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運氣總是差那麼一點的雜文隨筆

你的運氣總是差那麼一點的雜文隨筆

  1

  去年11月,我離職準備考公。

  關於備考的艱辛過程已經不重要,因為所有人都得那樣。所有人都拼命的後果就是,總有人拼了命也考不上。

  我考了個第四名,前三名進入面試,查成績後差點哭到昏厥。

  然後在距離面試時間兩週前,我被告知排在前邊有個考生放棄面試,我成功地撿漏了。我是個名副其實的,踩了狗屎運的小偷。

  不過劇本來到這裡理所當然還差一個轉折,最終面試後總分排名第二,而只有第一名可被錄用。

  我被命運臨門一腳,重新踹回山底,摔得鼻青臉腫。周圍的人跟著不幸,把先前尚未嚥下去的安撫話語在嘴邊繞了一圈重新派上用場,小心翼翼地捧著我脆弱的玻璃心。

  這本不是什麼大事,如果把這件事放在漫漫的人生角度上看,甚至在所有的不幸中都排不上號。可對於此刻鼠目寸光的我,我滿腦子就剩下一句蒼白得似碰瓷的話,“你知道我有多努力嗎?”

  之所以說是碰瓷,是因為它撒潑得有些無道理,上帝並沒有承諾你在付出努力的時候必定有回報,如果每個人都要求上帝來這麼個擔保,那麼什麼才是失敗?

  所以我最終只能不甘心地埋怨,你的運氣,總是差那麼一點。

  2

  有人會說,前面的故事存在著某些人為因素,畢竟確實不能排除我因為自己不夠努力而自食其果,並非運氣不佳,所以我打算做另一個假想。

  比如說你生來就醜(也許這無需假想),這並非你的過錯和本意,但你就是醜了,並且你要為此承擔著醜導致的一連串後果——也許你的愛情一直惶惶不可終日,也許你連找個工作都有些費勁,也許你連孩子出生都擔憂跟你長的相像。你的運氣就是差了那麼點,從出廠設定的時候就沒法給自己購置一套上好的皮囊。這種情況下,你除了怨天尤人,真找不到能把這件事怪罪給誰。最後也就只能安撫自己,“這就是命。”

  我們在安慰人的時候,經常說一句沒有多大作用的.老話,“盡人事聽天命。”說真的,我特別怕自己在努力的過程中聽到這麼一句話,這會讓我的“人事”盡得有些心驚膽戰。如果天命如此,我們在努力過後真的甘心不求回報嗎?怎麼可能!

  就好比你在那裡勤勤懇懇愚公移山,而老天爺動動手指,三兩下就可以把你的門口再次堵得嚴嚴實實,而這些運氣不佳,都沒有發生在別人的身上,沒錯,就偏偏是你,只有你這麼倒黴,你可能高考成績就差那麼零點幾,你可能莫名其妙地被偷了手機,你連一個剪刀石頭布都不見得贏多少。

  3

  後來我看了史鐵生的一篇散文,叫《好運設計》。他在為來世的自己創造一個完美的模式——沒有病痛、長得好看、腦子也好使,可他規劃到後來發現,如果我們本來就是好運連連,我們就是完美本身,那我們還能發現並享受這份完美所帶來的幸福感麼?

  正如我們在看一部電影,它需要引人入勝,就必須要有矛盾衝突,沒有曲折就不夠深刻,電影就淪為平庸。上帝是個資深的編劇,在編寫我們的命運時,也深諳此理,那麼,我們身上的那些運氣不佳,是否也是為了刻意地製造矛盾衝突,為了讓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更好地理解什麼是好運?

  你可能覺得有點牽強,但你除了嘗試去接受這種認知,別無他法。你已經倒黴了,你就非得給自己的倒黴找個正當的理由,讓你稍微順心。

  況且,正如史鐵生在文章裡面講到的,我們常常說,“我怎麼這麼倒黴”,但其實誰也有過“我怎麼這麼走運”的時候,只是這種時候永遠不嫌多,所以我們忘得快。就像文章的開頭,我沒幾天就已經忘卻了自己原本是第四名,原本參與這次好運角逐的名單中本就沒有我。我們心心念唸的是自己失去了什麼,而把自己所獲得的都看成理所當然。怎麼會理所當然呢?世上有了單親離異家庭,就註定了和睦團聚的一家是命運的寵兒;世上有了疾病苦痛,就意味著健康清醒是多麼奢侈可貴,上帝在創造你的時候也許沒有多麼上心,但至少也給你添加了一些別人沒有的元素,造就了獨一無二的你。

  我一直認為,我們的教育中最缺的一塊,是受挫教育。我們脆弱敏感,對每一個不幸容易耿耿於懷。或許下一次在盡人事聽天命的時候,可以把最壞的那個天命事先構想好,找尋一條可以合理化解這份耿耿於懷的說法,其實終歸我們要說服的還是自己,那個在夢想的道路上亦步亦趨,頻頻摔倒的自己,我們都需要的,是一個繼續堅持的藉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