香鳥語。從建築佈局看,殿堂宇樓的設計博採漢、藏、蒙、滿、回等民族建築風格之長,將之熔於一爐,鑄為一體;同時,還巧妙運用了形體組合和空間對比,於嚴整中求諧調,封閉中求疏朗,閉而不塞,莊嚴典雅。寺院中古松掩映,使殿堂顯得更加幽靜肅穆。置身其間,別有情趣,真可謂“自有山川開北極,天然風景似重慶”。該寺為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至寺前〕精美的建築就展現在我們眼前了。這座古寺在造型和結構上,均保持了我國傳統的建築藝術風格。如今,這座清代庫倫最大的廟宇,其正大殿基本完好地屹立在庫倫河北岸的.山坡上。
這互相呼應、層層拔起、左右對稱的興源寺前殿、正大殿和後殿三組建築,構成了雄偉壯觀的整體。在整個清朝年間,全旗興建的四十多座廟宇中,僅庫倫鎮就有二十九座。除興源寺外,還有福緣寺、象教寺、清真寺、天女神廟等。這些建築雖經風雲變幻,其中大部依稀可見。
〔進入正前殿〕大家請看,這興源寺四大金剛各具雄姿(介紹參見吉祥密乘大樂林寺),左右偏殿的十八羅漢栩栩如生。前殿之前為寺院門樓,寬闊巍峨,門前兩側的兩尊石獅,如同守門禦敵的哼哈二將。這一對高六丈餘的旗杆直插雲霄,與繚繞的白雲、凌空的飛雁相伴為伍。
大家看這殿前的“千手千眼佛”,姿態生動,雕刻精細。全身有四十二隻手臂,各執法器,四十五隻眼睛洞察世間萬物。
〔到達正大殿〕這兒是興源寺建築體的中心,建築物有正殿、鐘樓和鼓樓之分。正大殿居中,鐘樓、鼓樓立於兩側。正大殿素有“九九八十一間大廟”之稱,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木質結構,四壁及表露之木均繪有呼之欲出的圖案,堪稱一幅幅精美的藝術品;下層為磚石結構,內有六十四根盤龍大明柱,使面闊八十一間的大廟渾然而成一體。這寬闊的寺中心,曾為活佛傳經佈教的大殿堂。殿堂北壁原有佛教鼻祖釋迦牟尼、黃教始祖宗喀巴、菩薩及護法神等金身大型銅塑像。向下有一講壇,上面畢恭畢敬地供奉著清太宗皇太極所賜之椅,做為活佛講經之位。
〔至後殿〕從這兒看興源寺,更覺別具一格。看,在遮天蔽日的松柏掩映下,顯露出後正殿和“品”字形禪房。後正殿在前,禪房隨後。此殿為當年政教合一的庫倫旗掌印札薩克喇嘛處理日常旗務及教務之處。正中禪房為活佛起居室。每當陽春三月氣象萬千之際,常有“春風送暖到禪房,粉蝶雙雙繞畫梁”的神韻。興源寺的西南方還有福緣寺,一會我們可去那兒增加一份福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