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舊巴士站生活隨筆
消失的舊巴士站生活隨筆
在我有記憶以來,家裡沒有自己的汽車,有的只是父親的一輛老鐵馬。所以,很多時候如果要去比較遠的地方,我們都是乘搭巴士,畢竟一輛摩托車一次載不了一家五口。當年,我們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馬六甲,大約是一個小時半左右的路程。
我們從家鄉小鎮的車站乘坐巴士去到馬六甲的巴士總站。然後,再從總站走路到附近的廣場和馬六甲古鎮。巴士總站位於馬六甲市中心,附近有個購物廣場,所以人潮特別擁擠。總站並排著一輛一輛的巴士,當年巴士由幾個不同公司私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往返馬六甲與森美蘭淡邊的“大來巴士”與及在馬六甲城市地區走動的“市區巴士”(TownBus)。那時可以看到停在總站的巴士車身老舊,並披上了一層灰黑色的灰塵,看起來蕭索異常。總站的空氣瀰漫著巴士噴發出來的濃濃黑煙,煙味加上附近巴剎陣陣的魚腥味,讓人感覺這才是巴士站應有的味道。那時候,不難看見檢票員身上斜掛著一個小木板到處走動,木板上都是一張張的巴士票根。只要巴士開始啟程,檢票員就會踏上巴士,跟隨著巴士一個個向乘客收錢售票。
在人來人往的車站中,總是可以看到許多行色沖沖的影子。由於車站附近就是商場和商業樓層,所以乘客都是以上班族居多。在早上八點和下午五點的時刻,車站人潮面臨高峰。下班時刻,上班族臉上多是掛著大大的笑容,趕往巴士站準備回家。這時候的巴士站擠滿人潮,有些幸運的乘客找到站內準備的木椅子,坐在一旁吹著風扇發出來的涼風,仔細聽著檢票員報告下一班車的時間和地點。高峰時期的巴士裡,乘客們擠得如沙丁魚一般,汗水味四處飄散,顯示一天的疲勞。
巴士站同時也擠了一堆穿著制服的學生,尤其以中學生居多,學生們揹著書包,個個汗流浹背。車站附近近擺滿了零食和水果攤位,尤其冰棒最受歡迎。放學時刻,一群少男少女站在車站內,人人手握一支冰棒,在炎熱的下午慢慢吃著冰棒,年輕的臉上掛著滿足的笑容。站內的攤檔小販個個曬得皮膚黝黑,顯示他們為了生計而刻苦耐勞。
巴士總站在假日時不難看到金髮碧眼的外國旅客。很多時候,售票員會打著半生不熟的英語為他們講解巴士的路線和價格。當年科技不發達,路線和車票價都標明在一個木板上,看著外國旅客和本地人對著木板指手畫腳的時侯,處處透著新鮮。很多時候時候售票員不明白英語,旁邊站著的巴士司機和檢票員都會加入“戰團”,雖然都是一群沒什麼讀書的'人,話聲也特別響亮,但難掩他們臉上盡心盡力為遊客解說的熱情表現。
當年車站對面是很大的購物廣場。由於九十年代購物廣場不多,還是坐落於總站附近,所以人潮洶湧,為總站塑造了盈盈生氣。夜晚時分的總站不會因為上班族的下班而停止喧譁,少男少女都喜愛跑來商場拖拖小手、談情說愛。佳節時分,總站更是熱鬧,購物廣場都擠滿了人,熱鬧非凡。
繁華的背後卻迎來了衛生問題。當年,車站旁鮮少設立公共垃圾桶,加上公民意識低,乘客們都愛隨手亂丟垃圾,導致環境衛生每況愈下。此外,巴士的超重和雨後讓馬路上形成了一個個大大小小的路洞,路況奇差,影響了市容。為此,巴士總站被迫關閉,市當局下令搬遷,臨近的小吃和廣場也因為搬遷而生意嚴重受損,到最後因為生意不佳而面臨倒閉。
多年後的今天,當再次經過舊巴士站時,看到的卻是雜草叢生的荒廢空地,商場建築油漆早已脫落,猶如一座死城,有的只是奄奄一息殘喘著的舊髮廊。隨著時代的進步,舊巴士站已經消失,連帶曾經的繁榮景象也跟著消失,唯一帶不走的卻是曾經的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