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道的秘密教育隨筆

下水道的秘密教育隨筆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明確提出,要“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促進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在平時觀察幼兒的過程中,我體會到了孩子們自主學習的強大力量。

  下水道的泡泡

  孩子們陸續在盥洗,這時伊伊大叫:“老師,這個管子在吐泡泡呢。為什麼會這樣?好神奇啊!”

  孩子們順著伊伊手指的方向,像發現新大陸似的激動起來。“真的,洗手池下面的管子在吐泡泡呢。”

  “是不是下面有什麼東西在吹?就像吹氣球一樣。是金魚嗎?”

  “這裡是下水道吧?”

  “泡泡太多流不下去,是堵住了吧?”

  “什麼東西會堵住下水道呢?”

  孩子們圍在旁邊想看個究竟……

  是什麼堵住了下水道呢?孩子們紛紛調動自己的已有經驗,猜想會不會是毛巾、紙、瓶子、夾子、糖、頭髮、樹葉、石頭……嘗試著解釋下水道堵塞的原因。看來,孩子們的生活經驗還不少。但他們對自己的解釋有些不確定,畢竟他們對下水道還是很陌生的。

  做一個下水道

  大家都覺得自己的猜想有道理。我建議:“可不可以做一個下水道,把這些東西放進去試一試呢?”

  孩子們很高興。可是怎麼做下水道呢?下水道是什麼樣子的呢?於是,孩子們趴在地上仔細研究起來……

  之後,豆豆說:“我看到媽媽放一個漏斗在瓶口,水會從漏斗流到瓶子裡。”

  這個發現彷彿給孩子們的“研究”找到了突破口。第二天,豆豆帶來了漏斗,當他把漏斗插進礦泉水瓶口時,伊伊似乎得到了啟發,說:“對,我們可以用礦泉水瓶子來做漏斗。”

  伊伊找來一個礦泉水瓶子,要我幫忙把瓶子從中間剪成兩段,然後把瓶口倒立在下半部分的瓶身上,形成了一個漏斗,一個“下水道”做好了。見此,孩子們紛紛找來礦泉水瓶做成“下水道”,並迫不及待地開始實驗……

  銳銳搓了很多肥皂泡放在“排水口”,然後往裡倒水。“咦?水和泡泡全都流下去了。”小藝把兩片樹葉放在“排水口”,低著頭仔細觀察。樂樂往裡倒水的時候,小藝大聲叫起來:

  “水從樹葉的縫裡流下去了。”果果找來很大一團橡皮泥放進“排水口”,再往裡面倒水,然後笑著說:“嘿嘿,一點都流不下去。”孩子們發現石頭、樹葉等放進去有時會堵,有時不會堵。這是什麼原因呢?

  孩子們再次趴到地上研究下水道,他們發現自己做的下水道和真的下水道不一樣,真的下水道的排水口下面有細細長長的管子。於是,我和他們一起改進實驗裝置,加長了管子。林林把準備好的樹葉和頭髮放進去,這回孩子們發現水會慢慢地沿著管子流出來,但樹葉和頭髮不會出來。孩子們又加入樹葉、頭髮、石頭,這次只流出幾滴水。大家發現,如果石頭、樹葉、頭髮多了就會堵住下水道。沒想到,沒有教師“教”時,孩子們竟然會提出這麼多種設想和實驗方案,遇到問題時還會用對比的方法反覆研究,並改進實驗裝置。

  “班級公約”

  孩子們陸陸續續帶來了好多實驗材料,如石頭、毛巾、頭髮、麵包、醬油、牛奶……他們樂此不疲地倒騰著“下水道”。最後,大家發現了一些會堵和不會堵的東西。他們發現大的、硬的、不會“化”的東西,如毛巾、頭髮、石頭等是會堵的`,而會“化”的或液體狀的東西,如麵包、醬油、牛奶等是不會堵的。

  孩子們還把會堵的東西和不會堵的東西分類畫了出來,可可提議把這些畫貼在衛生間牆上,讓大家都能看到。可可的提議得到了同伴的贊同,孩子們把畫貼在衛生間牆上,提醒大家不要把會堵的東西扔進水池,要保護下水道,並由此延伸形成了用水“班級公約”:開小水洗手,擰緊水龍頭,不往水池倒東西。我驚訝於孩子們會採用這種方法進行班級管理,他們的表現超越了我的想象。

  好多下水道

  一天,我和孩子們在戶外遊戲,突然有孩子說:“老師,這裡的草地為什麼顏色不一樣呢?”

  大家聞訊都圍了過來。“草地溼溼的,水流不下去,是堵住了嗎?”

  “可能是被沙子堵住了,也可能是下面有垃圾吧。”

  “這裡也有下水道?”

  “真的,這裡好像也有下水道!找找看……”

  於是,孩子尋找下水道的熱情被點燃了。他們在社群、幼兒園、家裡尋找下水道,發現下水道隨處可見。

  趁著孩子們興趣正濃,我提供了圖畫書《下水道歷險記》。孩子們爭先恐後地翻看。在書中,他們發現了更多下水道的秘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下水道一直是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他們還在建構區搭起了“下水道”,再現下水道的秘密。下水道的故事還在繼續。

  在探究“下水道的秘密”的過程中,孩子主動的發起替代了教師的激發,孩子的親身體驗替代了教師的告知。幼兒是天生的主動學習者,他們會自己尋找感興趣的問題——下水道里有什麼;他們會自主探索事物的特性——用不同的材料進行試驗,在探索中瞭解材料的特性;他們會總結——根據材料特點進行分類;他們會溝通——形成大家要遵守的規則。在學習過程中,他們表現出積極主動、認真專注、敢於探究和嘗試的學習品質,而這正是我們所珍視和期待的。我們要相信孩子有能力主動學習與發展。

最近訪問