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名句60句
論語名句60句
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下文是小編整理的論語名句,供大家參考。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2、子不語:怪,力,亂,神。
3、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4、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5、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6、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7、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
8、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衛靈公)
9、躬自厚而薄責人,則遠怨矣。(衛靈公)
10、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里仁)
11、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12、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在回也! —— 孔 子 《論 語》
1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學而》
14、苛政猛於虎 。《論語》
1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曾子說:"有抱負的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剛強勇毅,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或責任),而實現使命的道路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直到死才停止奮鬥,這不也是很遙遠的嗎?")
16、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論語》
17、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18、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19、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論語》
20、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21、往事已不諫,來者猶可追。
2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23、當仁,不讓於師。——《衛靈公》
24、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子罕》
25、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述而》
26、辭達而已矣。——《論語·衛靈公》
27、聞一以知十。——《論語·公冶長》
28、未知生,焉知死? ——《論語·先進》
29、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出處:論語
30、小人之過也必文。出處:論語
3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處:論語
32、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出處:《論語》
33、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出處:論語顏淵
34、言必信,行必果。
35、朋友切切思思。
36、是可忍,孰不可忍。
37、敏於事而慎於言。
38、"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39、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出處:論語
40、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出處:《論語秦伯》
41、不學禮,無以立。出處:論語
42、子不語怪、力、亂、神。出處:論語述而
43、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作者:朱熹 出處:四書論語集註
44、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小不忍,則亂大謀。出處:《論語》
45、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46、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47、當仁,不讓於師。
48、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
49、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50、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51、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52、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論語
53、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論語
54、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論語
55、食不語,寢不言。—— 論語
56、真正的通達是:品質正直,懂禮義;善於觀察別人講話的臉色;常考慮如何謙恭待人。
57、自行束脩,吾未嘗無誨焉。
58、子謂——《韶》:"盡善矣,盡美矣。"——《論語·八佾》
59、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60、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