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隨筆:幼兒的話語不該被充耳不聞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幼兒的話語不該被充耳不聞
在一所幼兒園觀摩教師講授"浮力"的課程時,筆者看到這樣一幕師幼溝通的情景:教師準備了塑膠泡沫、水盆等材料,問幼兒如何讓物體A從河的一邊到另一邊去。此問題屬於開放性問題,利於幼兒創造性思維以及豐富想象力的培養。幼兒爭先恐後地表達各自的想法,"讓A飛過去,給它一對翅膀""直接把A扔過去""找船把它帶過去",等等。但是,教師對這些答案都不置可否,也沒有給幼兒解釋的機會,只是再次詢問"你們還有什麼辦法"。沒有幼兒想到用塑膠泡沫,無奈之下,教師引導道:"老師有一種很好的辦法,你們想不想聽?"小朋友們異口同聲地說"想"。接下來,教師開始進入預設的下一個教學環節,將物體A與塑膠泡沫綁在一起,放在了水盆裡,開始講授浮力。
這種情景在日常集體教學活動中普遍存在。很多教師有時會刻意引導幼兒說出符合自己教學預設的聲音,對幼兒的話語充耳不聞,個別比較嚴厲的教師甚至排斥、壓制對高度固定化教學產生威脅的言行,以使這種高結構高控制的教學達到所謂的完美。
義大利幼兒教育家馬拉古茲在瑞吉歐不僅創造了聞名世界的"幼兒百種語言",同時探討了"傾聽幼兒百種方法",他認為"基於幼兒視角的傾聽是幼兒與成人鴻溝之間的重要橋樑"。其後繼者瑞納爾迪將"傾聽教育學"界定為"傾聽是一個主動式動詞,要給以解釋並賦予資訊一定意義,以及對被傾聽者進行評估"。當代日本教育家佐藤學認為"傾聽他人的聲音是學習的出發點",他指出教學應當追求的不是"發言熱鬧的課堂",而是"用心相互傾聽的課堂"。然而,當前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杜威批評的單項式傾聽--幼兒被動接受教師講授知識的局面依然廣泛存在,影響著教育品質的提升。
幼兒純真年幼,尚不能很好地對教師"察言觀色",加之想象力活躍、好奇、好問的年齡特點,使得幼兒經常會有一些稀奇古怪、異想天開的問題和想法,給出教師"非期望答案"。教師唯恐不能很好應對,為避免尷尬或有損自身形象,以及擔憂影響教學程序,故意選擇裝聾作啞或淡化處理。
一位教師就曾經對筆者說:"幼兒話很多,說話有時東一句西一句的,經常莫名其妙地提出一些問題,如問螃蟹為什麼橫著爬,很多問題我哪知道,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很難回答。"與預定知識、技能無關的話語不被接受,缺乏人文關懷的教育使得幼兒本體的意義世界無人問津,這是殘缺、畸形的教育。幼兒蘊含的好奇、求知、熱情、探索以及生命的.靈動隨之磨滅,這是陶行知批評的"死讀書"的變異與復活。
臺灣教育家歐用生曾說:"教室中的語言很重要,不管說話、對話,甚至是不經意的嘰嘰喳喳聲對教學都有意義,教師要仔細聆聽,並敏感地回應。"教師應善於把握教育契機,跟隨幼兒的興趣,從幼兒的言語中挖掘優秀的教育素材,引導幼兒開展一些探究性的主題或方案教學活動。教師是教育活動的引導者,教師應與幼兒展開對話性合作。從積極生命體的人性發展,民主和諧精神的養育出發,教育領域應積極建構基於協商、互生、對話的傾聽式教學模式。
傾聽的教育是對幼兒生命權利的尊重,是遵循主體性原則下師幼之間精神默契的體現,是脫離教育功利主義轉向幼兒本真生活世界的復歸。教師對幼兒的傾聽質量直接制約幼兒主動參與、發起課程決策的程度。從教學角度而言,教師對幼兒話語的充耳不聞會導致課程的封閉化、單向化、成人化、知識化、預設化、固定化,阻礙課程的生成與創新。幼兒園課程應是開放化、生活化、經驗化、多樣化、動態化的,而教師對幼兒及時地認真傾聽則是生成、迴歸幼兒園人本主義課程、鮮活動態課程、多樣化經驗課程、特色化園本課程的重要途徑。(《中國教育報》2017年8月27日時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