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驚蟄一場春雨的雜文隨筆

今日驚蟄一場春雨的雜文隨筆

  今日驚蟄,一場春雨。

  “門前垂柳珍重待春風”,那隻硃筆終於在九九消寒圖上描下了風字的第一筆。風起了,雨落了,只待天空中炸響第一聲清脆的春雷。

  河邊的柳樹僵硬的腰肢在三月的春風中開始舒展,臨水自照,宛如晨起對鏡梳妝的女子。鄉村的春聯被雨水打溼,深一塊淺一塊,一如女子臉上的胭脂。

  水井邊月季原本乾枯的枝條不知何時開始有了暗紅的血色,其上間或冒出一個個桃形的葉蕾。幾場春風之後,修剪過的老枝上將長出新的枝條,如果春天是戲曲中的刀馬旦,那麼這條條嫩葉初長的枝條就是她手裡的馬鞭。

  緊緊包裹老石榴過冬的破棉衣,經過漫長的冬天開始鬆動了,完成使命的它們將在某個空閒的午後被取下。

  作為一個久違了故鄉四季的遊子,我對故鄉的`物候記憶是模糊的,以至最深的印象就是驚蟄過後伴著細雨的雷聲以及村子周圍日日漸濃鋪天蓋地的綠。我不知道如何解釋鄉愁,但年少的故鄉總是隱藏在一片茫茫綠色之中,河水是綠的,田疇是綠的,環繞院子的樹是綠的。

  江南水多,風生於水,江南的春天來的還要早些。

  立春剛過,春節還有些時日,山野田間頑強的油菜已經毫不羞澀的率先捧出一顆顆大米大小的花蕾,迎接愛美的春天。

  春節之後不久,櫻花就開了。元宵節的煙花剛剛散盡伴著一場春雨,梨花也迫不及待的開滿枝頭。桃花、杏花以及各種說得出名字說不出名字的花漸次開放。

  驚雷是開場的鑼鼓,叫醒沉睡了一冬的蟲子。天上地下,三維聯動,一場世間萬物傾己一生盡情演繹的大戲就此開場。這場演出中,所有的參與者都是主角;這出戏分為四大主題,分別為春生、夏長、秋收和冬藏;劇本是一本薄薄的農曆,將這場戲的每一個細節安排的有條不紊。

  不利之時知沉潛,時機到了懂奮起。人無疑是這出大戲的絕對主角。

  有人這樣描述驚蟄及驚蟄之後人們的生活:“雷發東隅,潛蟄驚出。此時節,暖風細雨,草木蔓發,鳥蟲鳴啾,步入山徑或弄泉玩石,或漱齒濯足,林澗拾松枝汲山泉,焚妙香煮苦茗最為愜意,與麝犢共臥於松柏豐草間,與鶴雛共舞於百花深處。田間新犁耙田如櫛,農友問桑說麻,同投竿取魚,決渠灌花”。

  漸有春雷,暖風拂面,蟄蟲驚醒,朋友,你 從冬日的封閉和慵懶中甦醒過來了嗎?春光易逝,讓我們打足精神,以持續不懈的昂揚鬥志向最美時光深處奮勇前行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